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2016-03-17 02:58郑翠芳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夏大豆墒情中耕

郑翠芳

(山西省左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大同 037100)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郑翠芳

(山西省左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大同 037100)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 、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夏大豆 栽培技术 品种 密植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应用在我国历史悠久,多年来经过实践摸索,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规范技术。

1 选择早熟良种

夏大豆生长季节有限,选用适宜的早熟品种是高产的前提。北方夏大豆产区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由南向北生长季由长变短,对夏大豆早熟性的要求愈趋严格,熟期过晚,易受早霜危害,不能正常成熟,且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熟期过早,浪费光能与积温,达不到高产目的。因此,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在品种生育期的选择上,各地也各有不同。

1.1 北部夏大豆区

包括辽宁南部、京津2市、河北北部、山东北部及山西中部,应选用生育期为90 d左右的特早熟夏大豆品种。若夏大豆收后,不赶种冬小麦,改为第2年种植作物的2年3作时,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早熟夏大豆品种。推广的品种有冀豆6号、鲁豆5号、晋豆25、中豆27、齐黄27等。在春小麦夏大豆1年2作地区,可选用黑龙江培育的九丰3号、合丰26、北丰5号、黑河19等。

1.2 中部夏大豆区

包括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大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大豆是1年2作制中主要的后茬作物。应选用生育期为90~100 d的早熟夏大豆品种。推广品种有鲁豆4号、沧豆4号、化诱542、邯豆3号、晋豆23号、晋豆24等。

1.3 南部夏大豆区

包括河南南部和东南部、山东西部是我国主要夏大豆产区。光热资源丰富,大豆生产潜力很大,应选用生育期为100~110 d的中熟夏大豆品种类型。推广品种有鲁豆7号、齐黄26、跃进10号、化诱446、豫豆23、豫豆26、中豆19等。

夏大豆品种除熟期适合要求外,还必须具备其他优良特征、特性。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要求品种能耐旱出土,一般子粒不宜过大,百粒重15~18 g为宜。苗期应当生长快,植株繁茂性强,开花前能形成较大的营养体,无相大的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再高也得不到高产。夏大豆植株不宜过高,要求节间短,茎秆粗壮,以防止倒伏。

2 抢时早播

早播是夏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经实验结果,早播1 d,全生育期增加积温25℃左右。在适宜播种期内,越早播,产量越高。

2.1 早播使营养生长时间增长,使绿色光合面积加大

播种早可延长生育天数,延长出苗至始花的时间,营养体增大,茎粗、节数、分枝数、叶片数均增加。

2.2 早播可避免夏大豆生育前期雨涝和后期低温或干旱的为害

在北方,前茬收获和后茬播种都集中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播种迟了正赶上雨季。播后若遇雨,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出苗后,若连续降雨,土壤过湿,又会出现“芽涝”,幼苗纤弱。早播可使幼苗健壮生长,抵抗雨涝的为害。9月中、下旬,正值大豆鼓粒期,气温开始下降,雨量也渐减少。当气温下降到18℃以下时,对养分积累和运转不利,使百粒重下降,青荚和秕荚增多。早播可缓解低温和干旱的为害。

2.3 早播可保证麦豆双丰收

早播可早收、早腾茬,不误下茬冬小麦适期播种。冬小麦早收又为夏大豆早播创造条件。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连年季节增产。

夏大豆播种时,可根据土壤墒情,采取不同的播种方法。麦收后,墒情较好,多采用浅耕灭茬播种,播前不必耕翻地,只需耙地灭茬,随耙地随播种。此法,在黄海流域普遍应用。

在时间紧迫、墒情很好的情况下,为了抢墒,也可以留茬(或称板茬)播种,即在小麦收获后,不进行整地,在麦茬行间直接播种夏大豆,播后耙地保墒。第1次中耕时,将麦茬刨除,将杂草清除。此法,还能防止跑墒。

为了保证适期早播,一般在麦收前10~15 d内灌1次水。这样,即可促进小麦正常成熟,子粒饱满,有可为夏大豆抢时早播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3 及早管理

3.1 早间苗,匀留苗

夏大豆苗期短,不必强调蹲苗。要早间苗、定苗,促进幼苗早发,以防苗弱徒长。间苗期,以第1片复叶出现时较为适宜。间苗和定苗需1次完成。

3.2 早中耕

夏大豆苗期,气温高、雨水多、幼苗矮小,不能覆盖地面,此时田间杂草却生长很快,需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防止草荒,促进幼苗生长。雨后或灌水后,要立即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及防止水分过分蒸发。中耕可进行2~3次,需在开花前完成。花荚期间,应拔除豆苗大草。

3.3 早追肥

夏大豆开花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株高、叶片、根系继续增长,不同节位上开花、结荚、鼓粒同期进行,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需水、肥量增加。所以,应在始花期结合中耕追肥速效氮肥,如尿素112.5~150 kg/hm2。土壤肥力差,植株发育不良时,可提前7~10 d追肥,并增加追肥数量,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25 kg。夏大豆施磷肥的增产效果显著。磷肥宜作基肥施入,也可于苗期结合中耕开沟施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在低产田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大豆初花期的土壤含量应保持在30%左右,否则会影响产量。

4 合理密植

夏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快,没有春大豆那么繁茂高大。所以,加大种植密度至关重要。确定夏大豆种植密度的原则:“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以山东为例,中熟品种留苗21万~27万株/hm2,早熟品种留苗24万~33万/hm2。一般采用等行间距39 cm。播期若延迟到7月初,留苗数可多至45万株/hm2。辽宁春小麦下茬夏大豆品种一般都是从高纬度的黑龙江引入的,保苗株数为36万~45万株/hm2。

北方夏大豆区,南起河南北至辽宁,纵跨8个纬度,南北之间的光、温、水等条件有较大差异。选用夏大豆品种时,应注意高纬度的品种向低纬度引种,植株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缩短;反之,则生长发育减慢,生育期延长。

猜你喜欢
夏大豆墒情中耕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优质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水肥运筹对夏大豆植株形态和根瘤发生的影响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加强土壤墒情监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