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学生篮球裁判临场执法怯场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3-16 18:11叶素英陈权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

叶素英 陈权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广西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在临场执法中发生的“怯场”心理现状开展调查,分析大学生裁判员临场裁决中出现怯场的各类因素,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强化大学生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和自信心,为广西高校的篮球学生裁判队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裁判;怯场心理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32-02

一、前言

篮球运动是当前高校推广比较普遍的体育运动之一,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的迅速发展,高校篮球运动的对抗性越来越激烈、观赏性越来越高,攻防转换越来越快,对篮球裁判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障比赛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高校篮球赛事担任裁判员主要是在校学生,由于经验欠缺等原因导致出现误判、漏判和错判现象,导致球员与裁判员的冲突事件发生。由于球员及观众的过激行为严重干扰大学生裁判员的临场执法,影响裁判员的心态,造成裁判员的心理,出现执法“怯场”的现象,影响裁判员的执裁水平。可见,针对高校学生篮球裁判临场执法怯场心理的具体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0名二级及以上篮球裁判员(所选篮球裁判员至少有一年以上执裁校级联赛以上级别的比赛经验)。一级1人,二级39人;男30人,女1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及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篮球裁判员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分类,提取有效数据。

2.访谈法。对体育学院篮球裁判员至少有一年以上执裁体院院联赛或校级联赛以上级别的比赛经验的40名同学进行调查访谈,为了解学生裁判临场执法怯场心理活动的产生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裁判员担任篮球裁判员产生临场怯场心理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如下表1)。

(一)裁判员产生“怯场”心理的因素

篮球运动强对抗性,高强度、高速度的对抗攻防转换,场上不确定因素太多等原因,导致裁判员易发生“怯场”。主要表现为:(1)情绪过于兴奋导致心理状态无法控制。主要为心跳的加快、身体不自觉地全身颤抖、反应迟钝、四肢的僵硬不协调、虚汗淋漓甚至连平时很熟练的宣判手势都会出现差错。(2)遇到突发事件如场内外人员的言语讽刺等更是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的裁判员“怯场”心理。

(二)临场锻炼少,经验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裁判员认为由于参加篮球裁判培训的人员众多,比赛场次较少,而且进入决赛之后均由有经验丰富的老裁判员执裁。平时的院级和校级篮球联赛中参加培训的裁判员在一个赛季下来都没能在比赛中担任一次临场执裁的工作,都是坐在记录台参加裁判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板凳裁判员”。可见,缺少临场锻炼机会,经验欠缺是引起临场“怯场”的原因之一。

(三)对《篮球竞赛规则》理解不到位

调查结果,70%大学生裁判员对《篮球竞赛规则》缺乏全面的学习和理解,容易造成“怯场”心理。对部分身体接触动作的判罚把握不准确,尺度不一,影响果断性与坚决性,导致双方队员产生不满和场外观众的言语攻击。《篮球竞赛规划》是篮球竞赛的执法依据,精通和掌握篮球竞赛规则的各项各款要求是临场执裁的基础。只有熟悉篮球裁判员手册的精神,才能准确处理赛场上的各种问题,提高裁判技巧。而且篮球规则是每年都进行更新的,这就需要裁判员们不仅要熟记之前出版的裁判法则而且要时常关注裁判法的更新及时进行更改已有的旧知识结构,从而增加知识面。

(四)缺乏自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80%学生裁判员在准备临场工作前出现情绪淡漠、缺乏自信。主要行为表现为:(1)精神疲惫,情绪低迷,思维迟钝,体力明显下降,感知觉和注意力较低,有临阵退缩的念头。(2)在访谈结果知道,部分大学生裁判员在临场过程中想法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判罚失误增加;自信心不足,心患得患失,怀疑自身执裁能力。(3)有老师在场观看比赛时他们的情绪就会特别紧张,他们的注意力更分散,时刻关注着老师的表情,担心在老师责备,导致执法的准确性下降从而影响执裁水平的正常发挥,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行为。

(五)临场错判、漏判产生的心理阴影

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不管是老裁判员都会因为不可预知的状况导致出现部分小问题,而学生裁判员出现漏判、错判和不判影响因素更多。主要因为赛前准备不充分,视野的覆盖不及时、不到位,与同伴之间的区域分工不清晰、跑动不到位等。部分学生裁判在在临场时专注于精彩的比赛的,注意力不集中,关注点转移,导致执法错误。多次错判、误判和漏判等行为造成心理阴影和压力,影响自身的执裁水平。

(六)其他因素

(1)执裁经验因素。如,有过失败临场的经历造成心理压力和阴影。(2)比赛水平因素。比赛水平较高,实力非常接近,对抗激烈,比赛气氛火药味浓,攻防转换迅速,都会引起学生裁判员的执法失误。(3)客观因素。不适应比赛的环境、场地和气候(4)领导或者老师因素。对部分球队有私心,心理偏斜。(4)预设比赛结果,徒增烦恼。部分学生裁判员临场执法时,有的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打球思路和想法预设了临场结果,致使执裁时候偏离了正常的方向。上述的因素都是对大学生裁判员心态和思维影响较大的因素,冲击了学生裁判员勇气和信心,导致的临场执裁的判断能力下降,影响执裁水平和裁决结果。

四、克服临场执法怯场心理的对策及措施

(一)树立裁判员临场自信心

自信心是大学生完成裁判任务的基础保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担任裁判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因为心理素质过硬可以保障大学生裁判员在任何的环境下不受外界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执裁思路及业务能力水平,并且能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强劲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裁判员队伍培养过程中应着重树立大学生裁判员自信心。首先,精读并领悟《篮球竞赛规则》的精神及要点,对重点的知识点掌握和理解,将规则里的知识通过科学的学习转变成自身的知识。其次,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高效率的完成裁判任务,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牢固的裁判的技术是关键,同时,身体素质以与业务能力还需相辅相成。最后,增加大学生裁判员锻炼的机会,增强及提高的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大学生裁判员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篮球裁判员过程中,应当加强意志品质训练,注重树立正确的工作动机和态度,培养其谦虚谨慎、勇敢果断、实事求是的优良品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在临场中遇到的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使其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放松愉悦心态、全身心应付临场执法工作,可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及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临场执法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正确的执行和完成裁判工作。

(三)端正临场动机,提高处理临场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端正大学生裁判员的临场动机,培养公正严明的作风,秉承“公平、公正、公开”执裁原则。裁判员是《篮球竞赛规则》的执行者,是公平、公正的象征,是比赛的顺利进行和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端正大学生临场动机,确保在其位谋其职,明确的执裁的任务和目标,确保两方球员的比赛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提高大学生裁判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中发生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时,临场裁判务必及时处理,降低损失和影响。在处理突发事故时要求做到公正果断,不存私心,抓住要害,快速处理和解决问题,缩短处理和解决突发事故的时间,处理和解决突发性事故要干净、彻底。让比赛尽快恢复到正常顺利的开展。

(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培养良好的临场心态

提高自控能力及增强临场心态是执裁的基础。在比赛过程当中遇到不可预知的因素及事件时,需要保持头脑的冷静、清晰的思维,集中注意力,确保比赛执法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准确性。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临场心态。对于早期的大学生裁判员参加临场执法的时候,在帮助他们扎实掌握的专业素质能力,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克服内心的困难,树立良好的临场心态。

(五)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场实践能力

强化理论知识学习。扎实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做到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篮球竞赛规则》的理论知识和精神,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加强临场实践,丰富临场经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比赛环节,同时增加大学生裁判员的临场实践环节,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也要不断地把规则条文运用于执裁实践中,遇到特殊的判罚要及时并生动的讲解加深其印象,使学生实际的提高裁判执法执裁水平,也为铸建高素质的高校学生篮球裁判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财利,黄建文.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与调适[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

[2]熊卫权.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素质稳定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4,(6).

[3]夏春,谭晓缨,马晓蔚.影响篮球裁判员正确判罚值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