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的鸿沟:原创、借鉴与抄袭

2016-03-16 22:25余飞
电视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细节结构核心

余飞

现在创作一部作品,要说所有的元素别人都没用过,这几乎不可能了。现在所说的原创,应该是立意、创意、结构、人物、人物关系、核心事件、桥段、细节、台词,各种元素全都有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但是我们把它拿过来重新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貌似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虽然里面大部分元素都能通过曲折的逻辑关系找到原始出处,但是你做完了以后,别人看起来好像不一样。这可能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原创类型。

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分什么是原创什么是抄袭就非常重要了。很早就听说“故事讲完了”,那我们怎么往下讲?鉴定方法是:就算是从别人那里借鉴过来的,从别人的元素生发出来的,但讲出来之后还会让人有与众不同的感觉,甚至别人看不出是从那个地方来的。

但是,借鉴别人的东西,这个度在哪儿?原创之初,必须把握好这个度,把握不好,就是抄袭。我们从剧本创作最重要的几组元素出发具体讨论一下,试图能有一个标准。

第一组元素:立意与创意

立意和创意两个元素,是作品的灵魂与个性之所在。立意有时候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创意是不能轻易借鉴的。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的立意大概可以说是“用一种比较欢乐的手法来表现一种悲惨的现实”。这个立意其实我们很多地方都可以用,“长歌当哭”,古人创造的这个词,或多或少就有点这个意思吧?

另外,我在自己创办的电子杂志《编剧别动队》第十期《查理人生中最美好的五个时刻》里讲到过一个公式:如果A要来临,那就竭力去渲染“反A”的气质来更反衬A的极致。其实与《美丽人生》的这种立意逻辑异曲同工。

所以说,这种立意中隐含的逻辑关系,我们是可以变通之后用到很多题材上去的。

但是与立意相匹配的创意,就涉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就是需要回避的东西。比如说:《美丽人生》的原始创意是一个父亲在纳粹集中营以骗他的孩子说这是做游戏的方式,来回避他这个苦难的生活,最后父亲遇害了,但孩子一直保持欢乐的游戏心态得到了拯救。

这个创意就不能借用!

如果你写一个作品,说一个父亲在日本的集中营里面,带着孩子,骗他说做游戏,让孩子不蒙受心理阴影,最终获救了——那这个太明显了,一看就知道是抄的。

所以,在第一组元素里,我认为立意是可以借鉴的,但别人独特的创意要是简单借鉴那就属于抄袭了。

第二组元素:目的与事件

目的,显然就是我们这一块戏(可以是数集、一集、几场甚至一场)要实现的任务。比如说要让一个人死,这是一个目的,同时要匹配一个事件来完成。也就是说,目的是让一个人死,事件是怎么让这个人去死?

比如《英国病人》:目的是要让女主人公死去。让她死的事件是什么?

影片中设计的具体事件是:她已经身受重伤,没法儿移动的时候被放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静静地等待着她的情人到外面找人救她,结果她的情人被当作间谍抓起来再也回不来了。她只能缓慢、孤寂、恐惧、绝望地死去,而她的情人,只能在监牢中忍受百爪挠心之痛楚。

这个很明显,“让一个女人死”这个目的我们都可以用,想弄死一个人这在很多戏里都有,这个目的我们借鉴不可能说是抄袭。

但是,《英国病人》里让女主人公死去的具体设计非常震撼人心,而且具有其独创性,世人皆知,你就不能再简单借用了。

所以,目的是可以借用或借鉴的,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具体事件你不能借用,借用就成抄袭了。

第三组元素:人物与人物关系

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计,比如说《家有九凤》,这是一家人有九个孩子,你说这个人物关系可以借鉴吗?肯定是可以借鉴的,因为我们有《八兄弟》,《八兄弟》跟《家有九凤》其实是同样的人物关系。

人物的设计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亮剑》写的李云龙,其实有很多跟风借鉴写这种比较有个性的军旅人物的。你不能说人家抄袭了你的人物设计。

所以,人物和人物关系都是可以借鉴来用的,但是这两个元素不能同时借鉴。

如果你既用了别人设计的这个人物形象,又用了人家的人物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一般来讲是有排他性的,你就会涉嫌抄袭。

比如,你用了《家有九凤》这九个女性人物的特点,同样的性别,同样的人,同样的个性;同时又用了这九个人的关系,也是姐妹关系——两相重叠对应,不判你抄袭都难。

人物与人物关系,你只借鉴其中一个元素——当然我们说借鉴一个元素,并不是完全把别人的生搬过来用,只是说在他的基础上借鉴、启发自己按此逻辑来设计——这是可行的。

第四组元素:核心事件和结构

核心事件跟刚才说的目的与事件不一样,核心事件是全剧或者一集里面的主要事件,这个事件会直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

比如《温州一家人》这样的戏,一个卖了家产去城里拾荒的农民,他在城市的奋斗过程——这个核心大事件,可不可以借用?

可以。

在我与李晓兵老师合作的《外乡人》里面,其实就有类似的人物和故事,没有人会认为这两者之间有抄袭关系。

另外,《温州一家人》里设计的一个小姑娘不远万里到国外去奋斗的故事,这种大事件可不可以借用?当然也可以,《北京人在纽约》里,就能找到这种故事的影子,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人认为是互相抄袭的。

这种核心事件,这种大的目的事件,我们都是可以借用的。

与它相关的另外一个元素是结构。

同样的核心事件,你要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讲述这个故事?这是个敏感问题。

比如《温州一家人》是分两条线讲这个故事,这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国内,一个国外,分两条线同时展开来讲。

这种结构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肯定也有别人这样写过。你要借鉴这种结构方法,也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你既用了“父亲逼女儿离家苦读,自己拾荒奋斗”这个核心事件,同时又用了国内、国外两条完全不相干的结构方法,这就显而易见是抄袭了。

所以,核心事件可以借鉴、结构方式也可以借鉴,但是这两个元素不能同时借鉴。否则就有抄袭之嫌。

第五组元素:细节和台词

他人独有的细节和台词,这两个元素我认为是完全不能借鉴的。比如“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台词,除非你标明是引用,否则你能直接用吗?肯定不能。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样的台词,你也只能标明是引用,或者是恶搞,如果你说这是你的原创,谁会认同呢?

再比如像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大民的母亲,一上火就从冰箱里拿出几块冰来嚼,这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影《美国往事》里,小帕特西买了樱桃蛋糕去佩姬家求欢,但恰遇佩姬在洗澡。帕特西在忍受性欲的时候,还要抗拒蛋糕的诱惑,最终,他由少至多地吃掉了蛋糕,放弃了求欢。

以上例举的吃冰、吃蛋糕的细节,你只要用,观众马上就能认出来:你在抄袭!

细节、台词,是组成戏剧最基础的元素,是人物直接说话、动作的最小组成部分,这种元素的借鉴要非常谨慎,以免涉嫌抄袭。

综上所述,我们大概可以总结如下:

立意是可以借鉴的,创意是不能雷同的;

目的事件是可以相同的,具体桥段是不能雷同的;

人物和人物关系,两者都可以借鉴,但不能同时借鉴;

核心事件和结构, 两者都可以借鉴,但不能同时借鉴;

细节和台词,两者都不能借鉴。

猜你喜欢
细节结构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细节取胜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半包围结构
参考答案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