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2016-03-16 14:35
环球市场 2016年8期
关键词:床位养老院民办

闵 旋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昆明市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闵 旋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难题,而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本文以昆明市为例,通过相关的研究,表述了昆明市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总结了相关问题和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

机构养老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建议

一、发展现状

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5家左右,床位1.2万张,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有52个,总体入住率仅在50%左右。到2015年,全市千名老人床位数量达到30张,其中民办养老床位数量占总床位的60%以上,预计发展到2020年,全市千名老年人床位达到40张,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当前养老需求

截至2010年年底统计,昆明市“空巢”和“类空巢”老人达21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6%,失能老人17.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1.7%。所以有很多老人不得不选择养老机构。这部分人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但是现在昆明所拥有的床位完全无法满足这些老人的需求。机构养老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慢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这大大阻碍了养老业的发展。

(二)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补贴少、难留住工人的问题

资金短缺,入不敷出。目前民办养老院都是自收自支,由于没有政府及慈善机构的资金支持,民办养老院的全部收入都靠老人支付,但很多老人都是低收入人群,养老院运营成本压力较大。政府政策所规定的相应补贴时常无法领到。

待遇不佳,护工短缺。据调查,除用地审批麻烦、投入成本高、入住率低、高峰季节床位不够等困扰养老服务机构从业者外,传统心理、经济条件都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其中部分养老机构需要自己交付培训服务人员的费用,护理人员流动性也很大,有的培训期刚满就离开了。调查中据相关养老院的负责人介绍,民办养老院护理人员普遍工资待遇偏低,多年来涨幅很小,这导致很多熟练的护理人员离开。

(三)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需求呈现两极化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在昆明需要护理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有3万多人,而目前全市能提供的养老机构床位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3%。与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相比,床位超总床位半数的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却通常在50%。

昆明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因占地面积小、配套设施不完备、活动场所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难以让人看上眼。环境、设施、医护条件较好的公办养老机构又没几家,供不应求。

(四)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走访调查显示电视、电话、橱柜、桌椅、热水壶、纸篓、痰盂等设施是老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更加便利和温馨,但是这些基础设备的配置都不够齐全。另外,老年人由于年龄大、肢体活动迟缓,房间内设置洗手间更是必不可少,但此项设施的配备率也很低,完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要。

老年人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娱乐身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锻炼活动。在走访调查的养老机构中,体育设施的配备情况很不完善。其中还有40%的养老机构没有任何体育设施,这与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需要相比,相差甚远。由此得知,养老机构、政府和社会对于老年人的身体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

(五)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总之,目前不仅昆明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机构养老的专业化人才相当缺乏,没有形成职业化发展模式。养老机构中直接照顾老人的一线护理人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多以女性为主,男性护理人员较少,导致对男性老人的照顾不足。三是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缺少护理经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对老年人的照顾,也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

三、完善对策

(一)政府在规划用地时,要有前瞻性,能考虑养老机构的用地

调查中相关从业者建议,政府今后在规划用地的同时,能兼顾考虑到养老机构的设置,比如在建设小区的同时,预留适当的养老场所,或者在审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上,能在低于该地域成本价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民办养老院的土地审批。只有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才会有生存下去和更好发展的可能。

(二)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

调查显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已成为昆明该行业的主力军。但因对民办养老机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其长期靠租赁场地来经营,环境、地点等限制,使一些养老机构已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况。加之该行业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差,有关法律法规又不健全,使其长期处于小规模、低档次、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其生存发展举步维艰。虽然如今的扶持政策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但是与当前严重的问题相比,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相关扶持力度。

(三)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努力宣传使社会对护工工作转变观念

校企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刻不容缓。我国需要加快探索护理学院经营老人公寓模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医院式管理、专业技术优势、教育研究优势。一医院式管理:以护理为主的医院管理服务,是其特有管理模式。二专业技术优势:护理学院的医疗护理知识资源丰富;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能够了解老人的需要。三教育研究优势:护理学院经营老年公寓,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得到锻炼,又可以为老年公寓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是一种双赢行为。

最后政府需要主导宣传护工工作和我们普通人的任何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反而更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使社会对护工人员转变观念。

(四)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养老业

政府应以国家政策和发达地区养老事业为借鉴结合昆明自身特点,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逐步规范现有养老机构行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养老管理水平依法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

政府应该鼓励、扶持和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兴建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公寓、老年之家、托老所等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鼓励非盈利组织、企业、自助组织和社会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养老机构社会化进程。

[1]徐建中.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J].社会福利,2010(05)

[2]吕新萍.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J].人口与经济,2004(01).

[3]川严浩.中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趋势与展望[J].社会福利,2004(04).

闵旋,湖北省洪湖市,1992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床位养老院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老太太养老院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