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针对性探析

2016-03-17 01:03沈洊赵添添赵心培周玉
改革与开放 2016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沈洊  赵添添  赵心培  周玉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针对性探析

沈洊赵添添赵心培周玉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学习懈怠,职业选择功利性较强,高校对在校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缺位。因此,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敬业价值观教育,无论从个人发展还是从国家需要角度看都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敬业价值观的社会环境、校园生活、个人因素等外部和内部因素,以期更明确敬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现实针对性

一、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1.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社会经济运行状态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外部原因。目前,每年吸收几百万大学生就业的刚性指标与社会上各行业弹性接纳能力的矛盾较突出,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面临巨大挑战。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其就业直接相关,一些学生所学专业四年之前入学时可能是热门的,但是,四年后毕业时可能就供大于求,供求错位使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人面临“就业难”。“就业难”不仅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认知,具有在心理上形成传导机制的特点。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现象传导给在校学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例如,一些学生看到往届学生中有的学习成绩很好、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业不利,就认为自己将来“反正找不到工作”,开始在困惑中混日子,逐渐对专业学习和综合能力锻炼所确定的标准越来越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期待降低,外显出来就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下滑坦然,对周围其他同学的进步漠然。渐渐地磨掉了入学初期的锐气,主动进取的精神烟消云散,学习和专业进取心暗淡、对将来的职业角色没有责任心,心理上信奉“反正做出再多努力都无法改变现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学生多了,“混”俨然成为大学里的一种风气。就业困难这一外部原因刺激及内外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学生群体性的学习动力缺失。

2.社会深度转型时期的浮躁氛围

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病态成功观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价值观误导。在校大学生处于思想和心理单纯幼稚状态逐渐成熟的青年时期,他们渴望独立思考、辨别是非,渴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生活。但是,在其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由于身心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模糊认识、错误认识。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以及一些媒体借大量炒作“一夜暴富”“权色交易”“炫富哭穷”“欺诈产品”“欠债不还”等负面案例博得眼球,自然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形成负面认知,导致一部分人信奉物质第一、金钱第一、实惠第一、物欲高扬、短视急躁、困惑满堂,致使许多大学生既憎恨丑恶现象又羡慕不劳而获,并寄希望于不劳而获。社会上的庸俗甚至丑恶现象对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心灵产生了腐蚀甚至毒化作用。许多学生认为,发大财、出大名、中大奖、攀附权贵、投机取巧是成才的正道和捷径。在现实问题面前,高校的敬业价值观教育亟待加强。

二、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校园环境

1.大学新生适应初期缺乏必要职业规划与职业成长督导

从校园生活角度看,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群体中,在“高大”过渡期的初期,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加之学校各个方面的督导跟不上,一些本来很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的初期极其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导致适应新环境困难。外显出来的就是“自己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因为适应不利从而掉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中期和后期,受到惯性作用和人际推拉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追赶”也不利。几年下来,临近毕业的时候各方面成绩和素质相比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这说明在针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中,应增加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开展由导师、校友、学长等角色进行的指导。指导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小组活动形式、一对一面谈形式等,在同一个活动中,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确保实效。针对职业成长的各种教育活动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敬业价值观教育缺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敬业价值观方面缺位,导致一些学生学习动力减弱,敬业精神缺乏,在大学期间的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虽然各个高校都有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以及活动,这些组织及其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文娱活动确实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指导和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政治素质教育也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但是,高校对敬业价值观的教育一直以来重视不够。例如,在政治理论课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一般只停留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问题,讲的是宏观方面的道理,对于每一个人应该从哪些职业生活方面热爱岗位、热爱事业、热爱国家、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己之力,把个人成才与国家各个方面发展结合起来的教育则非常欠缺。由于教师只是进行笼统、空洞的讲道理式的价值观教育,很难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于事无补。

三、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要素

首先,在职业态度教育方面,中华民族历来有忠于职守、敬业乐群的传统,敬业也一向被视为美德。我国传统文化在敬业教育方面早有论述,例如《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敬业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严谨负责、专心致志、始终如一的认真劲儿,是一种投入、专注的状态,是按照自己的本分、职业和位置做好工作的认知和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的教育,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有效的职业秩序。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规则不健全,导致事实上的利益先行,非法经营付出的成本极低,促成了投机取巧意识的滋长。当前,发展市场经济特别需要每个人的敬业态度,毋庸置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认知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断裂和消解,而新的与发展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价值认知尚未确立。因此,敬业价值观教育首先应该帮助大学生甄别社会上“快速成功的秘诀”,甚至不择手段急于成功的浮躁思想以及对“成功的标准”的一些错误认识。

其次,应该针对大学生重物质财富,轻思想道德的判断标准,进行敬业价值观教育。一些大学生把经济收入和财富状况看做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首要指标,在选择职业和对待职业的态度时,唯“钱”是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教育大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高度负责的工作事业心。职业的认同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之一,敬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调敬业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都自觉地把全心全意做好岗位工作、完成岗位责任、为社会做贡献作为自身应尽的义务。大学生应该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和追求,在校期间应该自觉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尽快掌握职业能力并提升专业意识。

第三,明确抵制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看重目标,轻视过程,在功利主义引导下一些大学生在审视“成功”时,往往是关注成功者的成果,而看不到成功者的辛苦历程,这是青年学生的投机取巧心理滋生的原因。敬业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个人从事的职业既是谋生手段,也是其为社会承担生产性职责或服务性职责的载体。应该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即人生的成功主要不在目标和成果而在于过程,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

敬业价值观的教育具有一些特征。比如,学生毕业以后在本专业基础上就业或者创业,如果仅仅是以空洞的“大理论”指导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职业操守”、“应该如何理解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的关系”显然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是在学生毕业前夕才进行几次“就业指导讲座”,往往只是指点一些如何写个人简历、参加面试的注意事项、如何签约、档案如何迁移等几个具体的“要点”,这些“要点”所涉及的写作问题、礼仪问题、办理就业手续问题,都不是价值观教育,只是一些知识点和技巧。类似这样的就业指导讲座,在网络教程或者某一本书中都可以讲清楚。而对学生整个职业期都有重要影响的敬业教育,需要持续面对面进行,相互讨论和实际体验,进行深度的心灵交流。所以,办几个面向一两百人的讲座,对提升学生敬业价值观,其教育的针对性、教育的效果是无法保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在于,大学生处于心理和思想逐渐成熟以及专业学习的黄金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敬业价值观教育,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当前社会生活正在经历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宏观看,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当然也有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敬业价值观教育这个微观的领域,就是如何使大学生拥有适度的职业期待、踏实的实际心态、牢靠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专业精神。为此,高校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敬业价值观教育。

[1]张颐武.民族之梦与个体之梦[N].人民日报,2012-12-27.

[2]朱慧,张华春.弘扬张思德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 (3):152-156.

[3]黄蓉生,彭林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时代特色及其启示[J].求索,2015(12):183-187.

[4]夏昱,刘福窑.论大学生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5-78.

[5]桑东辉.传统忠德的当代转换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J].道德与文明,2014(6):68-73.

[6]邵龙宝.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及其实质[J].江汉论坛,2015(4):52-56.

[7]张中文.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二题[J].理论导刊,2015(3):60-63.

[8]赵兴良.试论习近平“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概念[J].江西社会科学,2015(6):5-10.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10.16653/j.cnki.32-1034/f.2016.07.047

本文得到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5-2016)》资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