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对读札记五则

2016-03-18 19:35孙静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战国策史记

孙静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对读札记五则

孙静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的《战国纵横家书》,因语料时代明确,内容详实,且有一部分可与《战国策》 《史记》等传世典籍对读,一直以来深受各界学者的重视。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视角出发,将《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的部分章节做对比勘读,并选取了其中值得商榷的五处问题点,希望能对诸君有所帮助。

《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简本;今本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游说各国的传奇事迹,极具史料价值。该书共27章,有10章内容可见于《战国策》,遂被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命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以下简称为《纵横家书》)。1975年帛书整理小组在《文物》上公布了《纵横家书》的释文。1976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纵横家书》的简装单行本,并附有可与之对照的《战国策》 《史记》及《韩非子》的相关章节,极大地方便了有意将《纵横家书》与诸文对读的研究者们。1983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精装本《马王堆汉墓帛书(三)》,其中包含《纵横家书》,图版清晰,释文和注释实属详尽,成为此后研究《纵横家书》不可多得的善本。

传世本《战国策》是汉成帝时光禄大夫刘向“裒合诸国之记,删并重复,排化成帙”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490章,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游说之言行。最早为其作注的是东汉的高诱,可惜至北宋时期,已有所缺损,曾巩乃合诸家之本对其作了订补。南宋时期又各有姚宏和鲍彪在曾巩补编本的基础上分别作注。姚宏之注忠于原作,但亦能指出讹文异字,其刻本经清代黄丕烈影写复刻,收进《士礼居丛书》,广为流传,其中囊括了高诱残注和姚宏续注。鲍彪则对原书作了重新编次,将其按国别分为十卷,章次上也作以调整,其所作之注甚为详尽,但有许多曲解原文之处。元人吴师道据鲍本作《战国策校注》,对鲍本讹误之处有所更正。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缪文远著的《战国策新校注》,在前人基础上又参考了出土文献中的相关内容。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的诸祖耿著的《战国策集注汇考》和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范祥雍著的《战国策笺证》均是广罗各家校注加以甄别考订的集释,同时也参照新出土的《纵横家书》而有所修正。

鉴于1976年文物出版社的单行本《纵横家书》中详细列出了与简本内容相似的今本《战国策》的相应章节,我们就以此书为简今对读的主要底本,辅以包含各家注解的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四版所收的《战国策》和范祥雍所著的《战国策笺证》作为参考,首先分别列出问题语句的简今本相关部分,并注明简本和今本的篇章次序,然后在总结各家所说的基础上用按语的方式提出笔者个人的观点,最后进一步旁征博引,搜集实证来为笔者观点提供理论支撑。以下为笔者之拙见,希望能对诸君有所帮助。

【睾子】

简本:秦,贪戾之国也,而无亲,蚕食魏氏,尽晋国,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一五 须贾说穰侯章)

今本: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睾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魏策三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

今按:简本有一人名“暴子”,今本相对则作“睾子”。单行本《纵横家书》的注解指出《魏策》中的“睾子”实为“暴子”的字形之误,“暴子”为韩国将领暴鸢。我们也赞成这一观点。姚本《史记·穰侯列传》在此处即作“暴子”,徐广注:“韩将暴鸢”,且此文后一段又有“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又有《资治通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百”。注曰:“暴,白报翻,姓也。周有卿士暴公,其后遂以为氏。鸢,以专翻,名也。”在史部文献中,“暴子”和“暴鸢”作为人名各出现6次,且均指向同一位韩国将领,所载事迹也都基本一致。而“睾子”仅在《魏策》一章出现2次。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今本《魏策三》此处作“睾子”实为字形相似之讹误,应从简本《纵横家书》作“暴子”无疑。

【恃鬻耳】

简本:——曰:“食饮得毋衰乎?”

今本:——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恃鬻耳。”(赵策四 赵太后新用事)

今按: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此处为左师触龙询问赵太后饮食情况的句子。然而在简本中太后的回答多了一个与“鬻”字形极为相近的“”,单行本《纵横家书》在此章节的注释中认为“”其实就是“粥”字的误写字,已经作废。“鬻”和“粥”乃是一组异体字,徐铉认为“今俗鬻作粥”,段玉裁亦指出“鬻作粥者,俗字也”。《荀子·礼论篇》有“刍豢、稻梁、酒醴,餰鬻、鱼肉、菽藿、酒浆,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食饮者也。”可见“粥”在上古常作“鬻”,二者在当时互为异体字,我们可以把“鬻”解释为粥。但在简本中还有一个“鬻”的误写字“”,也就是简本有两个“鬻”连用,而今本仅有一个。联系文中上一句“老妇侍(恃)连(辇)而瞏(还)”,笔者认为此处当为两个“鬻”连用。无论是“鬻”还是“粥”在先秦典籍中都可以与“育”相通,表示“养育”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鬻,叚借为育”。《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释文:“天鬻,音育,养也。”又如《夏小正》:“鸡桴粥”,卢辩注:“或曰,粥,养也”。上文“老妇侍(恃)连(辇)而瞏(还)”是太后说自己要依靠坐辇车来行动,那么此处也可以释为太后说自己需要依靠喝粥来养身体,上下两句即可形成古书中常见的句式相近的对文。于是,简本的两“鬻”连用也就很容易说通了。

【将道何哉】

简本: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齐魏新恶楚,唯(虽)欲攻燕,将何道(哉)?(二三 虞卿谓春申君章)

今本:所道攻燕,非齐则魏。魏齐新怨楚,楚君虽欲攻燕,将道何哉?(楚策四 虞卿谓春申君曰)

【弊楚,见强魏也】

简本:非楚之任而为之,是敝楚也。敝楚,强楚,其于王孰便?(二三 虞卿谓春申君章)

今本: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见强魏也。其于王孰便也。(楚策四 虞卿谓春申君曰)

今按:在同一位置简本作“敝楚,强楚”,今本作“敝楚,见强魏也”。笔者认为此处应依简本作“敝楚,强楚”。姚本在此处作“强楚,敝楚”,与简本异曲同工。“敝楚,见强魏也”看似符合文意,但需联系后一句“其于王孰便也”来看。“孰”在古书中可作疑问代词,当“何,谁”讲,又可用于比较,指“哪一个”。显然,例句中的“孰”是用来比较的,而做比较的“孰”通常会伴随两个意义相反的比较对象,如《国语·卷二十》:“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注曰:“宁,安也。言战而杀是万人,与安而得越国,二者谁为利乎?”“战而杀万人”与“安而得越国”即是意义相反的一组比较对象。今本中的“敝楚”和“强魏”是顺承关系,并无意义上的相对,所言乃是同一回事,不必用“孰”来做选择。简本中的“敝楚,强楚”则是一组意义相对的比较对象,二者不可兼得,只能择其一。因此,我们认为此处应从简本作“敝楚,强楚”,且其后应用逗号与“其于王孰便也”连成一句。

【纵韩为不能听我】

简本:韩为不能听我,韩之德王也,必不为逆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比不敬矣。是我困秦韩之兵,免楚国楚国之患也。(二四 公仲傰谓韩王章)

今本: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秦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韩策一 秦韩战于浊泽)

今按:《纵横家书》作“韩为不能听我”,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在“韩”前均多一“纵”字,笔者认为此“纵”当去之。鲍本此处亦无“纵”字,札记丕烈案:“今史记有‘也纵’二字。以索隐考之,其本亦无‘纵’字。”王念孙《读书杂志》:“鲍本无‘纵’字。是也。‘韩为不能听我’,‘为能听我’,两‘为’字并与‘如’字同义……姚本作‘纵韩为不能听我’者,后人不解‘为’字之义,故据《史记》加‘纵’字,不知‘为’与‘如’同义,若加‘纵’字则与‘为’字义不相属矣。”我们认为王念孙所言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其说可从。“为”在此处当“如果”讲,“为不能听我”与后文“为能听我”相对,若“纵”与当“如果”讲的“为”字连用,确实不能读通,《战国策》和《史记》误加“纵”字应是忽略了“为”有“如果”的含义。“为”的这种用法并不少见,如《秦策二·义渠君之魏》:“中国无事于秦,则秦且烧爇获君之国;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此处之“为”亦当“如果”讲。综上所述今本应去掉“纵”字,与简本同作“韩为不能听我”。

以上将《纵横家书》和《战国策》的部分章节做了对比勘读,选取了其中值得商榷的五点问题,参照传世的鲍本和姚本,辅以王念孙《读书杂志》中的相应观点,阐述了笔者个人的看法。此外,文章也援引了古书中的例证作为个人观点的支撑,力求使其更具可信性。这种对勘工作,往大里讲可使文本愈加趋于原貌,甚至对学术史产生影响;往小里说,也可发现许多涉及文本字句理解和训释方面的新问题,百利而无一害。鉴于文章篇幅限制,对于《纵横家书》和《战国策》仍有不少问题点有待他日做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冯其庸,邓安生.通假字汇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

[4]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5]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王念孙.读书杂志[M].北京:中国书店,1985.

[7]许慎,徐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责任编校 李 婷】

Five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theWarring-states Strategic Advisors’Lettersand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states

SUNJing
(School ofChineseLiterature,LiaoningNormal University,Dalian116081,Liaoning,China)

There’sabook calledWarring-statesStrategic Advisors’Letters,whichwasunearthedfromNo.3Mawangdui HanTombin the1970s,thetimeisclear,andthecontentisfull andaccurate,what’smore,ithasapartof thecontentcanbereadwith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statesandHistory Records,Soit has been welcomed by all the scholars’attention.This paper from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compareWarring-states Strategic Advisors’Letterswith a part ofStrategies of the Warring-states,and choose five controversial issues,hopetohelpyou.

Warring-statesStrategic Advisors’Letters;StrategiesoftheWarring-states;bambooedition;handeddownedition

H13

A

1674-0092(2016)06-0072-03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6.015

2016-05-16

孙静,女,吉林白山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研究。

猜你喜欢
战国策史记
南辕北辙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高枕无忧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