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院校专升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探析

2016-03-16 18:41方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升本自信心目标

方喜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管理受到了高校的重视,而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却关注甚少。本文通过对普通本科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专升本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专升本学生在对认识环境的能力和认识自我的能力方面较强,但是对于确定目标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反馈修正的能力方面较为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专升本学生的自信心不足以及目标明晰度不高。

关键词:生涯规划能力;专升本;自信心;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94-02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通过文献检索,结果显示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相关的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方面。Crites(1978)认为职业规划能力是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1]。这个定义忽视了过程发展,注重结果呈现,略有偏颇之处。裘开国(2008)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在其论文中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定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构,包括认识自我的能力,认识环境的能力,确定目标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反馈修正的能力五个方面[2]。这五个方面涵盖了职业规划的基本因素,突出了过程与结果的融合性。因此,本文研究以此定义为理论基础,对普通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专升本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行探究。

二、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较普通本科生而言,专升本学生有着自身群体性特点。在进入本科院校前,专升本学生已经有着三年的大学校园熏陶,对专业理念、培养方向都有清楚的认识,对自身能力与未来期望也有着更为全面的规划[3]。

(1)目标明确。专升本学生升读本科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专科学习的不足,实现自己本科梦想,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有着更为广阔的选择性。

(2)学习刻苦。专升本学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本科学习机会,在繁重的课程学习下,他们勤奋踏实,希望能够两年后顺利毕业,获得本科文凭。

(3)思想成熟。在专科学习期间,专升本学生有着一定的社会实习经历,心理发育相对成熟,对现实情况有着更为理性的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更加完善[4]。

专升本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经历和社会实习经验都会对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较普通四年制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清楚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以及所要实现的理想。再者,在专科阶段也接触过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辅导,因此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相对而言会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

三、专升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分析

1.问卷设置。本次调查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读专升本学生为研究群体,从市场营销、计算机及中药学三个专业随机抽取共100名学生参与问卷回答。问卷的设计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五个方面为维度进行合理编排,并以半开放式题目为主。为最大程度保证问卷的可行性,在实施调查前,我们邀请了10名已经毕业的专升本学生进行前测。最终,回收有效问卷97份。

完成问卷后,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验证问卷完成的质量,我们又从样本中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访谈,希望获取的调查数据尽可能真实有效。

2.调查分析。

(1)认识环境的能力。认识环境的能力主要从“专升本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认可度”和“求职目标跟专科相比是否会有提升”两方面展开。75.4%的学生认为“专升本”后拿到的本科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还是不及普通四年制本科的学历,尤其是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知名外企的应聘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同时,63.2%的学生认为与专科相比,其求职目标将不会有明显的提升,只要适合自己即可,其中80.2%的学生会考虑职位门槛为专科的岗位,不会只盯着门槛为本科学历的职位。在访谈过程中,学生也表示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专升本”主要在于扩充自己,提升内涵,求职过程中“综合能力”更为重要。同时,部分学生也表示本科学校对专升本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对其职业指导较少。

(2)认识自我的能力。认识自我的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升读本科的主要目的”、“专升本的专业选择依据”及“自我的职业兴趣所在”。81.5%的学生升读本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以求能够更好地发展自我,享有更多的机会;对于专升本专业选择而言,92.3%的学生选取原专科专业或者与其匹配度最高的专业深造,希望能够把专业学好学精,提升就业竞争力;而对于自己的职业兴趣,48.6%的学生认为自己虽有锁定的职业兴趣,但是感觉竞争较大,最终能够成功进入该行业的希望渺茫,37.7%的学生认为暂时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希望在借鉴以前学长学姐的就业去向中获得方向。在访谈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逊于普通四年制本科学生,在今后求职过程中,若与他们同台竞技,感觉较难脱颖而出。

(3)确定目标的能力。确定目标的能力以“确定求职目标的首要因素”、“本科阶段的学习是否比专科更具求职目标性”和“实习选择是否会参照前期既定的目标”三方面为调查视角。确定求职目标的首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匹配度(46.8%)、兴趣(39.1%)、待遇(31.7%)。受调查学生认为从事专业匹配度高的工作,自己会更有把握做好,至于工作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这都依社会职场环境决定,不受自己左右。对于待遇期望也较为现实。此外,27.5%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学习比专科更具目标性,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本科阶段课程任务繁重且难度较大,每天疲于应付有关课业,很少会特意考虑今后的求职目标。对于实习的选择,69.7%的学生会尝试去不同岗位实习,从而定位适合自己的角色,不会局限于之前既定的目标岗位。

(4)制定计划的能力。计划的制定是以目标的确定为基础,我们要求受调查学生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作答:“在本科阶段是否会有意识地去参加一些竞赛或者培训”和“本科阶段主要会通过哪些途径去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结果显示,只有8.4%的学生会参与校内外的部分竞赛或者培训去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争取获得更多荣誉;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去参与本科院校组织的竞赛,且学业压力大,平时能够参与相关培训的精力有限。同时,87.6%的学生找不到什么途径去提升自我的就业能力,觉得不知所措,不能作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极少数同学会参与社会上部分证书的考试,而这也是随波逐流,不是出于自我职业目标的考虑。

(5)反馈修正的能力。该调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本科的生活经历是否会让你改变当初既定的职业目标”以及“实习过程中你是否会去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78.6%的学生认为本科的生活不会影响自己对理想职业目标的追求,两年的本科学习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增强自己的专业实力。81.2%的学生表示在实习过程不会特别在意当初的职业目标,因为在前期目标制定中往往会偏向于理想与美好。部分受访的学生认为其不知道怎么去修正自己的目标,很多情况下,仅仅是结合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实习时的感受去考虑所要应聘的工作。

四、分析总结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专升本学生尽管经历了3年的专科学习,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及内涵的了解更为深入,且在思想上较为成熟,但就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而言还是有所欠缺的。

(1)认识环境与自我能力较好,但缺乏自信心。专升本学生对求职竞争的环境有清楚的认识,认为虽然获取了本科学历,但是在求职过程中,其本科学历的认可度不及四年制的本科,获得理想的职业仍有较大难度。然而,由于对周遭环境和自我认识的过度剖析,导致较多的专升本学生表现出一定自卑感,不敢尝试去向大型名企的岗位发出挑战。在本科期间,也不愿意去参加各类竞赛,感性地认为自己的实力不如其他本科生。

(2)目标确定模糊,影响计划的制定与修正。专升本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明晰度不够,导致其后制定计划的能力和反馈修正的能力受限。大部分学生升读本科是为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我的能力,从而能够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职业,但是对于什么是他们心中理想的职业却迟迟不能明晰。而且由于专科期间自身基础的薄弱,让他们在本科阶段承受繁重的学业压力,可参与校内外活动的精力匮乏,这也影响其对职业目标发展的考量与规划。此外,对实习岗位选择的随意性较大,重视度不够,也错过了对职业目标反馈修正的良好时机。

鉴于此,对于专升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需更侧重职业能力的训练,一方面需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相关理论课程的教授,做好理论铺垫;另一方面也需重视这批特殊群体的自信心的培养,让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周围环境与衡量自我能力,尽量在学习与实习中不断地明晰职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Crites,J.O. 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Administration and use manual[M].Monteray,CA:CTB/McGraw Hill,1978.

[2]裘开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结构及其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张海军,韩剑尘.全日制“专升本”学生特点及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J].文教资料,2010,(6):187-188.

[4]王丽,周川.浅谈专升本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4-46.

猜你喜欢
专升本自信心目标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