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有人文精神的航空画

2016-03-18 16:44王鑫邦
航空知识 2015年12期
关键词:航空飞机创作

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我几秒钟就能记住所画对象的特点,但是飞机不一样。——导语

一种艺术形式如果想得到广泛的共鸣,前提条件是更多的人能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或者意义感同身受。而具体到航空画,作为一种专门表现和记录与航空有关的工业成就和战争场面的绘画艺术,航空对国人生活的影响和心目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这类绘画作品是否能被大众所接受。过去,航空远离中国人生活,没有了对航空最切身的感受,自然谈不上对航空绘画的欣赏和追捧。非常不幸,中国航空画大师陈应明先生的整个艺术生命期都处于世人与航空绝缘或弱相关的阶段。尽管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在陈老创作的辉煌期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画展,《航空知识》成为发表陈老作品为数不多的媒体平台之一。如今,航空和国人的生活日益密切。且不说航空旅行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为平常的出行方式,过去被视为绝密的新机型首飞,现在也几乎成了网络直播的公开话题。航空不再神秘,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人自然也形成了对于航空画的鉴赏和追捧族群。与此相对应,有更多年轻画家加入到了航空画创作当中。比陈老幸运,这些年轻画家们不仅处在一个“航空热”的时代,丰富的媒体形式也促进了他们航空画作品更广泛地传播。

Q:是什么因素让你走上航空画创作道路的?

李海俊创作的《中国力量》,这幅画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全军美展。

A:我是学油画的,从俄罗斯回国后,有一次参观了中国航空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出的上百架飞机给了我很强的震撼,这也是我和航空的第一次比较深入的接触。恰巧期间又遇到了几位空军领导,得知我是学美术的,他们建议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尝试一下航空画的创作。我当时就觉着这个事情可以做但不是很了解。后来,随着我不断的了解近代航空史,对无畏的航空先驱和为民族独立自由而浴血长空的英烈,充满敬意。也知道了一些祖国航空科研人员的艰辛。我也越发觉得,作为一个搞美术创作的,我有责任将这些过程和精神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和展现出来。

李海俊正在创作的表现杜立特轰炸东京的作品  

Q:就你个人而言,从事航空画的创作最困难的是什么?

A:我原来从事的是风景画和人物画,所受的专业训练也是围绕这些内容来的。风景画和人物画是写实的,航空画也是写实的,这是两者共通的地方。但在写实的要求上,两种绘画还是不一样。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主要以个人的艺术修为来创作,欣赏一幅人物画,大家注重的是画面整体的感觉,或豪迈或沧桑,而不会计较人物脸上的老年斑形状是不是和本人完全一致。航空画则不同,飞机上的每一处细节,比如空速管的角度、蒙皮线的形状等等,都要如实反映到作品上。一方面,飞机本身是工业产品,凝结着航空科技人员的劳动。之所以写实飞机,是对飞机科研人员的一种尊重。另一方面,飞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工程学上的意义,出现微小的差别,意味着飞机可能没法飞。因此,这方面的写实比较困难。我过去从事多年的训练,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我几秒钟就能记住所画对象的特点。但是飞机不一样,看再长时间也没法准确记住那些具体细节。因此目前画飞机还离不开照片,或者模型做参照。比如我在画飞机的时候,所画视角上,机翼的后掠角度都是反复参照照片和模型确定下来的。

Q:对于航空画的好坏,你个人的评判和欣赏标准是什么?

A:就我个人认为,好的航空画不应该单纯的表现飞机本身。从专业技法上,航空画和传统绘画一样,都要突出光影的变化以及色彩的运用。就我而言,本质上航空画也是油画,光影和颜色本身就是基本功。好画不能光有飞机,必须和背景结合,有光影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本质上还是对传统油画的要求。这算是基本功。《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所以被看作是名画,其光线和色彩的精彩运用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颜色只有画家亲身经历之后会有更深的感触,比如圣彼得堡的天空,因为它在极昼圈里,凌晨时候天空的颜色和其他地方的天空都不一样。另外,航空画所表现的内容除了飞机本身之外还要有人文的东西。

Q:《中国力量》就是按这样的方向创作的?

A:很多人看到这张画都能想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实只是整体画面类似罢了,从技法上我还远达不到大师的水准。不过,这一样是以人物为主的作品,对我而言在创作时束缚感会少一些。完成这些人物头部我用一支笔,一天时间一气呵成。另外,所取素材来源于抗战期间四川各族人民修建机场的黑白照片,对那段历史越深入了解越想画出来。这张画画的有点大,送去参加抗战70周年全军美展的时候从画室里搬不出去,最后还是把画框拆下来,分开运走的,当然这些都是小插曲了。

Q: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为止,你相对最满意的作品?

A:这张《八一飞行表演队》算是目前为止相对满意的作品了,这张画去年参加了全国美展和全军美展。这张画尺幅比较大,2米×1.7米,也算是我作品中比较大的了。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这张画的蓝天背景要和歼10的蓝色以及飞行员头盔的蓝色区分开,就为这个,天空的颜色我就反复找了六七遍,飞机和头盔的颜色也跟着调整了很多遍,最后才有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因此,这张画的创作时间也比较长。

Q:画之前,去过“八一”飞行表演队参观么?

A:是的,去过,而且和飞行员们也有一些深入的交流,主要是想抓住他们给我的第一感觉,在刻画飞行员的时候我会维持这个感觉画下去。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眼神。他们的目光更加集中,更加敏锐。另外,和他们握手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力量。我平时画画,经常长时间拿画笔和调色盘,手劲应该比一般人大些,但和飞行员真就没法比。不能想象,他们能非常精确地控制操纵杆和油门杆,手劲还这么大。

Q:最近在创作什么?

A:我最近有三幅画在创作中,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这三张画都有一些探索和实验的地方。这张高志航的肖像画我想在色彩和光线上对传统的写实画法做一些新的尝试。我的想法,这张画可能更多地表达出一种思想性的东西,而非单纯地写实。在创作中,我的主观发挥会多一点,没有完全按照历史原貌来画。比如历史上高志航的军装应该是偏黄绿色的,而这张画以黄褐色为主,我想让画面感更强些。不过,目前的颜色我个人并不满意,并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所以先放下一段时间,重新找找感觉。

还有一幅是表现杜立特轰炸东京的。目前大部分表现杜立特轰炸东京的作品都是以航母和B-25轰炸机为主,而这幅画我尝试把航母和轰炸机画得非常小,主要突出的大的空间,表达辽阔的感觉。

这幅表现重庆轰炸的画是昨天才开始动笔的,油彩还没干。我想用少量人物来表现重庆被轰炸时的惨烈。

Q:在创作时经常会出现停工一段时间,重新寻找灵感的情况么?

A: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绘画有很多感性的东西,很多时候设想得很好,但起笔后反而找不到感觉。而有些时候开始比较随性,但越画越有感觉,一气呵成。

Q:你觉得航空画需要创新么?

A:任何事都需要创新,不然就不会有进步,也就失去做下去的动力了。国外有画家将很多抽象的元素引入航空画,效果就很好。不过,目前中国航空画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对于航空画更多的认知还是越像越好。因此目前航空画家在创新方面的步子迈得都不大。我现在创作的三幅画也仅仅是有限地尝试了一些新的表现技法和理念,算是过渡期的作品。

Q:你还会继续创作传统题材的油画么?

A:传统油画我是不会放弃的。不过,这几年我还会专注于航空画的创作。

责任编辑:王鑫邦

李海俊,堪称中国航空画新生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初识李海俊的作品还是在2012年,当时中国航空博物馆首次举办了一场航空画专题展览,李海俊的作品就位列其中。在年轻一代的航空画家中,李海俊可能不是最懂飞机的,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求学背景却让他成为这个群体中为数不多的海归派。在世界名校的学习让李海俊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法。正因如此,在他的作品中,不乏一些大尺幅的油画作品,很多作品的宽度都超过3米、甚至5米。李海俊的画室是一个普通的两居室,相对于这些大尺幅的画作,确实有些施展不开。以至于他向我介绍作品时,每件作品都要充分运用画室的每一寸空间来回搬运,颇需些技巧。

猜你喜欢
航空飞机创作
飞机失踪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一墙之隔》创作谈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创作随笔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