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汽车城”发展模式视角

2016-03-19 11:17邢广益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工业经济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盐城

邢广益(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江苏盐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汽车城”发展模式视角

邢广益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在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盐城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初具雏形,并将打造“中国东部沿海汽车名城”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如何推动盐城汽车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深入研究。本文在对各流派产业集聚理论和国内外知名汽车城发展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汽车城”发展模式,分析了盐城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盐城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现存问题,最后初步探析了盐城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盐城;产业集聚;汽车城

一、汽车产业发展新思路: 依托产业集群,建立汽车城

1.“汽车城”的内涵认知

从全球范围看,许多国家的汽车产业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产业集群,从而形成汽车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城市,我们通常将这类城市称为“汽车城”。 “汽车城”的形成不仅仅是整车制造企业、汽配生产企业、汽车销售及维修企业的简单相加,还包括与汽车产业高度相关的汽车研发机构、汽车专业技术学校等,以及随着汽车城的发展而产生的汽车节、汽车博览会等衍生产业。因此,根据与汽车产业的相关程度,可将“汽车城”的形成条件划分为核心条件、辅助条件及衍生条件[1-3]。

1.1核心条件

“汽车城”形成的核心条件主要包括整车制造企业、汽配生产企业、汽车销售及维修企业等汽车纵向产业链上的企业,可分为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服务企业两大类。这些核心条件是“汽车城”形成的基础,是影响“汽车城”发展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在核心条件中,整车制造企业是其关键,是“汽车城”形成的基石,可以直接影响“汽车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4]。

1.2辅助条件

“汽车城”形成的辅助条件是指本身不属于汽车产业,但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的资源和产业,主要包括汽车专业技术学校、汽车研究机构、汽车设计院等。辅助条件不是汽车城形成的产业基础,却向汽车城提供必需的人才、技术,是汽车城的“智囊团”,是其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

1.3衍生条件

“汽车城”形成的衍生条件是指在汽车产业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部分产业。相比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衍生条件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分散,例如,汽车博览会、汽车博物馆、汽车节等,多属于文化产业。衍生条件是连接“城市”和“汽车产业”的桥梁,能够将汽车产业融入于城市发展之中,在整个城市中形成汽车文化,有利于“汽车城”的塑造。

2.国内外著名汽车城发展经验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目前已形成美国底特律、德国斯图加特、意大利都灵和日本丰田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城,他们均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其汽车城发展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在国外汽车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目前也已形成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区域性汽车生产基地。在诸多汽车城中,上海将发展国际性汽车城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且是这两大片区内距离盐城最近的城市。战后日本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爱知县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基地,其汽车产业可与欧美抗衡,具有“后起之秀”和“势头强劲”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上海和日本丰田汽车城的发展经验,为盐城汽车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2.1日本丰田汽车城

1938年,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建成投产,丰田市开始把汽车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在战后的30多年里,日本抓住机遇,逐渐在世界汽车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由于丰田市内的汽车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企业间技术、资源、人才的共享,产业集聚的优势不断凸显,形成了一个综合性汽车城,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轮轴式”的发展模式。“轮轴式”产业集群是指某产业区由少数核心企业支配,在其周围环绕着大量较小的相关企业或供应商的集群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城就是典型的“轮轴式”发展模式,该市以丰田公司为核心,在丰田城周边聚集了各类整车及零配件制造合作厂商,丰田公司作为整个汽车城的关键,深深影响着周边企业及整个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二,分级转包的“金字塔”结构。丰田公司的制造与生产主要采用分级转包模式,将产品分为初级加工部件、中等加工部件及集成部件等类别,使其与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相对应,依次层层转包。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中一级支配一级,层层供货、层层控制,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各级企业与其上游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5]。

2.2上海国际汽车城

从上世纪50年代上海汽车工业卫星城落户安亭到1985年德国大众汽车入驻安亭,安亭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上海市“十五”规划中,更是将筹建68km2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提上日程。上海作为盐城的“邻居”和“榜样”,其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以核心企业为龙头,配套产业协同发展。上海汽车业拥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两大合资企业和万丰、比亚迪等民营企业,上汽集团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2014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562万辆,较上年增幅达10.1%,领跑国内汽车市场。除此之外,还建有与之配套的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吸引了3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包括160多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13个,形成了纵向和横向协同并进的产业格局。

第二,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在加快汽车制造生产脚步的同时,上海还将汽车展示、博览、运动、贸易以及休闲旅游等行业作为上海国际汽车城未来的发展重点。显然,除了汽车制造,其他几项均属于现代服务业。除此之外,上海积极打造国际赛车场,承办F1赛事,建设亚洲首家保时捷驾驶体验中心,通过汇聚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和高端休闲娱乐项目,结合综合配套区的整体商业开发,将该区域打造成一个高端定位、高端享受的国际汽车城。

二、盐城汽车城发展现状分析

1.盐城汽车城发展情况概述

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盐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呈现“一大、一小、一特、一新”的发展格局,且汽车产业与城市发展初步交融,正在向中国东部沿海汽车名城的目标稳步迈进。

1.1汽车产业稳中快进,支柱产业支撑有力

盐城工业经济以机械装备、纺织、化工、汽车四大产业为核心,截止到2014年底,四大传统产业开票销售总额达30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销售额的75%,其中,汽车产业实现开票销售1122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时,悦达起亚继续领跑全市汽车产业,年销售汽车共计64.6万辆,销售收入达680亿元,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3.9%,居全国第8位。在悦达起亚带动下,全市汽车行业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摩比斯、韩一模塑、京信电子等相关配套企业产销衔接顺畅,增势良好1.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计算整理。。

1.2形成汽车产业链,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

目前,盐城的整车制造企业与汽车配件企业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实现了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截至2015年,盐城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共298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4家2.数据来源:根据盐城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整理而成。。同时,在开发区步凤镇建成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有摩比斯、盐城耀之晋、江苏斗天等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入驻,这些企业主要瞄准东风悦达起亚二、三级配套产业项目,保证其汽车零部件供应顺利,全面进行汽车产业链的整合。

1.3盐城“十二五”推进支柱产业特色化

在2012年发布的《盐城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汽车、纺织、机械装备、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进支柱产业特色化、品牌化,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汽车产业方面,“十二五”期间,盐城将主要力量放在经济型乘用车和商用车方面,同时将结合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态势,积极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除此之外,还将加快建设国际汽车试验场,努力提升产业链条一体化程度,并预计投入汽车产业1000亿元,同时带动装备制造业、纺织业、销售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3大千亿级产业,即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6]。

1.4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

21世纪,“环保”将成为汽车制造的重心,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盐城是国家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试点城市,在依托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上,还将积极鼓励东风悦达起亚、奥新、中大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加快研发新能源汽车。在加强整车制造的同时,盐城将在车用动力电池、新能源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上加大力度,把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基地化建设,力求把盐城建设为江苏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制造、销售、服务体系。

2.盐城汽车城发展中的问题

2.1依赖跨国汽车公司,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东风悦达起亚是盐城汽车产业龙头,其产品主要依赖国外或区外技术,本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自主研发链条,总得来说,盐城的汽车产业实质上走的是一条以引进和组装为主的产业依附型发展道路。在与韩方的合作中,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方公司发言权有限。除了在汽车的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在汽车配件等配套产业方面,中方企业只能占据二、三级配套产业项目,一级核心配套项目仍掌握在外企手中,这已经成盐城汽车产业发展的短板。数据显示,2013年,盐城市参与企业研究与试验活动的企业600多个,涵盖43种产业,汽车制造业的研发费用为27393.2万元,在43个产业中排名第8,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3%,仅排第25位。3.数据来源:根据盐城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计算整理。由此可见,现在盐城的汽车制造业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小且研发能力弱,只能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优惠的政府政策以及低价的原材料来吸引投资,重制造、轻研发的模式使盐城成为一个大型的城市装配车间,产品附加值较低,一旦外企进行产业转移,将会对盐城汽车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8]。

2.2高级管理、研发人才缺乏

当今的国家、城市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人才间的较量。但是,以盐城本地汽车企业——中大集团为例,该企业虽然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但车型设计仍然主要依靠国家机械设计院、清华大学等区外单位。同时,盐城本地高校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比较弱,盐城工学院仅开设机械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等专业,并无与汽车直接联系的专业,盐城交通技师学院开设的专业大多局限于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美容与装饰,对汽车研发与设计相关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则很弱。由此可见,盐城汽车产业研发人才缺乏,高级管理人才数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9]。

2.3汽车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软实力薄弱

在研究国内外汽车城发展经验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底特律、都灵、丰田等知名汽车城往往是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形成一个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发展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文化等娱乐产业,汽车产业和城市发展深度交融。反观盐城,仅有汽车博览会和卡迪欢乐世界成为城市文化品牌,在各类活动中,很少能看到盐城文化的影子。除此之外,汽车博物馆、汽车影院、汽车旅馆、汽车公园等生活休闲形式在盐城几乎是空白,汽车产业与商贸服务业交融性较低。但在未来,这一方面的汽车文化产业必将带来巨大的附加值,并成为主流,盐城要想真正发展成为汽车城,还必须努力提升自身软实力,发展先进汽车文化产业。

三、盐城汽车城进一步发展的独特优势

盐城将建设中国东部沿海汽车城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是基于本市各项独特优势来考量的。目前,盐城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步入正轨,形成了一条以整车制造为主,集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保险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汽车制造业基础良好,且近年来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东风悦达起亚等核心企业示范效应良好,盐城已经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汽车生产基地。除了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之外,盐城还具有区域位置、交通设施等汽车城进一步发展的独特优势。

1.独特的区位条件,提供相关支持产业和市场需求

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其中上海拥有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及一批民营企业,并已建成上海国际汽车城,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近年来,江苏省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制造和科研开发体系,随着上汽集团加大汽车产业向江苏转移的力度,东风悦达起亚、南京长安、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苏州金龙等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浙江整车制造公司以吉利为代表开始快速扩张,同时还拥有万向集团、华翔集团等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汽车工业基础雄厚,前景良好,盐城可以充分利用其地处长三角北翼的优势,汲取长三角发达城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盐城汽车城的腾飞。

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4年长三角核心区的GDP总量以9.0%的增速突破10万亿元4.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长三角经济发展数据整理而成。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也更加协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间的增幅差距在不断缩小,同时内部城市差距也在逐年减小。随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的口袋也逐渐鼓了起来,2013年,该地区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具备了私家车的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未来长三角地区对汽车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盐城拥有地处长三角北翼的优越地理位置,长三角的巨大市场潜力为盐城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7]。

1.2新兴沿海港口工业城市

2009年,国务院正式将江苏沿海大开发纳入全国区域经济综合开发规划的行列,盐城凭借沿海城市这一优势,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新高地。盐城岸线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拥有滨海港、射阳港、大丰港、响水港等港口经济区。盐城港口发展前景也十分优越,经考察,滨海海岸的先天优势使其有条件开发多功能、综合性深水大港,有余力布局各类大型工业项目。

依托本市优越的港口条件,在盐城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稳步发展船舶制造业,努力突破10万吨级海洋船舶;积极发展海洋工程机械和港口机械,努力建成江苏沿海重要的海洋工程及港口机械装备产业制造基地。海洋作为城市发展中可遇不可求的重要资源,是盐城打造新兴沿海港口工业城市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2.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 交通优势逐渐凸现

2.1海、陆、空交通日趋成熟

盐城除了先天区位条件优越,“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也获得了较大改善,目前已基本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盐城拥有大丰、射阳、滨海、响水四个港区,是江苏省沿海中部中心港口,是盐城市和苏北地区实施江苏沿海大开发、加快走出去步伐及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同时,盐城境内的沿海高速、宁靖盐高速和盐徐高速等高速公路,以及新长铁路等铁路干线的开通,拉近了盐城与苏南、上海的距离,为本地区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了现实可能。“十二五”期间,随着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青连铁路江苏段、盐城至南通铁路等铁路干线的规划建设,盐城铁路交通将进一步提速,苏北铁路交通将迈向“动车时代”。除此之外,盐城南洋机场是江苏省继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后第二家一类航空开放口岸。目前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港台、首尔等地航线,盐城航空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帮助盐城优化投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盐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2.2高铁建设如虎添翼

“对,我刚才还看到宇晴那丫头在树下掉眼泪,就为了那几十头蠢驴子!总算你们四个孩子留下来,不然她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哭上半宿?”乌有叹了一口气。

201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徐宿淮盐高铁项目。这一铁路的最西端位于徐州,在徐州转京沪高铁即可直达北京,连接京津冀经济区;同时,可以淮安沿连淮扬镇铁路(建设中)直达苏南,成为盐城连接苏南城市的交通骨干网;除此之外,经规划中的沿海铁路可直达上海,未来,盐城将成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高铁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盐城的区位条件,大大方便盐城与苏北四市的交往,缩短盐城与苏南、上海等发达城市的距离,方便各类高端人才往来,让技术、资金等创造财富的源泉更加顺利和快捷的来到盐城,为盐城的发展插上翅膀,助力整个城市的腾飞。

四、促进盐城汽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上海、日本等国内外汽车城发展经验和盐城汽车城发展现状对比,我们发现,盐城立足于日本“轮轴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但仍以合资企业为轴心;在学习上海积极利用本地高校资源的过程中,盐城各大高校所设专业还不够对口;在城市发展方面,盐城的商贸服务、休闲娱乐、城市文化等方面较上海、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我们将针对盐城汽车城的现存问题,结合上海、日本的发展经验,初步探析盐城汽车城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1.注重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

盐城要想将本市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建成现代化汽车城,就必须发展自主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日本汽车产业能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依附外国企业,而是坚持自主研发,建立爱知县科研研发中心,不断提高研发和创新水平。盐城也应该走“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创新道路,同时应努力研究如何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自主核心技术,进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逐渐掌握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减少对外企的依赖,避免出现外企撤资撤人而出现的崩塌现象。除此之外,政府应设置各类优惠措施,对创新企业给予充分激励,积极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保证汽车产业和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盐城汽车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产业基础。

2.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城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上海、南京等临近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盐城应积极引进外区人才,学习和利用其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人才的有效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盐城。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培养本土人才,要改革人才招聘制度、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本地区的高级管理和研发人才营造最适宜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还必须培养高端人才后备军。在这方面,上海走在全国前列,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开设了汽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对口专业,并拥有各类高级别实验室,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重点项目,不断为上海汽车城输送高质量人才。目前,盐城拥有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交通技师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且这些学校均已开设汽车对口专业。盐城应抓住这些优秀教育资源,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推动校企、校际之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人才高地。

3.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盐城已经拥有中大、奥新等具有一定研发、生产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未来必须继续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盐城应积极利用拥有全省最大的汽车整车制造厂的有利条件,以传统汽车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快专用发动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力促核心技术走上新的台阶。同时,要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示范运行,借助城市公共事业,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等领域优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除此之外,要大力宣传环保理念,提高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形成民众易于接受、乐于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氛围,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

4.培育汽车文化,打造汽车文化名城

在发展城市汽车产业、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要想进一步发展盐城汽车城,还必须注重城市“软实力”——汽车文化的建设。上海汽车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其举办的F1赛事为上海带来超过百亿元的直接、间接收益,有效拉动了旅游、酒店等行业的发展,并成功向外推广了上海城市形象。基于此,盐城必须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通过建立汽车文化博物馆、汽车文化创意中心、汽车安全教育中心等公共文化事业,掀起全市文明用车、科学用车的热潮。同时,盐城可以举办汽车文化主题旅游节等活动,将其与传统的旅游名胜相融合,打造汽车旅游名城。还可以打造以汽车为主题的影院、公园等生活休闲形式,创新汽车文化产业项目,促进城市汽车文化品牌的树立。当然,在吸收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要注意结合本土文化,盐城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培育汽车文化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本地区文化底蕴,让当代汽车文化牢牢扎根在盐阜大地之上,这样才能真正将盐城打造成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商贸往来、维修美容、金融保险、休闲娱乐、旅游博览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名城[10]。

参考文献

[1]李世杰,胡国柳,高健.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演化:理论回顾、研究进展及探索性思考[J].管理世界,2014(4):89-93.

[2]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新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65-203.

[3]黄利秀.基于贸易自由度视角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

[4]徐颖.城市品牌视角下“汽车城”形象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2(11):238-240.

[5]钱春丽,王月红.国外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及启示[J].特区经济,2009(2):99-100.

[6]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DB].http:// www.yancheng.gov.cn/ycapp/nrglIndex.action?messageID=ff808 0813658808e01366b911d0e0a4c,2012-03-21.

[7]刘有韬,史占中.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产业集群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8):409-411.

[8]盐城市统计局.2014年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DB].http://tjj.yancheng.gov.cn/xxfx/tjfx/201503/t20150302_442662.html ,2015-03-02.

[9]陈鸿祥.论盐城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96-101.

[10]付永萍,曹如中.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23-25.

Jiangsu Yancheng Automobil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Guangyi X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rxist Theor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94,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of Jiangsu coastal areas,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automobil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have begun.In addition, Yancheng set "China's eastern coastal automobile city" as the strategic goal of urban development.But, how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automobil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still need further research.Based on the "Automobile City" development model, the paper analyse and summarize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in various schools and famous auto city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analy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a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and discussed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Finally, This paper mad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automobile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Yanche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utomobile City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866 (2016) 03-289-09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10.11970/j.issn.2095-7866.2016.03.007

作者简介:

邢广益(1993-),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E-mail: xinggy1014@163.com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盐城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盐城串场河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