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

2016-03-16 20:00王玖郁董德福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4期
关键词:理论课研究生思政

王玖郁 董德福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

王玖郁 董德福

研究生思政课是本(专)科生思政课的延伸与拓展,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突破口之一。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欲望,完善研究生创新创业方法,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在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研究生;思政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现行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课程内容本身艰深枯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时空隔阂感,教学内容滞后于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课堂教学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等问题,成为影响研究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方法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感到学之有用,用之有效,思政课才有生命力,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政课只是空洞的说教这一刻板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或许是研究生思政课改革的有效突破口之一。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2010年,经中央同意,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2010方案”),决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选择一门作为选修课;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课)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选修课)。从而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相互衔接、梯次推进,内容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2010方案”的全面实施,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提供了契机,但如何选择改革的突破口,仍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毕竟研究生与本科生是不同层次的知识群体,改革目标和改革突破口不可能全然相同。换言之,研究生思政课改革不能照搬照抄本科生的做法,而应在充分认识研究生思政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教学目标的功能定位、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时代精神的召唤、社会和家庭的期盼、学生主体的成长需求等因素,在继续强化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高的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然,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是高材生,对他们进行思政课教学,具有共通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并巩固正确的“三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其主要任务。必须指出得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是建立在一般性的基础之上的,是本科生思政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两者不能截然割裂开来。离开了共通性、一般性而奢谈特殊性,改革就有可能走入歧途;而无视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改革同样不得要领。因此,我们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2010方案”课程调整为背景,结合科技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能力,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实现多元化培养目标。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各高校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的来说,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恐怕与教育观念及目标定位方面的问题——只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忽视其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关系。因此,改革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重在思政课程功能的扩展,把思想性、理论性与科学性、实效性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结合起来。①“2010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较过去有较大调整,但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改变只是基础性、保障性的一环,关键要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以及课程目标上作出调整,把创新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应从传统的原理知识讲授,转向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论启示,真正构建以探索与创新为主导的研究思维型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应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转型,设法使学生的理论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如果仅仅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得到一些科技史、哲学史、社会史、政治史等方面的单纯的历史知识,那么决不能说这门课的教学是成功的。我们的做法是努力使不同的课程在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两门必修课从创新创业实践的角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人格,让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创新创业这一时代精神的召唤;“自然辩证法概论”选修课从科技创新史的角度对研究生进行创新挫折教育,让研究生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反思,就“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进行深度思考,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责任意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两门选修课从原理和方法论角度,在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方法,结合科研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业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加强的环节

创业与创新是不可分离的,创新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创业。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这就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向提供了依据。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概念,并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知识适用、技能熟练、自谋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创业道德、指引创业途径为主要内容,以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整体教育模式。③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美国的创业教育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甚至在大学期间,就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微软、雅虎、惠普等众所周知的企业都是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晚,但近年来,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2008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青年科技人才提出殷切希望:“要恪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韧不拔、不畏挫折,淡泊名利、不浮不躁,始终保持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志和创新创业的高昂激情;要勇做创新先锋,善于攻坚克难,努力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创办一流的科技企业,苦练一流的工作技能,成长为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④党的十八大更是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⑤他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多次强调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自主创新、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性。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和我国领导人的针对性论述,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创业教育是目前我国研究生高等教育的薄弱一环,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也处于缺位的状态,是研究生思政课改革亟待加强的环节。当然,我们不能因思政课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而削弱其政治教育功能,也不能指望思政课包办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而是要形成不同的课程各负其责的局面。创业知识论教育应由专门的创业类课程承担,创业实践论是建立在创业行为主体的创业实务基础上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而创业精神学的相关内容,可以由思政课加以解决,通过理论阐释、案例教学、创业成功人士的创新创业励志演讲、课堂研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规范创业伦理,完善创业心理,为将来走向社会自觉创业打下基础。

四、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突破口

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教学功能目的抽象单一是其重要原因。改进之道是对症下药。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必须坚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根本保证,动摇不得,任何借口思政课改革而淡化乃至取消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做法都是没有前途的。但在此前提下,研究生思政课的功能必须由单一走向多样;教学内容必须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学生思想实际;教学方法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激发创新思维,服务于创业需要。

思政课教学必须考虑政府、社会、家庭、学生等多方面的需求,基于上述要素的考量,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可行的。那么,如何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呢?我们认为,案例教学、企业家讲座、课堂研讨、社会实践、形势政策教育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案例教学和校友企业家讲堂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欲望的重要方法。具体做法及产生的效果是:由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一个或一些案例的分析,由主讲人和受众一起对一个或一些观点进行评论,是使理论思维获得训练的好方法,往往能达到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家积极思考的目的,从而在案例研讨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启迪和创业激情的萌发。

引文注释

①广东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研组.广东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报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1).

②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③蒋琴雅.创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职业圈,2007(24).

④习近平.青年科技人才要勇做创新先锋[N].人民日报,2008-5-5.

⑤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1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互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D/2011/01/023)、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方法论教育立体模型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JGLX13-065)]

猜你喜欢
理论课研究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