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动漫教育改革谈中国动漫的症结

2016-03-16 13:47张生博
戏剧之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症结创新改革

【摘 要】动漫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使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夸张化,赋予其人类的一切感情。动漫是人们实现心中梦想的一个媒介,动漫正是实现这个媒介的载体。当今是世界动漫大行其道的时代,中国本土的原创动漫也不能甘于落后,要勇于推新人,新作品,敢于和世界发达的动漫国家相抗衡。

【关键词】症结;中国原创动漫;创新;动漫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02-02

动画,可以理解成为是一种可以活动的连环画,动画可以将一幅幅刻板的图画生动的展示在我们的眼前。也正是漫画创造了动画,奠定了动画的基础。日本的动画作品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改编自漫画作品,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漫画就没有动画,漫画与动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漫画与动画作为美术的一部分,从艺术的另一个角度展示人类的文化,反映人类的精神,这两者的结合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动漫”。

当今世界的动漫格局形成了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导的局面,其中以日本尤为突出,日本动漫已成为日本民族的象征。中国原创动漫的处境也及其尴尬,一方面,日本动漫来势汹汹的侵占中国孩子的课余生活,大把的赚取利润和财富。另一方面,中国原创动漫经过多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进步还是略显迟缓。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政府以及动漫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找到中国原创动漫的症结之所在,以此来促进中国动漫教育的改革,这才是中国动漫今后的发展之路。经过我的分析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动漫专业以外的人来指导动漫创作

中国市场什么样的人都在创作动漫作品,内行也创作,外行也创作,原因不外乎就是为了赚取利润。很多中国动画创作人员成为外国动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外国动画加中间画。更导致了我国本来就少有的有能力的专业动画人员的思路匮乏,不思进取,夜郎自大。中国很多动漫制作公司的领导是外行,他们错误的认为:既然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本来就没有艺术鉴赏的能力,也就用不着花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来制作动漫作品。这样的想法真的很悲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动漫作品还停留在低幼的阶段,别说大人不喜欢看,连小孩子都不愿意看了。我曾经和一个刚刚分配到动画公司的学生交谈过,他说现在的工作让他很不开心。原因是在工作中,那些他认为颜色比较优秀的动漫设计草图公司老板不喜欢,老板只喜欢那些看起来很土的颜色,和很过时的设计。外行来指导内行的工作,导致动漫作品的艺术性难以保证。

动漫作品的负责人一定是在业内有经验的人员,或者最少在动漫行业从业至少5年以上的人员,同属注意培养专业的动画制作队伍。动漫的教育工作者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动漫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不能一味只传授书本上现成的套路,要多和学生分析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甚至要让学生了解动漫市场的动向,近期国家大的方针和政策,以便适时的改变策略和方法。动漫制作团队的负责人往往十分的重要,他的能力直接决定动漫作品的成败。在高校的动漫教育上,要培养有专业能力,有责任心,有担当,又凝聚力的动漫制作的领袖。

二、沉旧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残余

中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某某电视台动画部”或“某某美术制片厂”,不言而喻,这些都是国家的资金在大力的支持。当今全球的动漫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动漫产品有经济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一部动漫作品无论思想境界多么的高大上,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多么的优秀,但是如果赔钱了,那一切都是前功尽弃。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动漫经济效益是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可想而知,一个不注重市场的动漫作品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在中国,动画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动漫的文化侵略了。央视要敢于引进优秀的国产动漫作品,我知道国内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由于受到很多阻力,根本没有办法在电视台播放,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中国动漫作品还谈什么希望呢?

中国的动漫制作一定要商业化、市场化。要把好的原创作品引进来,不好的的就请出去的政策,一定要有竞争机制。只有这样,中国动漫的这潭死水才会有活力。中国的动漫教育中要多举办一些动漫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专业能力,可以适当的有一些奖励的机制。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创作出一些好的剧本,好的动漫创意,这些好的想法可能在学校期间由于条件没有办法完全做好,但是到了动漫的公司以后,他们会把这些好的作品有机会实现出来,最终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三、动漫音乐制作水平低下和声优演员不专业

中国的动漫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演员不专业也是国内动画的弱点。“声优”在日本就是配音演员,日本对声优的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一个好的声优可以为动漫的角色增加非常多的亮点。日本的很多优秀动漫作品的男性角色都是由女性来配音的,就是为了达到特有的动漫声音的效果。例如:《火影忍者》《足球小将》的男性主角都是由女性声优配音。日本的动漫作品音乐、声优和画面都配合的非常默契,日本的动漫音乐很多都是国内一线的流行乐手来演唱,所以受众人群很多。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网友都提出国内的动画音乐制作水平和声优质量相当低,甚至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在国外,动画的音乐制作人都是顶级的,声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才能出道。

中国的动漫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动漫配音演员的培养,不要认为这是个小问题,配音虽然在动漫作品中不占有绝对的地位,但是如果忽视了动漫的配音,但这部动漫作品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四、中国动漫制作理念上过于保守,不重视剧本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认为剧本在动漫的创作中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比例,如果在动漫强国日本,这个比例会更高。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过于强调教育意义,就像一个古板的老学究一样,全然没有动漫作品本身应有的娱乐元素。故事情节平淡无味,缺乏创作性作品,许多作品都原来的老故事,老情节,这样的动漫作品年轻人一定不会喜欢。在动画中,剧本包括文字剧本、文字分镜头剧本、画面分镜头剧本,由编剧和导演协作完成。一个剧本的好坏已经决定了这个动画的可看性。而好的剧本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实现的。而中国动漫故事老套、幼稚说教、缺乏自主创新,这已经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中国的动漫教育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想象世界,并最终成为能够给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需要教师在课堂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剧本创作的作业,多学习一些优秀的编剧和故事,这些故事可以不拘泥于动漫,可以是电影,电视剧,甚至是话剧,小品等等。动漫教育工作者要想办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想象力,多接触国外优秀的作品,这些都是现在中国动漫教育所缺少的。

总而言之,中国原创动漫需要推陈出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条条框框,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麦克劳德.制造漫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吴冠英.动画美术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齐冀.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4]李铁,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黄兴芳.动画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6]贾否.动画创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温迪特米勒罗.分镜头脚本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8]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9]孙立军,董立荣.动画创作技法[M].长春:长春海洋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生博,男,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动漫教学,个人作品获省级以上动漫大赛奖项35次。

猜你喜欢
症结创新改革
诊断错解症结 提高解题能力
改革之路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