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防治策略探讨

2016-03-18 14:10陈虎柏冰洋史永鑫谢文
安徽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松褐林间松材

陈虎,柏冰洋,史永鑫,谢文

(1.宜昌市点军区桥边林业管理站,湖北 宜昌 443000;2.神农架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3.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4.秭归县水田坝林业管理站)

松褐天牛防治策略探讨

陈虎1,柏冰洋2,史永鑫3,谢文4

(1.宜昌市点军区桥边林业管理站,湖北 宜昌 443000;2.神农架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3.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4.秭归县水田坝林业管理站)

本文概述了松褐天牛的危害途径及方式,简要分析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营林措施及其他防治方法上的防治成效,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用来控制和降低松褐天牛活动带来的危害,以期为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松褐天牛;防治;策略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天牛科墨天牛属的一种昆虫。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以蛀食韧皮部、木质部为生存条件,也是“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过程中,松褐天牛是携带、传播和协助松材线虫侵入松树的关键环节。因此,对松褐天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做好其防治工作,对保护松树资源与景观、控制疫病扩散、维护森林健康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 松褐天牛防治策略与方法

1.1 化学防治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噻虫啉粉剂、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48%噻虫啉水悬浮剂是专门针对防治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而研制的新剂型[1]。松褐天牛羽化7 d后进行林间喷药防治经济有效。对于松褐天牛发生较为集中的松木优势群落,山高林密人工施药不便的位置,可采取常规飞防或者无人机施药,实现化学防治范围全覆盖,防治效果更佳,也可减轻人力劳动强度。

1.2 生物防治

1.2.1 花绒寄甲

目前,花绒寄甲已被广泛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相关研究也较多。王健等人通过室内接种及室外释放成虫、挂卵卡试验,证实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2]。崔永三等人则尝试应用花绒寄甲和管氏肿腿蜂联合释放以提高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3]。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在释放时,林间温度应保证在24~28℃,不高于34℃。释放量方面(卵粒),视天牛危害程度而异,始发地区667m2挂3~5个卵粒释放盒(每个释放盒150~200粒虫卵),较严重地区则适量增加2~3个。成虫释放分两种方式:直接释放和诱木堆释放。直接释放,即在虫害木下放15~20头;诱木堆释放,即在制成的诱木堆上放10~15头,释放完成后罩笼即可。由于松褐天牛一般1年发生两代,因此在每年4~5月份及8~9月份释放为宜。前者针对越冬代天牛,后者针对第2代。由于夏季白天气温较高,为避免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尽量在早晨或傍晚释放,释放盒选择挂在树木的背阴面,最好是在天牛蛀孔附近。

1.2.2 管氏肿腿蜂

管氏肿腿蜂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林业蛀干害虫的防治。徐克勤等连续在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发现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稳定在33.33%~66.82%,试验区内松材线虫致死松树减退率达98%[4]。管氏肿腿蜂释放位置在树干距地面1.5 m处或以上(林间),释放数量为1株虫害木2管蜂(每管100头管氏肿腿蜂),视具体虫口密度酌情增减。若虫口密度过大,可增加1~2管。释放时林间温度在25℃左右为宜,且天气晴好,无大风或降雨。释放时间根据各地天牛发育程度而定。平原地区第1次释放在4~5月份,此时天牛越冬幼虫开始化蛹并开始羽化;第2次释放在9月份后,此时释放主要针对当年2代天牛幼虫。山区由于温度原因,第1次释放时间可相对延迟。

1.3 营林防治措施

1.3.1 清理枯(病)死木

对松褐天牛发生范围的枯死木集中清理,一般选择在松褐天牛一个生命周期羽化之前的秋冬季节进行枯(病)死松木采伐作业。对采伐后的伐桩施药处理后覆土深埋,枯死木及其残枝(直径1 cm以上)全部清运出山林,集中进行焚烧销毁。对部分有利用价值的,在采取安全有效的隔离措施之后,可就近运输到有疫木处理资质的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专业灭害处理后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林农因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1.3.2 调整林分结构

结合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项目,对松褐天牛发生区域的林业小班加大封育和补植力度,调整林分结构。在改良树种构成的同时,降低松类树种所占比重,从源头上减少松褐天牛的生存空间。

1.3.3 营造混交林

对针叶纯林进行有序改造,严格控制抚育强度,对松褐天牛发生区域的枯死木采伐后,在原地进行补植补造。多采取除松树之外的其他阔叶乡土树种为宜,积极促进林相改良,提高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水平,进而抑制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

1.4 其他防治方法

1.4.1 诱杀防治

诱杀防治是一种重要的辅助除治方法,它利用松褐天牛的生活习性和趋性,人为创造与其相仿或相同的特定条件,并广泛运用于虫害检测和防治工作。①采取投放诱捕器防治松褐天牛成虫。通常使用气味、光源等引诱松褐天牛进入诱捕器,如APF-I型等。使用诱剂的松褐天牛诱捕器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开阔、通风、便于操作的松林林缘处,诱剂选择上最好使用缓释型药剂,提高诱捕效果同时,降低人力劳动强度。②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诱木应选择在松林相对集中、地势较高的通风位置,通常选择衰弱木或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松木来进行诱木设置。诱木中诱剂药效使用完之后,视情况可再次添加诱剂,若诱木内天牛较多,可伐除销毁后重新设置诱木。诱木防治的综合防治性能较强,在诱木销毁过程中不仅杀死了所携带的天牛成虫和虫卵,还对诱木体内的松材线虫进行了根除。

1.4.2 开发天牛衍生产品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具有繁殖速度快、食物转化率高、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蛋白源[5]。松褐天牛作为昆虫家族鞘翅目(Coleoptera)的一员,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积极推进该类昆虫在食用、药用、油料、保健品等方面研究,促进松褐天牛相关成果的市场转化,可提升松褐天牛的市场经济效益,推动全民参与松褐天牛防治工作。

1.4.3 林政执法干预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综合治理,应加强林业检疫执法工作。对森防站,特别是基层林业站所(木材检查站,林业站),加大执法相关技术设备的资金支持力度,严格控制检疫性病虫害人为的传播途径,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林间山头。强化科教宣传和先进防治技术的普及,提升人民群众对有害生物防治的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群防群治氛围;对防治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一定奖励。加大执法巡查密度,联合公安、交通、海关等部门在车站、渡口等交通节点广泛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大数据信息手段在执法当中的运用,有效禁止疫木流通。

2 结语

松褐天牛的蛀干危害及其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功能,对马尾松及其他松木种群会造成毁灭性灾难,做好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对保护松木资源与景观、控制疫病扩散、维护森林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抢在松褐天牛未大面积发生之前,采取积极的防治策略来抑制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和切断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有效地控制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做好松褐天牛危害的防治工作,还有待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康国华,朱永生,温小遂,等.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持效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7(4):173-176.

[2]王健,付甫永,司徒春南.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寄生性试验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2010,27(4):38-39.

[3]崔永三,刘云鹏,宋玉双,等.应用天敌昆虫防治松墨天牛试点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4):31-33.

[4]徐克勤,徐福元,王敏,等.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6(3):48-52.

[5]陈晓鸣,冯颖.中国食用昆虫[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杨婷婷)

S763.38

B

2095-0152(2016)06-0057-02

2016-08-22

2016-10-09

陈虎(1988-),男,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资源管护与营林发展工作。E-mail:xiashilala@163.com

猜你喜欢
松褐林间松材
作 品:风景写生
——林间
林间游戏场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餐桌上的生命2——从林间到厨房
APF-1诱捕器林间诱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
青松林间革命人——听歌剧《星星之火》有感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