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民族交融

2016-03-16 06:48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尚 烨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论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民族交融

尚烨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摘要]发现于阴山地区的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容丰富、画面众多,从中反映了浓郁的汉族与阴山少数民族的交融之情。在经济上有农牧经济的互补,文化上有儒家文化对阴山人民的渗透,风俗习惯上则有双方彼此审美的融合。

[关键词]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地区;民族交融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阴山地区,是“七五”期间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座多室结构的砖墓,墓门朝东偏北,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及三个耳室构成。铺地方砖上书“子孙繁昌,富乐未央”,表达对子孙后代及死后世界的祝福。和林格尔汉墓最惹人注目的是它的壁画,总面积达一百多平米,榜题250条,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内容最丰富、构图最完整和榜题最多的东汉墓壁画。壁画以其宏阔的内容勾勒了东汉时期阴山地区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其中不乏浓郁的民族交融的信息。

一、壁画所见之思想交融

儒家思想在西汉时达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高度,盛行于全国。阴山地区属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汇之处,中原儒家所崇拜的也波及到阴山。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绘有孔子问礼图及弟子颜渊、子路、子夏、曾参等“贤人”像。《后汉书》记载:“(延光三年三月)戊戌,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阙里,自鲁相、令、丞、尉及孔氏亲属、妇女、诸生悉会,赐褒成侯以下帛各有差。”中原对孔子的尊崇随着墓主人的情感被带到了阴山地区,凸显在墓室壁画中。壁画通过艺术的无声语言有力的彰显着儒家的仁、忠、孝等核心内容。壁画以“孙叔敖母”表现儒家之仁。孙叔敖童年时杀死两头蛇后,内心恐惧,母亲安慰他是做了好事,“德胜不祥,仁除百祸”,必将因之受益,果真孙叔敖当了楚国令尹。以仁心仁行处事,终将得到良好的结局。表现忠的典型画面有“齐田樱母”。齐田樱子之母斥责其贿赂行为,樱子退还其所受贿赂之金,并向宣王请罪求诛,王赦之,并赐金赏其母大义之行。至于对长辈的孝那更是壁画中着力想表现的内容,一幅幅的“孝子图”以真实的甚至于荒诞的故事直指人心,无言的要求阴山人民以他们为榜样报答父母之恩。其中“休屠胡”更描述的是以忠孝闻名的匈奴人金日磾向母象“泣涕沾襟”的场面。出于生存的需要,为了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匈奴原本习俗是贵壮贱老的,“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1](P2879)金日磾对长辈的孝显然受到了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他本人及后代子孙几世均以忠孝显名,他自己深受汉武帝器重,承担着辅助少主的重任。民国国会议员林同曾探究其故,“牧马一胡儿,如何却受遗。多因汉宫里,泣拜画阏氏”。班固赞其“世名忠孝”。游牧的阴山各民族在汉文化的交流中,受其启迪,以孝敬父母为荣,因之,值得在墓室壁画中大加赞赏。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境内,依傍于当时的黄老之术,开始逐步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形成神仙故事与佛教符号相容的格局。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就生动的展现了这一现象。和林格尔汉墓前室天井壁画中绘有东王公、西王母及瑞兽仙禽图像,代表着神仙世界。相应的也有一些图画符号表达死者升仙的寓意,比如,绘有双虎的天门,守门的人物及起引导作用的青龙、白虎等瑞兽,这是当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期望,希望灵魂升天,继续享受在世时未尽的繁华。与神仙画像同在天井壁画中的还有舍利图像,在盘状器皿中盛放四颗球状物体。神仙图像与佛教图像共处于天井墓室高处,说明这一时期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共融于阴山,但在壁画中所占篇幅相对较少,表明佛教文化正在挺进,已被阴山人接纳,尚未占据绝对地位。前室天井图像中朱雀、麒麟、青龙、玄武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大量存在说明中原汉文化应是此时阴山文化的主流。佛道儒三种文化元素与游牧文化的符号同时出现在一座墓室壁画中,彰显着阴山人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长期交汇于阴山地区,构筑了阴山人大气无畏的气质,引导着阴山人对不同文化的认可,甚至于认为只要无害便可接受认同,无需铺垫,不用烘托,只要现实生活需要就可拿来所用。

二、壁画所见之经济交融

和林格尔汉墓所在之阴山地区自古即为宜农宜牧之地,当游牧民族驻牧此地时,游牧经济凸显,当中原王朝以设置郡县的行政手段实际控制此地时就会助推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壁画所反映的东汉时期,阴山地区两种经济方式同时共存。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庄园图,绿树环绕,廊舍、坞壁、谷堆和农人扶犁耕地等画面传递着扑面而来的农耕气息。正在耕作的农民,休憩的耕牛、金黄的谷堆、闲置的牛车、表示土地的数道横线,种种迹象表明农耕已成为阴山人民的重要生产方式。壁画中反映当时先进的二牛牵引一人犁的犁耕法已传入偏远的阴山地区。二牛一人犁装有不同形式的犁铧和犁壁,既可以开荒、深翻又能种耕培土,它的推广提升了播种质量,使粮食作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推动了阴山农业的发展。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绘有碓舂图,杵杆下面有两人在杵臼边紧张地劳动。包头市麻池和乌拉特前旗公庙子汉墓中也曾出土过类似的碓舂模型,粮食加工工具的普及说明阴山地区粮食产量较为可观。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牧马图、牧羊图、牧牛图及各类家畜的壁画显示阴山农牧经济的交融,其中牧马图中的骏马健硕,或挺立双耳,侧首聆听,或缓步慢行,姿态怡然或腾跃疾驰,踢踏有声,奔腾感跃动于壁画,灵动鲜活。在墓主人的各类出行图中,场面宏阔,随行马匹众多,姿态各异。一则反映这一地区游牧经济的繁荣,另外也反映出画工对马匹的热爱及观察的细微。见微知著,从画工能以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马牛羊不同的瞬间,普推阴山人对动物的淳朴之情,体现了乌桓鲜卑等民族发自内心对游牧经济的重视。出行图中佩弓执箭的骑吏,斜坐马鞍,反身弋猎。弋射飞鸟的画面是游牧民族常见的生活场景。唐代高适《营州歌》云:“胡儿十岁能骑马。”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1](P2879)乌桓、鲜卑也是“俗善骑射……日弋猎禽兽”。[2](P832)游牧狩猎是阴山游牧民族基本的生产方式,也是最初生存的根本。像老鹰必须逼迫雏鹰飞翔一样,游牧民族少儿便要练习生存的本领,骑马射箭如吃喝一般平常、自然,对它们的熟悉与热爱深入骨髓,也自然展现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

处于过渡地带的阴山地区既继续着游牧经济,又接受了农耕经济,还兼及家庭手工业。壁画中有采桑女手拿桑勾、桑网、绳索等工具正在大片林中采桑,旁边还画有养蚕用的箔、筐之类的器具,正是《汉书·食货志》所载“环庐种桑”的无声证明。桑林的下面还有沤麻池,池边堆放着青麻,两人手持工具作渍麻操作,画面生动的反映了阴山地区桑麻业的发展。

阴山适宜桑麻之处不在少数,史载“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3](P1730)于是,崔寔在担任太守时教民纺织,“为作纺绩,织紝、綀缊之具以教之”。[3](P1730)由此推动了五原郡桑麻纺织技术的发展,人民受益,“得以免寒苦”,[3](P1730)说明东汉时期阴山地区家庭手工业在中原的影响下也在快速发展。除桑麻业外,酿造技术也在阴山呈现。河套酒业集团组建的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中搜集了大量汉代的酒具、制酒器皿,甚至还藏有汉代的液体酒。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也绘有酿酒场面,长几上放着酿造器皿,有酿造师正在操作,与《四民月令》记述的酿造业相吻合。史籍记载乌桓“能作白酒,而不知作麴蘖。米常仰中国”,[2](P832)可见制酒用的酵母“麴蘖”和米要仰赖于中原供给,途径之一便是开互市。

阴山地区虽然农牧结合,毕竟从事农业的定居居民人数不多。《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五原郡,十城,户四千六百六十七,口两万二千九百五十七。”[4](P3524)“定襄郡,五城,户三千一百五十三,口(一)万三千五百七十一。”[4](P3525)可见当时阴山地区普遍人口稀少,单靠本地农业供应尚显不足,还需通过互市方式满足生活需求。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也反映了这一主题。画面中的关市呈方形,有垣有门,还有“宁市中”字样。互市交易满足了乌桓、鲜卑等民族对中原产品的需求。“乌桓寇云中,遮截道上商贾车牛千余两(辆)”,[5](P2983)为了更好地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汉设置护乌桓校尉,和林格尔汉墓主人就任职护乌桓校尉。按照官僚死后葬回家乡的习俗推定,他应当是定襄郡人,就是说他是阴山本地人,理论上他自己就在进行着阴山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交融工作,护乌桓校尉的身份又在从事着对乌桓、鲜卑的“赏赐,质子,岁时互市”诸事,通过互市,强化双方交流,融洽情感,确保需求,达到“保塞无事”,推动和平到来。

三、壁画所见之民俗交融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场面恢弘,人物众多,既有汉人,也有发式服装与汉有异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在其宁城图中便形象的描绘了墓主人接见乌桓首领的巨大场面,他们髡头赭衣。髡头即将头发剃掉部分,保留部分。壁画中乌桓人的髡头多为剃去头部四周毛发,头顶毛发保留,长发则编为小辫子或者头顶梳一小髻。《三国志》说乌桓人“悉髡头以为轻便”,[2](P832)而“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5](P2985)所不同的只是妇女髡头的时间不一致,其中乌桓族妇女婚前髡头,婚后留发为髻,“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冠步摇也”。[2](P832)而鲜卑女子则是婚前蓄发,婚后髡头。“唯婚姻先髡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晏毕,然后配合。”[5](P2985)髡头之俗与中原汉族习俗相去甚远。汉族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损,因而蓄发既是审美的外在表现,也是对父母的敬重。因此,只是对犯罪者才施之以髡发,以示惩罚。壁画中的汉族妇女挽髻戴饰,男子头戴黑帻或进贤冠,正好可将个别散乱的头发裹住,说明汉族男女都以蓄发为美。蓄发或者髡头表现了汉族与乌桓、鲜卑不同的民俗习惯,也是不同审美心理及眼光而导致的不同,并无高下之分,它们都是各民族对实际生活的适应及对美的理解与展示。画工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将各民族不同的美融在了一幅画面之中,它们是阴山现实生活不同民族交融于此的真实再现。壁画中多次出现汉族人和髡头少数民族欢唱交流的场面,比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中边行边猎的乌桓族;乐舞百戏图中髡头男子与武官的轻松交谈;络绎不绝进入幕府内的众多髡头之人等。

东汉时,中原服装以宽松长袍为主,袖子宽大飘逸,裙摆开口很高,直达腰际。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贵族妇女也是挽髻戴饰,宽衣长裙,她们或出行,或宴饮,或观乐舞百戏,神态怡然。而少数民族人物则穿袖口开口较紧的赭色胡服,与史籍所载之“髡头赭衣”的特色相吻合。“戏场下跪拜的赭衣者中,为首的一人可能是乌桓的渠帅或大人。”[6](P16)乌桓妇女婚后要“著句决,饰以金碧”。即婚后要戴近似于元代姑姑帽的高冠帽,再以黄金、碧石装饰。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但服饰改革五年后仍见洛阳城妇女戴帽、穿窄袖的胡服,说明鲜卑民族服饰的特色就是窄袖、着帽。蠕蠕亦是“衣锦小袖袍、小口袴”。[7](P1987)王国维认为:帽子上若插貂蝉及鹖尾,则出胡俗也。在阴山多地发现的汉墓壁画都可看到头戴高顶帽,帽侧插翎的人物形象。墓葬中出土的陶俑着衣基本款式与汉族服饰相似,长袍束腰,但领口、袖口开口较紧,表现出两种不同服饰文化的融合。

从和林格尔汉墓中榜题“卧帐”的壁画可知当时流行“胡帐”,即弯庐顶的帐幕,顶上有黑、白、黄三色相间的云纹,帐檐有红色帷幔及流苏下垂。壁画上高髻女婢正欠身进入卧帐,帐中坐着死者及其妻子。乌桓人即以弯庐为舍,住的就是柳条、毡帐围成的圆天井似的小屋,门向东开,以尊日出。在阴山驻足的匈奴、蠕蠕等民族皆“毡屋为居,东向开户”,[7](P1984)以便“每日则出户祀神而后食”,[7](P1984)众所周知,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帝王的行为举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民众自是纷纷效仿,“皆竞为之”。因此墓主人以“胡帐”为下榻之处是当时的时尚,更何况和林格尔汉墓所在的阴山地区正是不同民族杂居之地,自是提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交流的地利之便。“某些社会变化已经发生过了,某些现象或早已消失了,甚至也没有留下什么实物可以探究了,但是这些事物必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保存在语言中。”[8]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和语言一样,以当时记载下来的文化痕迹保留着曾经阴山地区民俗交融的信息。“历史真实不可知,史料真实可以求,史学真实在于求真的精神。”[9]和林格尔汉墓以历史的原创性真实再现了汉时阴山地区民族的交往。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内容丰富,画面灵动,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面。众多画面均突出了一个主题,即汉代阴山地区不同民族的彼此交融,在经济上有农牧经济的互补,文化上有儒家文化对阴山人民的渗透,风俗习惯上则有双方彼此审美的融合。虽然汉族与阴山少数民族之间不时起战,但民族之间的彼此交流、接纳与融合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陈寿.三国志: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范晔.后汉书: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司马彪.后汉书:第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范晔.后汉书:第1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的东汉壁画墓[J].文物,1974,(1).

[7]李延寿.南史: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白松强.方言与民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

[9]刘娟.论史学的真实与客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11).

责任编辑:张庆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8—0122—04

[收稿日期]2015-10-29

[基金项目]2014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B071。

[作者简介]尚烨(1969-),女,蒙古族,包头人,教授,主要从事阴山文化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9.41;K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8.029

Ethnic Integration Expressed on the Wall Paintings in Horinger Tombs

SHANG Ye

(Baotou Teachers College,Baotou 014030,China)

Abstract:The wall paintings in Yinshan region and Horinger tombs are rich in contents,which reflect the ethnic integration between Han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Economically,agro-pastoral economy is complementary. Culturally,Confucian culture was learnt by the Yinshan people. The customs were also integrated in terms of aesthetics.

Key words:the Wall Paintings in Horinger Tombs;Yinshan region;ethnic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