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患癌教师令人心寒

2016-03-16 05:52刘和平
湖南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患癌治校传统美德

刘和平

开除患癌教师令人心寒

刘和平

刘伶利2012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工作,走上了大学的讲台,成了一名别人眼中羡慕的大学教师。2014年6月她被检查出癌变接受治疗,2015年1月19日院长办公会议以“违反了劳动协议的相关约定”为由将其开除。2015年5月,刘伶利向学校所在地的榆中县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法院作出“《关于开除刘伶利等同志的决定》无效”判决。直至2016年8月14日刘伶俐离开人世,学校也没有主动执行法院的判决。(中青在线)

正值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却不幸被癌症击倒,刘伶利的经历令人哀伤不已。更让人心寒的是她在身患绝症的人生最后阶段,不仅没有得到单位的关爱,反而被单位落井下石强制开除,工资福利、医疗费等等都被一笔抹掉,即使诉诸法律也无济于事。

作为高素质人才集聚地的高等学府,对待一位身患绝症的教师竟如此薄情,逝者难以瞑目,生者倍感凄凉。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大学管理者,爱心何在?人性何在?法律意识何在?一所大学如此对待身患绝症的教师,实在是教育的奇耻大辱!

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所学校便是一个大家庭,所有教职员工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当职工罹患绝症的时候,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本应将学校的关怀及时地送给自己的职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可是这所大学,却完全背离了我们的传统美德,非但没有给予其安慰不说,还将其无情地开除,将其逼上生活的绝路,多么冷漠啊!

依法办学是所有学校都必须遵循的底线,敬畏法律应该是任何学校管理者起码的治校之道。遗憾的是这所大学固执己见,在作出开除癌症教师决定时罔顾法律,在法院作出其决定无效的判决之后藐视法律。显然,这所学校并没有坚持依法治校,还严重背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令人心寒。

猜你喜欢
患癌治校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几时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做哪些体检能够发现患癌?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双胞胎患癌几率会比常人更高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