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及思考——基于2009—2014年儿童图书出版统计数据的分析

2016-03-19 00:35黄云姬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350007
出版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儿童图书儿童文学出版社

黄云姬(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350007)



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及思考——基于2009—2014年儿童图书出版统计数据的分析

黄云姬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州,350007)

[摘 要]针对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背后存在的危机和挑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2009—2014年上半年少儿书业数据为依据,对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儿童文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文学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下,有必要提倡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儿童本位理念,以保持文学自身的品位和格调;出版社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出版文化资源,多维开发循环利用;还要有大胆“走出去”的魄力和理性“拿来主义”的胆识,以稳步推进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文学图书 2009—2014年 现状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Book Publication in China:Based on Date Ananlysis 2009—2014

Huang Yunji
(School of Art,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350007)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risis and challenge of the boom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books published in China,to find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books in China,we based on children’s book industry data provided by the Beijing Open Boo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rom 2009 to 2014 first half year,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s books public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literature marke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romote children’s rational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style of the literature itself; publishers should not only multi-dimensionally develop and recycle the culture resources of public publishing, but also have the courage to venture out and resourcefulness of rational“take-ism”in order to steadily push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books publ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books from 2009 to 2014 Present situation

儿童图书出版的健康繁荣,决定着儿童精神食粮的营养和儿童人格发展的健全,对我国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给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成为全社会人们关心的问题,儿童图书出版自然备受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和关注。相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儿童图书出版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图书品种还是图书出版数量都逐年增长,尤其是儿童文学图书这一细分领域在整个图书出版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与危机的现状及原因,并针对图书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儿童文学图书界定及意义

什么是儿童文学图书?界定儿童文学图书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儿童。按照联合国1990年《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即 0—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图书(或儿童读物)是供0—18岁少年儿童读者阅读或亲子共读的图书“生态链”[1]。儿童图书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内容、用途、属性等,可以把儿童图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从内容和形式上把儿童文学图书划分为韵语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写实儿童文学、纪实儿童文学、科学文艺、动物文学、图画书等,还可以从文学体裁划分为诗歌、童话、儿童小说、散文等[2]。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则把少儿类图书分成少儿文学、卡通漫画绘本、少儿科普百科、游戏益智、低幼启蒙、幼儿园教材、少儿艺术、卡片挂图、少儿国学经典、少儿英语、青少年心理自助共十一类,这是根据图书内容属性划分的种类。本文所指的儿童文学图书就是开卷公司所指的少儿文学[3]类,它是儿童图书中的一个细分门类。当前消费文化观念下,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具有两种属性,既有作为传递文化媒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属性,又有推动经济发展的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属性。因此,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对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儿童文学图书的丰富繁荣关系到全民素质和国家进步。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能够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儿童高尚的精神情操,对建立健全儿童的人性起着重要作用。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是为少年儿童生产精神食粮的重要阵地,优质的儿童文学图书对于倡导儿童健康有益的阅读、促进儿童精神成长以及人格健全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儿童文学图书出版营销往往与社区、学校密切联系,进而又影响家庭的参与,有利于全社会认识儿童文学重视儿童文学,共同致力于打造有利于儿童阅读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二,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下,出版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近万亿,占据整个文化产业的产值70%以上。儿童图书出版尤其儿童文学图书又是整个图书出版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细分领域,无论是图书品种还是图书出版数量都逐年增长。数据分析表明,十几年来儿童文学图书无论是品种规模还是码洋规模都持续增长,一直都是儿童图书出版甚至是整个图书出版领域中举足轻重的细分领域,是大多数少儿出版社以及非少儿出版社图书出版最重要的领涨力量。因此,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发展符合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三,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繁荣是新世纪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一部儿童文学史可以说就是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史,儿童文学出版物一直忠实地记录并呈现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当今大众传媒时代,向来不被重视的的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科研一方面能够借助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多种传媒和营销手段来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儿童文学、了解儿童文学,共同关注并重视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儿童文学与多载体的结合出现了迥异于传统的新的儿童文学形式,也促使儿童文学学者们重新审视和思考儿童文学以及在消费文化观念下如何提升文学艺术质量等问题,有助于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健康发展。

2 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表现及原因分析

我国是有着近四亿儿童的大国,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儿童图书消费市场,不仅专业少儿出版社为儿童提供图书,也吸引着许多非少儿出版社纷纷加入,以图分享这块诱人的蛋糕。当前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少儿出版,而是名副其实的大众出版,无论在出版规模和数量上,还是图书出版的结构以及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既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又熙熙攘攘乱象纷呈,希望与危机并存,令人喜忧参半。

2.1 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发展的表现

第一,儿童图书需求旺盛稳步增长。从2009—2013年儿童图书出版在全国整体图书出版市场上从2009年的约9%逐年增长至2013年比重将近20%。虽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儿童读物占据四分之一的市场比例相比较,我国儿童图书出版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整体形势喜人,令人振奋。

数据来源:本数据来自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图1 2013年少儿类图书市场码洋结构

第二,儿童文学图书在图书出版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2001年以来,儿童文学图书发展快速,改变以少儿百科、低幼启蒙等知识教育类图书一统天下的格局。许多年来,儿童文学图书无论是品种规模还是码洋规模都持续增长,成为图书出版中最重要的领域。从北京开卷公司提供的2013年少儿类图书市场码洋结构(见图1)可以看到少儿类图书11种类别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儿童文学类图书、卡通漫画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其中儿童文学类图书销售册数和销售码洋43.28%,占少儿类图书零售市场将近半壁江山。此外,从2011年到2014年上半年少儿畅销书排行榜共120种图书中儿童文学读物占据108个席位,比例高达90%以上。这些表明儿童文学图书成为少儿出版社图书出版中举足轻重的细分领域。

第三,原创儿童文学系列图书一统天下。当前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占据畅销书市场90%以上,而绝大多数都是呈系列化出版,如查理九世的《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以及校园小说系列、沈石溪动物小说大王品藏书系、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郑渊洁皮皮鲁系列等。在所有的畅销书作家作品中,杨红樱无疑是图书出版营销运作得最为成功的范例,她已成为儿童文学图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者品牌。在2014年上半年少儿图书排行榜Top30中,杨红樱的系列作品占据30%以上份额。这表明我国少儿出版社重视并扶持本土原创作家,注重打造作家作品品牌意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2.2 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繁荣的原因

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令人振奋。究其原因,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繁荣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较好的经济能力为人们的图书购买力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满足孩子的需求成为许多家长最大的需求,正如杨红樱所说:有孩子的家庭里购买力最强。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儿童图书出版产业市场化进程开始步入营销运作阶段。出版社能够及时捕捉童书市场相关信息,把握大众的实际需求和读者的心理需求,在创作、出版、营销各环节相互配合让读者了解认识并关注相关图书,自此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运作时期。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原因,我国儿童教育理念的更新进步促使儿童阅读转向。2001年,教育部展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课改明确规定中小学阅读数量的要求,这既是教育理念转向的标志,也标志着儿童阅读的重大转向,极大地促进了家长和教师对儿童阅读尤其是对儿童非功利阅读的宽容以至支持。因为有了非工具性的阅读使得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从不恰当的“工具”角色中解放出来,使得人成为真正的人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4]。我国儿童教育理念的进步和阅读的转向改写了中国儿童图书出版格局。以2001年前后为界,儿童图书出版从知识教育类占据大半江山的局面转变为儿童文学图书独领风骚的景象就是一个重要表征。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重视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从2006年开始国家倡议全民阅读活动,为响应这一号召,许多社区、图书馆、学校、出版社等一起加入到推广阅读的队伍中,全国掀起全民阅读、关心儿童阅读的热潮。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的繁荣。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不仅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也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息息相关。

3 儿童文学图书市场繁荣背后的危机与挑战

儿童图书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但统计数值并不能反映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全部事实。走进书店仔细考察儿童图书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儿童文学高水准佳作少;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大同小异,重复出版现象严重,极大地浪费出版资源;作家高度集中,国外优秀图书引进过少等。这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长远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反省、不断改进,以推动儿童图书出版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一,文学市场化,高水准佳作少。由于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出版还是创作都以市场为中心,表现出极强的急功近利心态,导致图书市场平庸之作大量存在,翻、编、凑、抄的克隆之作比比皆是。如果一位作家创作的作品一旦成为畅销书,不仅作者自身以流水线的方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其他作者也竞相仿效产生类似的作品,这种追求快餐式的创作和出版质量普遍不高。即使是多年来深受孩子追捧的当代名作家作品,在市场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下也难免出现媚俗化倾向,追求文学的游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文学品位和审美追求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幽默风趣的艺术表现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幽默是为了搞笑,搞笑是为了更好地销售。如近年来深受各中小学追捧的校园小说,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玩笑逗乐、充满动感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与此相应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流于简单化、肤浅。系列图书备受出版社重视,原因在于其主题的统一性、内容上的相关性、装帧、读者对象的相似性等特点,不仅在销售渠道、营销方式上能够节约成本资源,可以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反复地宣传推动使作品及其主人公最大化地被认知被接受,以扩大知名度,从而容易赢得读者,因此成为各出版社营销出版最理想的选择。这从畅销书中系列化图书占绝对优势可以看出来。

第二,盲目跟风,重复出版,浪费出版资源。当前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专业少儿出版,而是名副其实的大众出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在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下,各出版社盲目跟风重复出版导致童书市场存在大量无效供给现象。只要市场出现深受读者喜爱、市场反应良好的畅销图书,各出版社一哄而上争相仿效大量重复出版儿童文学畅销图书,甚至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的作品,不仅扰乱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也影响了儿童图书质量。有的作家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在不同出版社采用改头换面的方式做成不同的版本重复出版等。此外,许多出版社对不需要支付版税的公共出版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也存在大量重复出版的现象,创新积极性不高。盲目跟风重复出版现象导致出版和创作的创新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影响了创新转化为品牌特色的可能性,也极大地打击了作家和出版社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出版产业的产品创新,浪费了出版资源。

第三,文学新人少,国外经典图书引进少。综观2009—2014年上半年畅销书排行榜,三年多120种图书上榜的中国当代作家仅7位:雷欧幻像(上榜55次)、杨红樱(上榜26次),伍美珍(上榜3次)、曹文轩(上榜5次),黑柳彻子(上榜5次),沈石溪(上榜5次)、郁雨君(上榜1次),畅销书作者大多为我国当代知名的儿童文学名作家老面孔,作者高度集中。原因在于名作家往往形成了一定的美誉度和作者自身的品牌,对于出版社来说风险较小收益大。而对于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出版社往往由于其市场运作风险大、盈利较少的考虑不愿意投入精力、资金去培养。这对于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此外,从畅销书排行榜还可以看出国外经典图书都是老面孔,许多年来对国外经典儿童文学图书引进极少。从2000年《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掀起畅销书的巨浪带动了国外一些经典儿童文学图书的引进如《冒险小虎队》系列及单行本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十几年过去了,国外经典图书基本没什么变化。

4 儿童文学图书出版可持续发展策略

当前儿童文学图书发展希望与危机并存,为了稳步推进儿童文学图书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提倡儿童文学出版和创作的儿童本位理念

由于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观念的影响,作为传递精神存在的创作和出版正被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支配,获取利润的最大化成为出版与创作追求的主要目标。儿童文学图书创作和出版以市场为中心,完全忽视或无视儿童是儿童文学图书阅读主体的这一事实。由于儿童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带来儿童文学具有很强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童文学图书不仅要注重文学格调,还应注重读者对象的身心特点。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如何协调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活动中的儿童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关系便是诸多问题的核心。纵观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文学发展的历程就是文学不断通俗化、大众化、市场化的历程,文学的市场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大趋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曾经说过:决定文化命运的是信念保持对事实的影响[5]。儿童文学如何在市场化中保持自身的品位和格调,真正承担起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无疑是每个有理想、有责任意识的出版人以及作家都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而且能够做到以儿童为本位,贴近儿童的心理,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让儿童接受并且喜欢阅读。在当前市场文化经济条件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更要注意提倡儿童本位理念,从以市场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所谓“儿童本位”,即要真正认识儿童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生命,理解和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状态。作家应在儿童本位观的关照下创作。鲁迅先生曾经提出儿童图画书创作,既要有趣,还要有益。这可以为我们为儿童文学创作提供参考标准:第一,儿童文学图书要有趣味性。儿童的本质是游戏、好奇、探究,儿童文学图书要吸引儿童,就要有趣味性,让孩子喜欢。第二,儿童文学图书要有益。要求儿童文学创作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接受水平,并能够真正帮助培养和提升儿童的情操和审美素养。儿童本位出版即出版人在儿童本位观的关照下,站在儿童利益的根本立场上,用精美的文字和图像提升儿童的精神境界,出版适合于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水平的图书以呵护儿童的心灵,引领儿童去追求生命的健全成长和健康发展。这种创作和出版理念,对于儿童健康成长以及人类文化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4.2 出版社要发扬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利用优化资源

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积累了大量文化资源,为出版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出版内容。面对如此丰富又可无偿使用的公共文化资源,出版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就很重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积累深厚,其他国家借鉴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获得巨大收益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挖掘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制作出了风靡全世界的动漫作品,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日本则吸收我国古典小说资源,制作出了深受游戏者喜欢的大型游戏《三国志》,热销全世界。鉴于此,出版社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怀和思维充分挖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以繁荣发展出版文化产业。但由于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无限包容,出版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涵盖所有,只能有所选择地加以利用。这个选择的标准就是认识和挖掘出版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做到多维开发循环利用,从而取得多方面的收益。

4.3 加强对外开放和交流,“走出去”和“拿来主义”相结合

我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距离发达国家尚有很长的距离,我们需要提高作家作品的实力,打造出版社品牌,加强对外交流,创造机遇“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优秀的儿童文学和民族文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外开放,采取“拿来主义”,借鉴儿童文学出版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繁荣发展我国的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产业。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社要有大胆走出去的魄力和理性“拿来主义”的胆识,从国际儿童图书中受到启示,丰富和壮大自己。

注 释

[1]海飞.童书海论[M].济南:明天出版社,2001:9

[2][5]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3]笔者注:本文中北京开卷公司所使用的少儿图书、少儿文学中所指的“少儿”,并非“幼儿”的意思,与笔者儿童图书、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内涵相同,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即 0—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图书(或少儿图书)“是供0一18岁少年儿童读者阅读或亲子共读的图书”。

[4]李欣人.2010少儿文学出版回眸[J].中国出版, 2011(9):66-68

收稿日期:(2015-09-24)

[作者简介]黄云姬,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生,集美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一般项目“我国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少儿书业数据的分析”(JA13184S)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5853 (2016) 01- 0067- 05

猜你喜欢
儿童图书儿童文学出版社
儿童图书银行
A Book Bank for kids儿童图书银行
我等待……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浅析儿童图书的材料运用
多元文化儿童图书项目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