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幻电影中的反智主义

2016-03-18 13:39陈必豪
文学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

内容摘要:美国科幻电影中的反智主义在三部科幻片《分歧者》、《终结者:创世纪》和《侏罗纪世界》中得以彰显。三部电影分别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机器人的反噬,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批判了人类狂妄自大,破坏生态的行为。还影射了当今世界因战乱出现的难民潮和基因工程等全球性社会问题。

关键词:科幻电影 反智主义 科技滥用

近年来美国科幻大片热潮有增无减,多部美国科幻电影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反智主义倾向,反映出导演对于科技滥用,生态失衡等社会问题的反思。反智主义反对智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持怀疑和批判态度。科学作为智识的代名词,成为反智主义批判的对象。反智主义者认为人类无节制发展科技势必会给大自然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科技滥用直接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导致灭顶之灾。

一.知识与权力

电影《分歧者》发生在未来的芝加哥,新世界创始者将人们分成五大派系。无畏派个个身强体壮,自然而然掌握了国家武装力量。博学派凭借其对知识和科学的掌控成为了实质上的国家领导。电影褒扬了无畏派自由勇敢的品质,批判了博学派专横独裁。博学派利用高科技对其他派系实行专制统治,暗指知识可能成为统治的工具。福柯认为“知识是在详述的话语实践中可以谈论的东西:这是不同的对象构成的范围,它们将获得或者不能获得科学的地位”[1]203。因此知识具有等级性,知识能否成为科学取决于掌握话语权的人,通常是统治阶级。博学派的领导人珍宁就是一个充满野心的统治者,她是新世界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冷酷无情的独裁者。反智主义认为知识通常会和权力勾结,从而产生专制独裁。相比而言,知识相对匮乏的友好派则更趋近于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大家一起耕作,与世无争。这与反智主义认为幸福与知识相对立的观点不谋而合。博学派认为人类本性是敌人,因此珍宁说只有消灭人类本性才能维持一个稳定和平的社会。因此博学派本质上是反人性的,科学与人性的二元对立由此彰显。反智主义批判科学的非人性特征,为了所谓的科学进步不惜牺牲生命。小到实验室里解剖青蛙老鼠,大到战争中拿战俘做活体实验。科学的发展若不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必然是血腥暴力的,甚至导致生灵涂炭。

碧翠丝是一个同时拥有无私、智慧、勇气三种特质的“分歧者”。她最终选择加入无畏派,因为他们勇敢、无畏而且自由。“碧翠丝取代了一贯以来男性英雄的地位与形象。她性格独立、充满自信、敢于冒险, 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对抗一切邪恶势力”[2]117。碧翠丝对无畏派的向往同美国尚武精神密不可分。美国人喜欢冒险,孩子从小学习野外生存的技能。碧翠丝完美结合了美国反智主义和尚武精神,承担着对抗博学派,拯救世界的重担。在她身上体现出美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凭借坚韧的信念对抗独裁的博学派,这无疑是勇武与智识的较量。通过碧翠丝这个人物,电影传达了勇武大于智识的观念。

博学派通过对人体注射化学药剂控制人的思想,抹灭人性。博学派无比依赖科学的力量,认为科学可以主宰一切。因此作为唯一掌握科学的派系,博学派自诩为天生的领导者。他们通过控制无畏派铲除异己,相互勾结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屠杀,手无寸铁的无私派犹如瓮中之鳖任人宰杀。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西方大国凭借自身科技优势对弱势地区发起战争,他们对交战国狂轰乱炸,难民四散,人民苦不堪言。反智主义坚决反对将科学应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科学如果不能造福人类,反而对人类生命造成威胁,那么这种科学本质上是邪恶的。

二.机器人的反噬

电影《终结者:创世纪》讲述了机器人天网拥有独立意识后对创造它的人类展开血腥屠杀的故事。影片探讨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当人类以为自己掌握了科技,可以对制造出的机器人为所欲为时,遭到了由天网率领的机器人大军的反攻。脆弱的人类在无所不能的机器人面前不堪一击,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被机器人的反噬彻底击碎。拥有智能的天网将世界夷为平地,人类遭遇灭顶之灾,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滥用科技的科学家。霍桑很早就在小说中表达过反智主义思想,他提醒人们要谨慎无节制的科学热情可能带来的危险。电影中野心勃勃的科学家企图创造天网,它可以将人类所拥有的每一项科技无缝连接。当科学的追求同人类贪婪的欲望相结合,结果将会不堪设想。人类自以为科技的进步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能将人类从大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结果是高度智能的天网对人类展开疯狂报复,暗指大自然对人类滥用科技的报复。“科学的应用如果不是为人类及人类道德服务,那么它将是十分危险的,具有难以估量的破坏力”[3]40。电影开篇便描绘了遭到机器人肆虐的世界景象:“它用我们制作的导弹攻击我们,30亿人在核战火中丧生。”人类自己制作的武器反而将自己送入坟墓,曾经自以为主宰地球的人类如老鼠般生活在黑暗和恐惧之中,这不啻为对人类狂妄自大的最大讽刺。

电影同时表达了对“先知”的反思。人类领袖约翰知晓一切,被称为先知。但约翰为了寻求永生而叛变,投靠了天网。在他看来人的生命太脆弱,不堪一击。经过天网改造的躯体刀枪不入,还能抵御时间的衰老。然而正是邪恶的天网向约翰透露了未来的秘密。由此可见知识并不总是正义和道德的,知识有可能被恶势力所利用。约翰获取了邪恶的“知识”,并利用其谋求一己私欲,可见并不是知识越多越智慧,知识没有道德的约束便会加速人的毁灭。反智主义反对追求非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非但无益于人类文明发展,反而有可能造成世界大乱。

三.人与自然

电影《侏罗纪世界》发生在主题公园纳布拉尔岛。为了吸引游客,国际基因科技公司采用不同动物的基因创造了混血暴虐龙。公园负责人克莱尔从未将恐龙看做是活生生的动物,而是将其视作资产。她对暴虐龙一无所知,只关心商业价值。霍斯金一心想要将迅猛龙训练成战争杀戮机器,他认为只要人类创造了恐龙就绝对拥有恐龙。克莱尔在亲身经历了由于恐龙失控而发生的惨剧后改过自新,学会平等善待恐龙。而一意孤行的霍斯金却被迅猛龙残忍咬死,最终为他的狂妄无知付出惨痛代价。霍斯金和克莱尔分别代表了人类的狂妄和秩序,而电影正是从反智主义角度讽刺了人类的狂妄无知和失序后的混乱。公园所有者马斯拉尼在影片中表达了创建“侏罗纪世界”的原因,他说“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人类有多渺小,历史有多短”。他希望教人类懂得谦虚,而不是总想着制造武器,相互屠杀。

恐龙研究者吴博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科学家。他将不同基因组合在一起制造了暴虐龙,并认为它代表了基因工程的巨大成功。吴博士对于暴虐龙杀人的惨案不闻不问,除了自己培养的恐龙胚胎,根本不关心他人死活。电影通过吴博士讽刺了部分科学家无视道德法规,藐视生命。吴博士自诩上帝,善于拿别种动物的DNA来填补基因缺陷,从而创造出大自然中原本不存在的生物,结果酿成大祸。每当人类想要超越自然法规,为所欲为时,大自然总会给予人类相应的惩罚。此处还讽刺了当今世界上保存争议的基因工程。人类通过基因技术,企图创造新物种,结果引起变异。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尽管科学家声称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可大量事实证明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病变。反智主义强烈反对科学家企图改变大自然规律的野心,科学如果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必将引起灾难。

电影结尾也颇有深意。纯种霸王龙最终战胜了混血暴虐龙。公园经历了从秩序到混乱,最后重归秩序的过程。人类是混乱的罪魁祸首,但人类却无力重建秩序。新的秩序只能由大自然来重新建立。纯种的霸王龙是大自然的代表,混血暴虐龙是人工合成的怪物,因此暴虐龙注定会输。结尾的处理多少带有浪漫主义倾向,同时也表达了反智主义的思想:科学家企图超越自然法则必定会引起混乱,只有大自然才是完美秩序的构建者。

四.结语

《分歧者》通过讽刺博学派来反思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知识的垄断会导致专制独裁。《终结者:创世纪》为人类滥用科技的行为敲响警钟,机器人的反噬正是对人类狂妄自大的报复。《侏罗纪世界》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受法规约束的基因工程是可怕的,同时也表达了人要平等善待动物的理念。三部电影都着重描绘了疯狂科学家形象,他们无视道德法规,藐视生命,狂妄自大。反智主义对于知识分子的批判在科幻电影中通过对疯狂科学家的讽刺得以彰显。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追求科技进步造福人类本无可厚非。可是科学一旦脱离道德法规的约束,被心怀不轨之徒滥用,就会导致灾祸。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追求科学为借口破坏生态平衡。人类要学会谦卑,接受反智主义倡导的回归本我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2]吴文妹.解读励志片《分歧者》中的女性英雄形象[J].电影文学,2015(02).

[3]张国庆.霍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与科学家形象及其反智主义倾向[J].长江学术,2010(01).

(作者介绍:陈必豪,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电影研究)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
本期主题: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大冒险
在科技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科幻电影五问之二 科幻电影是“科幻+”还是“+科幻”?
郭帆坦陈中国科幻与好莱坞差距明显
玩转科幻
浅析二战后美国科幻题材电影(sci—fi film)发展脉络
观看天文科幻电影有什么益处?如何欣赏天文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