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枕头成就的晚清大学士

2016-03-21 00:54施立松
山海经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会试夕照渔村

●施立松

一只枕头成就的晚清大学士

●施立松

1870年,左宗棠平凉军营中指挥作战时,接到夫人周诒端在长沙病逝的消息,左宗棠悲痛异常,这位驰骋疆场、威风八面的英雄,抱着“渔村夕照枕”潸然泪下说:“珍禽双飞失其俪,绕树悲鸣凄以厉,从此只有此枕伴我了。”

左宗棠从小家庭贫寒,到了20岁时还讨不到老婆,但才高八斗,凭比联入赘周家,做了“倒插门”女婿。周家是湘潭名门望族,家道殷实,周家小姐周诒端才貌双全,自幼随母读书作诗,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女诗人。

左宗棠结婚后,三次参加会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为了养家糊口,左宗棠只得设帐授徒,当上了教书先生,靠学生家长奉送的酬金为生。后又给两江总督陶澍老的儿子当私塾先生,而且在陶公馆一干就是八年。这期间左宗棠和妻子是聚少离多。

常年在外奔波颠沛,加上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心性高傲的左宗棠异常凄楚和苦闷。

常言道,知夫莫过妻,夫人周诒端深知左宗棠怀才不遇、孤寂冷清,又担心丈夫自暴自弃,卧花眠柳或吸食鸦片。她想给夫君精神上的慰藉,1835年,左宗棠赴京参加会试前夕,周诒端亲手为他缝制了一只枕头,并一针一线在枕头上绣了幅《渔村夕照图》,画面为一叶轻舟,系在杨柳之下,远山笼翠,碧水含烟。在这幽雅画面边,周诒端又绣上自写的一首小诗:“小网轻舟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周诒端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终于缝绣好“渔村夕照枕”。左宗棠临行前,她深情款款地送到左宗棠手里,说:“老爷,见枕如见妾,枕在妾在,他乡寂寞的夜晚,枕着它,如妾伴在你梦中。

后来,左宗棠每每外出,必带“渔村夕照枕”在身边。客居异乡,孤枕寒衾,乡愁潮涌,难以入睡之时,他就在心中默念浪漫多情的枕上诗,犹如爱妻就在身旁。夫人周诒端那充满乡情、亲情、爱情的“渔村夕照枕”,成了左宗棠客居异乡的安眠药。

1838年,第三次会试不第归来,左宗棠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发誓终生不问世事,安心做他个湘上农人。他将所有的藏书付之一炬,气急之中,也将“渔村夕照枕”扔到火中。周诒端忙指挥家人抢救书本,更不顾自身危险,亲自从熊熊大火中抢出“渔村夕照枕”。枕头已烧去一个大洞,周诒端抱着破枕大哭,对左宗棠说,老爷连枕头都烧了,那是在剜妾的心,妾坚信夫君不会“渔樵了此生”。左宗棠懊悔异常,从此,他更用心深钻方舆、农桑、水利、军事、洋务等经世之学,偶有疏懒,一见周诒端缝补如新的“渔村夕照枕”,便重振信心。周诒端也全掬一心,抚慰夫忧,安慰他,鼓励他,激发左宗棠的雄心。

左宗棠终于等来了出头的机会。1852年,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在旦夕,左宗棠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受托执掌长沙城全部军事,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先后平定太平天国,镇压捻军,兴办洋务,收复新疆。在61岁那年,左宗棠官至清廷东阁大学士,成为权倾一时的清末名臣。

猜你喜欢
会试夕照渔村
夕照查达(布面油画)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归途
夕照高邮湖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WATING FOR THE SUNSET
闽南渔村妈祖巡香蟳埔女盛装亮相
微山湖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