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二) 州长治

2016-03-18 11:24徐汝淙胡志明朱云
连环画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家银行杰斐逊汉密尔顿

徐汝淙 胡志明 朱云

22 帕特里克.亨利愤怒异常,他指出:汉密尔顿的征税计划是对人民自由权力的巨大威胁。

23 此时,华盛顿的威望起了作用。在战争年代,由于缺乏流动资金而使部队长期忍饥受寒,这种经历使华盛顿刻骨铭心。故而,从筹集资金、提高财政信誉的角度考虑,华盛顿支持汉密尔顿的方案。而如果汉密尔顿的计划不能实现,偿还债务也就成为空话。

24 国会内部的激烈斗争使汉密尔顿再次感到绝望,但他想到,如果这一方案落空,就会导致偿债计划全盘失败,他不能不再做一次努力:再次找托马斯·杰斐逊。他告诉杰斐逊事情的种种利害,要求杰斐逊劝说弗吉尼亚代表支持他的方案。杰斐逊再次答应汉密尔顿的要求。经过杰斐逊出面斡旋,关于征税问题的方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25 托马斯·杰斐逊帮汉密尔顿渡过难关之后,很快发现自己的这次“搭桥”并非明智之举。财政部成为最重要的和最有权力的一个联邦部门。

26 国会给予财政部极大的权利。由于财政部管的事务多,人手也多。因此,一直到世纪之交,财政部使用的联邦文职人员,仍占到联邦全部职员的半数以上。

27 杰斐逊等人对这种情况极为不满。

28 汉密尔顿的第三个经济报告是建议成立国家银行。这一报告是在1790年12月召开的国会上提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由政府签发给该银行开办二十年的特许证,资本总额为一千万美元,政府承担五分之一,并推举董事名额中的五分之一,政府在宏观上对该银行加以控制。

29 建立国家银行的计划在国会和社会上再次引起巨大波动。国会再次南北分明。南部议员认为,这是一项偏袒东北部商人和金融家的经济措施。接着,双方的争论集中在建立国家银行是否符合宪法的问题上。

30 这次,汉密尔顿决定靠自己的才智解决这一问题。汉密尔顿利用《合众国公报》宣传自己的主张。杰斐逊、麦迪逊则利用《国民公报》与《合众国公报》对抗。最后,经过激烈的辩论,国会通过了建立国家银行的法案.法案需由总统签署后方能生效。

31 华盛顿本人对财政金融问题不太精通,对纸币一向怀有不好的印象,法令签署与否,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最后,他采取当年在战场上处理复杂军务时所用的方法,请各部首长把各自的基本观点写成书面材料,供他参考。最后,华盛顿采纳了支持设立国家银行的意见,并在法案上签了字,法案随即生效。

32 事情办成了,但双方的争论并没有平息。非但没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这使固定的党派趋于形成,这便是以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和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

猜你喜欢
国家银行杰斐逊汉密尔顿
为称呼上诉
美国的诞生(十一)·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
不接待副总统的小旅馆
总统的衣服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
杰斐逊的军事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