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6-03-18 11:55农伟培
歌海 2016年5期
关键词:壮族曲艺广西

●农伟培

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

●农伟培

壮族曲艺曲种繁多,主要从壮族民间祭祀仪式歌舞中演变而来。集说、唱、演、奏于一身的壮族曲艺以独特的魅力深刻反映着壮族民族文化。20世纪末叶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壮族曲艺进行探析,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对20世纪末叶及21世纪之交的壮族曲艺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展现此时期壮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动态。分析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间段壮族曲艺研究特点及不足之处,可以对壮族曲艺研究提出思考与建议。

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音乐;回顾;展望

壮族曲艺主要有“末伦”、“蜂鼓”、“唐皇”、“卜牙”、“比渔”、“唱天”、“唱师”等曲种。各类文献材料中的壮族曲艺称谓均为壮话音译,因此不同材料对于同类曲艺的称谓汉字记录也不同。壮族曲艺与壮族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民俗节庆、祭祀仪式、民间歌谣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在历史源流、文学特征、音乐唱腔、表演伴奏上都蕴含着深厚的壮族文化特性,在浩瀚的壮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与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各界研究学者对壮族民间艺术的关注,壮族曲艺音乐研究逐步迈向新景象。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壮族曲艺研究日趋成熟,在研究视角、内容和研究队伍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当下壮族曲艺音乐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面临巨大考验的现状,就20世纪末叶后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反思,对了解壮族曲艺音乐研究得失和明确后续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研究回顾

20世纪末叶对壮族曲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成、专著和少数研究论文中,内容上主要从历史源流、文学形式、社会功能、价值意义、故事内容和唱词唱本等角度研究,但从音乐的角度对壮族曲艺进行研究的成果极少。

(一)80年代壮族曲艺研究的起步

1.壮族曲艺的综合研究

80年代,广西壮族曲艺不仅活跃在民间,更有被改编创作以新的面貌成为舞台表演的“剧场型”艺术。此时期对壮族曲艺的研究主要有专著、集成、论文,集中在对壮族曲艺种类的介绍、曲本创作及演出评价等。

部分专著中小篇幅的概述壮族曲艺的部分种类源流和艺术特点。欧阳若修等编著《壮族文学史》①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等编著:《壮族文学史(第二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8-566页。、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②梁庭望编著:《壮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173页。对壮族曲艺“唱师”、“末伦”、“唱天”、“比渔”的流传地、称谓、源流、唱本唱词、押韵特点进行介绍。胡仲实所著《壮族文学概论》中认为壮族的说唱文学从壮族宗教活动中演变而来,对说唱形式师公调、巫伦、末伦等进行史料的梳理,也有对唱本、曲调、唱词以及伴奏乐器的描述,并从说唱文学角度分析巫伦和末伦演变原因。③胡仲实:《壮族文学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8-185页。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编《云南戏曲曲艺概况》④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编:《云南戏曲曲艺概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1页。中黄林对云南壮族曲艺“邵通说书”的流传地、形式、曲目、唱词结构、唱本、唱调、调式进行介绍。

此外,部分专著收录有壮族曲艺的曲本,主要记录曲本的故事内容、唱词唱本及作者信息。《瑞狮抢彩——广西各民族曲艺作品选》①中国曲艺家协会广西分会等联合编辑:《瑞狮抢彩——广西各民族曲艺作品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1页。收录了蒙秀峰编创的壮族末伦《慈母心》、区农乐、张祖寿的壮族蜂鼓《起飞》、岑隆业的壮族宁咚诀《红鲤鱼》。《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广西卷》②罗明、申辰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广西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25页。收录了方士杰的壮族末伦作品《女儿媒》。

80年代尚无壮族曲艺专门研究著作,基本在壮族文学史、概论进行介绍。介绍壮族种类不多,内容上以简单介绍名称、流行地和说唱形式为主,或是单纯的记录曲目内容。从上述的资料中只能了解部分壮族曲艺,但为后来学者了解和研究壮族曲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壮族曲艺部分种类专门研究成果

潘其旭对壮族曲艺末伦的源流进行专门研究,部分论著对于壮族末伦的解释进行评述,认为很多释义和论述不够确切,并通过古籍资料、实地调研分析末伦源流、称谓、艺术形式等。潘氏认为:“‘末伦’并非民歌,也不是一般吟唱的民间歌谣,而是一种来源和脱胎于巫调的以说唱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壮族曲艺形式。”③潘其旭:《也谈壮族“末伦”》,载《学术论坛》1983年第1期,第94-96页。潘氏还通过对末伦的三种“巫调”综合研究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方言语音、表达方式、风俗以及音乐调式上的差异。这是80年代最早对壮族曲艺末伦研究很有分量的文章。笔者认为潘其旭文中所述对于末伦源流及称谓界定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目前对于曲艺“唱师”和“唱天”的界定中。

蒙光朝的《谈谈壮族的唱师》④蒙光朝:《谈谈壮族的唱师》,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85-91页。,主要侧重于壮族剧种的“唱师”(后发展为壮师剧),对壮族民间戏剧唱师的分布、由来、发展以及剧目唱本、台步舞蹈、唱腔、乐器进行介绍。卢克刚的《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⑤卢克刚:《壮族天琴音乐的调式及多声结合特点》,载《民族艺术》1985年第3期,第140-152页。以音乐形态分析出发,通过唱段谱例解析的形式,对壮族“天”文娱活动中的天琴弹唱音乐的音律特点、按音指法规律、音乐组织与调式、多声部唱奏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两篇论文虽不是针对壮族曲艺的专门研究,但对于了解和研究壮族师公仪式“唱师”和壮族“唱天”仪式演变而来的曲艺“唱师”、“唱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90年代壮族曲艺的分类研究

90年代,对壮族曲艺的研究仍主要在壮族史类或文学类著作的部分章节进行介绍,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相对于80年代丰富许多。此时期已经不是壮族史、文学类学者的孤军奋战了,越来越多曲艺界、音乐界、民俗界学者开始关注壮族曲艺的发展。相关壮族曲艺研究的期刊论文相对于80年代明显增多,主要就个别曲艺的起源、艺术特点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1.壮族曲艺的综合研究

部分专著和地方汇编资料以章节的形式分别介绍多种壮族曲艺。如梁庭望、农学冠编著《壮族文学概要》⑥梁庭望、农学冠编著:《壮族文学概要》,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⑦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1-665页、665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广西通志·文化志》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文化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69页。,除了80年代多以对壮族“末伦”、“唱天”、“比渔”的介绍,以上著作更有对“蜂鼓”、“唐皇”、“谈涯”的介绍。主要从曲种源流、分布、形式、伴奏、唱本,押韵特点、传统与新编曲目进行概述。但笔者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另有谈涯、比鱼、蜂鼓流传于东兰、巴马、凤山、都安等地,结构短小、诵唱结合、无伴奏”⑨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1-665页、665页。的描述,“无伴奏”不全真实,如蜂鼓说唱的伴奏乐器就以蜂鼓为主,并不是无伴奏。

少数专著则着重介绍了壮族末伦,同时简短的介绍或是提及壮族其他种类曲艺。董建伟的《中国100种民间戏曲歌舞》⑩董伟建、钟建波编著:《中国100种民间戏曲歌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从源流、分布、曲目、唱词结构韵律、伴奏乐器对壮族“末伦”介绍。该著中提及壮族的说唱形式还有比鱼、蜂鼓和采茶。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①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456页。收录有由方世杰、黄英振收集整理的末伦的选集《壮族曲艺末伦选集(壮文版)》29首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传统末伦。同时介绍了末伦、唐皇、甫牙(卜牙)、唱天、比渔(比鱼)和唱师的流传地区和形式。

2.壮族曲艺部分种类专门研究成果

90年代,越来越多的音乐界研究人员对壮族曲艺部分种类进行专门研究。主要集中在末伦、唐皇、蜂鼓的研究。

(1)末伦

末伦的源流和句式特点研究。黄丰盛②黄丰盛:《壮族末伦源流及句式特色》,载《民族艺术》1991年第1期,第168-173页。根据在广西靖西实地调研对靖西多位末伦艺人的采访,探讨了末伦的起源,但对于之前大多数研究成果所认为“末伦来源于巫调”或是与巫调有关联的论点并没有在文中出现。对于末伦的起源,作者通过对民间艺人采访,了解相关起源传说。黄氏较为详细的记录了末伦五十至八十年代的演出比赛情况,并对此进行了评论。同时通过对末伦唱段唱词的分析,总结了末伦“五二”、“四三”的结构和押尾韵和滚押腰韵的句式特点。

艾平的《简论壮族末伦》根据学术界对末伦定义、唱腔、演唱形式的争论进行解析。关于末伦的定义,艾平认同潘其旭“末伦为壮族民间说唱形式的一种”的观点,并认为“如果末伦一定说是民歌或歌谣的演变,也只是把壮族长歌作为末伦的曲目演唱而已”③艾平:《简论壮族末伦》,载《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曲艺卷)》(陈丽梅等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0页。。在末伦唱腔来源方面,艾平就方士杰“末伦产生当比巫调久远”的观点④方士杰:《壮族末伦简介》,载《广西群众文艺》1981年第3期。和潘其旭“靖西人利用叙事巫调加以改造成末伦的曲艺形式”⑤潘其旭:《也谈壮族“末伦”》,载《学术论坛》1983年第1期,第94-96页。两种不同观点论述,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末伦源于巫调还是先于巫调并无实质差异,末伦若源于巫调也无损末伦本身价值,而民间宗教仪式对于末伦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⑥艾平:《简论壮族末伦》,载《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曲艺卷)》(陈丽梅等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0页。同时,艾平对有关末伦艺术特征的研讨总结出末伦演唱形式、唱腔、曲目、唱词结构特点,语言简洁精练。文中以蒙秀峰创作的末伦《慈母心》为例,通过剖析该末伦剧的故事情节和艺术特点,探索如何发展末伦的艺术风格。

方士杰从弘扬民族文化和末伦多重功能性论述了发展壮族末伦的必要性,并提出全面收集整理传统末伦曲目、从现实生活提取新创作题材、组织管理末伦艺人队伍、将末伦推向市场和加强对末伦研究的发展策略。⑦方士杰:《试谈发展壮族末伦的必要性及方略》,载《民族艺术》1993年第3期,第118-130页。

(2)唐皇

丁世博⑧丁世博:《壮族“唐皇”的艺术特色》,载《民族艺术》1991第1期,第160-167页。通过田野调研对壮族“唐皇”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李旦与凤娇》《文龙与肖尼》《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个唐皇传统剧目内容、情感表达进行解析,总结壮族曲艺唐皇善于运用长篇来叙述曲折离奇故事,将壮族民族文化融入唱本曲目的文学艺术特点,并通过对唱词的分析,论述唐皇的七言句式、尾韵和腰脚韵、唱词口语化、排比句式的唱词特点。还从曲目、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和称谓论述唐皇的发展变化。

(3)蜂鼓

蔡世贤在传统蜂鼓说唱上创新了以蜂鼓为道具的群体表演形式,其撰写《采风学习与继承创新——对壮族蜂鼓的采风及创作蜂鼓新曲目札记》⑨蔡世贤:《采风学习与继承创新——对壮族蜂鼓的采风及创作蜂鼓新曲目札记》,载《艺术探索》1998年第1期,第23-27页。详细记录了其对蜂鼓进行采风和创作过程,同时概述了蜂鼓说唱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蜂鼓曲目的创新发展。

(4)唱天

何洪的《壮族“天乐”研究》⑩何洪:《壮族“天乐”研究》,载《艺术探索》1997年第1期,第63-69页。,分为“天”之仪、“天”之乐、“天”之源三部分论述壮族传统的“做天”仪式,着重论述了以天琴为主奏乐器的弹唱乐舞伴随着仪式活动的始终,即“弹天”、“唱天”、“跳天”。何洪还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做天”仪式的音乐特征。传统的“做天”与宗教巫乐有渊源。当代壮族地区将“做天”这种叙事性很强的“说唱”形式用于社会道德教育、文化政策宣传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成为壮族曲艺音乐的一个品种。“做天”(唱天)的弹唱表演形式性质发生变化,已脱离“天乐”仪式发展成“娱人”的弹唱曲艺表演。

邓学文的《商音在壮族天歌中的运用》从音乐形态学视角论述了唱天仪式中“歌”的部分。天歌,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的筒中、板八、那恫、那良等乡镇。他认为天歌的旋律由五声音阶构成,只有徵、羽两种调式,商音在两种曲调中频繁出现,并与主音交替为旋律的支柱音以及音程关系等论述商音在壮族天歌的运用,以及使天歌的调式处于略带游移的状况。①邓学文:《商音在壮族天歌中的运用》,载《艺术探索》1997年第1期,第70-72页。

(5)壮族曲艺现状问题及改革研究

刘业锦对广西壮族、瑶族、侗族和京族曲艺进行概括介绍,针对广西少数民族曲艺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均有可喜成效但创新作品欠缺的问题,提出改革对策。而针对文中表述:“壮族说唱艺术‘蜂鼓’逐渐改革其原来比较简单、粗糙落后的因素,吸收姐妹艺术提高本身的艺术感染力、逐步向两支发展,一支为戏剧(师公戏),另一支则发展成为舞蹈(蜂鼓舞),但仍然保持蜂鼓‘唱故事’的共同特点,加上红绸和舞蹈动作,形成了新的曲艺说唱形式。”②刘业锦:《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载《南方文坛》1990年第4期。笔者认为此表述不够准确,蜂鼓说唱、师公戏和蜂鼓舞应是脱离壮族祭祀仪式分别发展成的曲艺、戏剧和舞蹈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90年代壮族曲艺研究成果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研究内容也从对曲种的简介延伸到曲种源流探析、音乐形态解析、发展现状调查和传承保护建议,研究方法上开始注重田野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壮族曲艺的现状。但在曲种研究上,仍不够全面。

二、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研究特点与问题思考

20世纪末叶以来,壮族曲艺研究渐成热点,不论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丰厚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研究类型不断丰富。从对各类曲艺综合的叙述、历史性研究,到分类进行的个案调查、比较研究、发展研究,研究类型从单一迈向多元化。

2.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壮族曲艺的多方面研究。对壮族曲艺的历史源流、生存背景、内容形式、文学特征、唱词唱本、音乐伴奏、功能价值、发展变化和传承保护等研究均有涉及,且研究曲种逐渐增多。

3.研究方法多样。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学科交叉运用令此时期壮族曲艺研究成果更完善、更据科学性。

4.研究队伍强大。不仅有史学界、文学界研究者,更有民俗界、音乐界、曲艺界研究者。不同领域研究者的不同研究视角丰富了壮族曲艺的理论内容。

这些理论成果不仅丰富了壮族曲艺文化理论研究,且为后来者继续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处在社会转型中的壮族曲艺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同时,20世纪末叶壮族曲艺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地域上较为局限,此时期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地区,且对各类曲艺的分布情况只停留在市县区较为笼统的介绍。其次,在研究内容上虽论题广泛,但不够深入。同时缺少对民间艺人、曲艺社团、曲艺传承人、曲目创作等相关报道和研究。从音乐角度对壮族曲艺进行研究的成果甚少,作为壮族曲艺重要的元素,曲艺音乐在八十至九十年代还未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三、20世纪末叶后壮族曲艺研究展望

2000年之后对壮族曲艺研究不论是专著或是期刊文献都明显增多。专著类对壮族曲艺的研究主要仍以多曲种综合介绍为主,篇幅较短。少数集成、专著中则突出音乐形态的研究,并收录曲目曲谱及解析。主要有《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③《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27-167页。、范西姆著《我的音乐人生》④范西姆:《我的音乐人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16页。、桑德诺瓦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⑤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354页。。

期刊论文以高校研究者对“末伦”的研究成果为主。李萍从末伦的起源、文学艺术特点、传统功能、文学艺术价值、现状调查、传承策略几个方面对广西靖西地区的末伦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剖析末伦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提出了末伦文化产业开发的规划与运作的建议。①李萍:《壮族末伦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以广西靖西县为个案》,南宁: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对末伦文化结构转型和传承保护研究的还有陆斐《论现代背景下壮族曲艺文化的结构转型》②陆斐:《论现代背景下壮族曲艺文化的结构转型》,载《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第184-187页。、王光荣《少数民族曲艺传承和保护点滴之见——以壮族“末伦”文化为例》③王光荣:《少数民族曲艺传承和保护点滴之见:以壮族“末伦”文化为例》,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此时期对于末伦的研究已不仅限在中国地区,陆晓芹④陆晓芹:《从民间歌唱传统中看壮泰族群关系:以中国壮族“末伦”和老挝、泰国佬族Mawlum的比较为个案》,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9期,第54-59页。以壮族末伦和与老挝、泰国佬族Mawlum的读音、意义相似为出发点,论述末伦和Mawlum各自特点、异同及相关性,探讨壮泰族群关系。

对唱师进行研究的有卢笛⑤卢笛:《论壮族曲艺音乐“唱师”的民族性特征》,载《民族音乐》2014年第6期,第23-25页。,作者从壮族曲艺唱师的唱本题材内容、唱词语言形式、唱腔曲调、伴奏乐器和表演形式论述唱师所体现的壮族民族文化的特点。但遗憾的是2000年后尚无对脱离了仪式歌舞后的曲艺“唱师”的现状、变迁、传承保护措施等研究。

除了壮族曲艺末伦和唱师,2000年以后暂无对其他壮族曲艺专门研究。只有少数“天琴”音乐的研究期刊中论述有“天乐”仪式中的“唱天”环节。秦红增等对“唱天”的描述与20世纪90年代何洪《壮族“天乐”研究》中“唱天”的描述大致相同:“唱天时常脱离‘做天’仪式,在节庆或农闲时演奏。”⑥秦红增、毛淑章、秦琴:《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变迁:喻天、娱人与族群标识》,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39-47页。此时期尚无对蜂鼓进行研究的期刊论文,只有来宾市编辑的资料收录有黄刚毅创作的蜂鼓说唱《骑虎》《韩愈救父》⑦尹永、周松岐等著:《来宾市戏剧作品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9-80页。。与曲艺唐皇相关的资料只有部分报刊的报道:广西日报⑧张天韵:《田东传承壮族唐皇文化》,2013年11月22日《广西日报》。、右江日报⑨李晓红:《田东·林逢壮族唐皇文化节欢乐多》,2014年12月2日《右江日报》。分别于2013年、2014年报道了田东林逢壮族唐皇文化节的具体活动安排,及壮族唐皇传习所在林逢镇中心小学正式挂牌的主要内容。

2000年后,随着高校研究者对壮族曲艺的关注,壮族曲艺的研究成果颇多,为末伦及壮族其他曲艺的传承发展提出了有利建议。但壮族曲艺音乐的研究一直是弱项,不论是音乐文化、音乐形态,还是音乐特点发展变化的研究成果都是寥寥无几,壮族曲艺音乐研究仍有待加强。社会转型背景下,壮族各类曲艺有何变化,该如何传承发展?壮族曲艺后续研究应在深化现有的研究论点同时,将壮族曲艺放在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中进行动态研究。

四、结语

21世纪,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高校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壮族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多重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应该把握时机,抢救壮族曲艺。这需要地方政府单位组织对壮族民间曲艺曲种和曲目的唱本收集、音乐记谱、影像录制,对民间艺人和曲艺社团的保护,成立曲艺创作中心,充分利用民俗活动和演出比赛展示壮族曲艺。也需要广大壮族音乐研究者深入壮族民间对壮族各类曲艺进行调研,从历史源流、生存现状、文学艺术、音乐特点、人物团体、文化变迁、传承保护各方面对壮族曲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同时,还需要社会媒体关注、报道壮族曲艺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和宣传壮族曲艺音乐。更需要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壮族曲艺,通过向青少年群体普及壮族曲艺知识,了解壮族曲艺文化,进行壮族曲艺语言、音乐、乐器伴奏等教学。只有政府单位、学者、曲艺艺人团体、社会媒体、学校教师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善壮族曲艺音乐研究理论,切实保护和传承壮族曲艺。

农伟培,女,壮族,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壮族曲艺广西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广西尼的呀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