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底盘协调控制的优化设计

2016-03-17 10:02田橙
科技与创新 2016年5期
关键词:协调控制底盘优化设计

田橙

摘 要:对于汽车底盘而言,只有不断完善其子系统,才能充分增强其局部功能。而借助于电子控制技术能充分起到增强汽车底盘的作用。汽车本身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各系统之间需要协调配合,才能实现集成化控制。因此,从控制系统入手,探讨了如何实现良好的底盘模型设计。

关键词:汽车;底盘;协调控制;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5.118

现阶段,汽车底盘的集成控制系统在不断完善,也得到了有效扩展。集成控制系统能有效控制整个车体,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优化集成控制系统,才能使汽车的运行更加稳定、操控性更强,从而充分保障驾驶者的安全。

1 动力系统模型

汽车底盘包含诸多子系统。在电子控制技术的作用下,汽车底盘的局部性能均获得了有效提升。其中,ABS属于单功能系统,较为典型。要想使汽车底盘的性能不断提升,设计人员需要完善动力模型的设计,并加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汽车的电子系统逐步完善,通过有效构建系统集成,动力系统模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底盘控制系统之间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从动力学方面考虑,对于行驶系统而言,要想不断完善动力模型,就要严格控制悬架和轮胎的设计。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悬架和轮胎的平滑性、操作稳定性将对驾驶者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ASS系统而言,其本身具有不同的动力模型,分别为二自由度和四自由度模型。目前,六自由度和八自由度模型已被开发出来。此外,对于悬架而言,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控制,并不断提升其协调性。

2 控制器

汽车底盘的发展分为以下3个阶段:①发展之初,汽车底盘只具备单控制功能;②汽车底盘的线控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③近年来,集成控制系统得到了完善。

通过合理运用MPC控制器和MIMO系统,能提升汽车底盘的稳定性,但在协调性方面仍有所欠缺。而在监督系统的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对于AFS和DYC系统而言,二者需要高度的协调和统一。可通过目标函数合理确定控制器的目标函数、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前轮附加转角等。此外,只有完善权重系数,车辆才能保持较为良好的行驶状态。

在不敏感控制量方面,需要加大惩罚系数,并有效解决反馈矩阵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计算。如果车辆处于较为稳定的行驶状态,则在中央差速器的作用下,能实现有效的转向控制,从而真正实现转向补偿。中央差速器的相关数值如表1所示。

3 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

主动悬架系统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可从步动电机、阻尼减震器、节流口液压等方面改善主动悬架系统。减震器阻尼能实现自动调节,传感器可记录其变化,从而反映车体情况和路况,并通过相应的消息路由器实现多种信息的有效融合,生成最终决策。此外,设计人员应合理设计步进方向、步距角。

4 转向系统的设计

在直流电机的作用下,转向系统能提供充足的转向助力,还能有效调整助力转向方面的参数。通过运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使驾驶者更加有效地控制车辆,并缓解其疲劳感。对于最终决策而言,可通过消息路由器将信息传递至悬架。

5 系统工况分析

5.1 匀速行驶工况

如果车辆保持匀速行驶,则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的控制作用均能有效实现。对于悬架而言,借助主动控制器能提升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对于上层控制器而言,不需要协调各个子系统。

5.2 阶跃行驶工况

按照相关试验要求和规定,一旦车辆即将达到最高车速,或达到最高车速的70%,则通过阶跃转角能实现有效的协调控制作用。在控制性能指标方面,通过协调控制,可有效控制车辆的垂直加速度。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协调控制,能充分改善汽车的性能。

5.3 紧急制动工况

在紧急制动工况下,一旦汽车的制动出现问题,则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应充分协调各子系统,从而完善制动系统的控制性能。

5.4 转向制动工况

在转向制动工况下,很难保障汽车的稳定性。而在应用转向制动系统的情况下,车身的垂直度、俯仰侧倾方面的衰减较为明显。由此可见,通过合理运用转向制动系统,能有效提高汽车转弯时的稳定性。

6 结束语

本文从汽车的控制系统入手,探讨了如何设计良好的动力系统模型。对于汽车底盘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集成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地将车体控制落实到位,车辆的行驶才能更加稳定,车辆的操纵性才能得到增强,从而保障驾驶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宗长富,陈国迎,梁赫奇,等.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底盘协调控制策略[J].农业机械学报,2011(2).

[2]陈无畏,祝辉.基于状态识别的整车操纵性和平顺性的协调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1(6).

[3]汪洪波,陈无畏,杨柳青,等.基于博弈论和功能分配的汽车底盘系统协调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2(22).

[4]刘显贵,陈无畏,罗善明,等.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集成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5(6).

[5]沈啸,吴文滔.浅析汽车底盘协调控制的优化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协调控制底盘优化设计
协调控制方式下炉主控延时逻辑对煤水变化关系的影响及应用分析
AECS—2000在机组AGC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汽包水位协调控制
美国底盘车互用合作体
漫谈底盘防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