我国经权观与西方权变理论之对比

2016-03-16 04:25鞠增平
环球市场 2016年6期
关键词:权变框架理论

鞠增平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我国经权观与西方权变理论之对比

鞠增平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经济环境复杂程度和经营竞争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中将面对更多的变化与决策。西方的权变管理理论就是为应对情境变化而产生的,而中国的管理思想中也有类似的经权观存在,并在管理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外管理思想的融合,本文从产生、内容、现状三方面对经权观与西方权变理论进行对比。

经权观;权变理论;权变思想;比较研究

经权观是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结晶,也是中国管理思想的规范。而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也形成了一种与我国经权观类似的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二者既在核心理念上有互通之处,又在具体的产生、形态、具体内容和发展现状上有不同之处。

一、理论来源与产生背景

(一)中国经权观的来源与产生背景

中国的经权观由来已久,最早在《周易》中就已经有“执经达权”的思想,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将“权”放到了方法论的高度上。孔子之后,孟子、荀子以及之后的汉儒、宋儒、明儒都继承发展了经权观(岳天雷,2013)。而对于经权观的形成,除了儒家的来源外,兵家、墨家以及道家都在各自的学派学说中有着“权变”的理念,也在交流融汇中推动了经权观的产生和完善。

(二)西方权变理论的来源与产生背景

而西方的权变理论则是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形成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才开始的。其主要来源于两大领域,一是组织结构研究;二是领导方式研究。到了7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卢桑斯等一批学者开始将之前的管理思想进行总结和体系化,形成了据有广泛适用性的一般权变理论。与经权观不同,西方权变理论的产生则是20世纪五十年代混乱经济现状的客观需求,石油危机、政治经济动荡等因素使得当时的经营环境复杂而易变,需要一种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合理反应的理论,于是权变理论应运而生,并在七八十年代盛行一时。

二、具体观点与内容

(一)中国经权观的观点与内容

应当说中国的“经权观”只能算作一种学说或者观点,而非严格意义上的一种理论,经权观在中国管理学说和实践中的应用只是其全部内涵中的一部分。作为儒家重要哲学观念,经权观渗透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覆盖了国家、群体、个人各个层次。其核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执经达权”,二是“通权达变”。仅就管理方面而言,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内圣外王”的管理范围。经权观的管理范围极大,在《大学》中提及的“格 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内圣”、“外王”都是在经权观下,个人对自身修养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管理范围,它将与“人”有关的活动都置入了其管辖,管理范围极大。

2.“人情”的管理方式。在经权观的影像下,中国的管理模式十分注重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和情感意志,是一种感性的、人文主义的管理范式。

3.“安人”的管理目的。 “安人”是中国管理的根本目标。(曾仕强 2005)。经权观指导的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其“人情”的管理方式就是希望通过柔性手段,减少管理的阻力和冲突,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西方权变理论的观点与内容

与中国的经权观不同,西方权变理论是在60年代西方“管理理论丛林”中生长并壮大起来的管理理论,拥有着完善的理论框架与内容体系。

1.西方“权变”概念的定义。西方的“权变管理理论”是由‘ContingencyManagementTheory’翻译而来。在西方语境中,因为词义的原因,‘Contingency’的定义较为模糊,卢桑斯将其扩展为‘Contingency Relationship’,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环境自变量与管理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输入IF(外部因素)输出THEN(组织反应措施)的模式。(姚炜 2003)

2.西方权变理论的理论框架。前文已经提到过西方权变理论来源于一是组织结构研究和领导方式研究,加上由卢桑斯形成的一般权变理论,基本构成了西方权变理论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下,环境变量、管理变量和二者之间的权变关系组成了“权变管理”的定义和概念框架。

3.西方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首先,权变理论的基础是系统观,它把组织看成一个通过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开放系统,组织的管理系统应当被作为开放系统中的一部分来认识。其次,由于现代组织所处环境系统、组织自身系统都具有复杂性和动态特征,从而不可能存在一种可以应用于一切情境的普遍管理理论,只能依据各种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

三、发展现状

中国的经权观一直是一种学说、观念的形式存在,包罗万象深入社会和文化的各个角落,并未形成严格的管理理论体系和框架。但它对于当今中国的管理活动依然存在重要影响。

而西方的“权变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辉煌后,逐渐成为冷门。其原因主要是“权变理论”自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权变管理的分析框架中IF和THEN的二维分析是对现实的简化,一方面认为管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可是另一方面却应用二维函数关系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权变理论”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外部变化上,轻视了组织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经权观和权变理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分歧,但也可以看到二者对应对环境变化、采用灵活的变通措施方面具有相同之处。虽然经权观和权变理论都有着很多局限性,较大程度的受限于管理情景,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逐渐复杂,权变理论、经权观思想都终会再次体现他们的价值。

[1]姚炜. 权变管理理论研究[D]. 江苏,苏州大学, 2003

[2]邹文娜,胡晶晶.权变管理理论初探[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10S):107-109

[3]刘婉华.儒家经权观及其与西方权变观之比较[J] .《岭南文史》, 1998(1)

[4]陈寒松,张文玺.权变管理在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及演进[J]. 《山东社会科学》, 2010(9)

鞠增平(1994–),男,汉族,山东潍坊,本科生,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猜你喜欢
权变框架理论
“权变”:《孟子》的道德选择辨析
坚持理论创新
框架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