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是一个被放大了的错误信号

2016-03-21 06:33魏雅华
产权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汇率欧元货币

◎ 魏雅华



人民币贬值是一个被放大了的错误信号

◎ 魏雅华

2015年12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货币篮子,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SDR货币,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 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这个消息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2001年的中国加入WTO可以与之比拟。自加入WTO的15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人民币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可以想象,消息发出后,全世界的智库都灯火通明,彻夜不息的研究由于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所导致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他们的应对之策。

在这个宴席上,忽然多出了一双筷子,而且这位食客不仅饭量很大,胃口很好,还是位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东方豪客。其他四位会有容人雅量吗?

担忧很快便有了答案。首先做出强烈反应的是美元。美元指数从100.47点暴跌到97点,跌幅2.2%,创下6年来的最大跌幅。翌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下调隔夜存款利率10bp,并宣布延长QE计划至2017年3月或更长,总规模扩大至约1.4万亿欧元,并扩展QE资产购买范围。反应之强烈让我们感到震惊。中国人不能不考虑。人民币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

2015年12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盘中创下6.49元的低位。其实自2015年的春节过后的一年以来,我们几乎天天都可以在各大财经网站的头条位置,读到“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屡创新低”,几近跌停的“坏消息”,而伴随着这些“坏消息”,导致中国股市阴雨连绵,股指不断下行,而推动股市下行的动力,全来自银行股板块暴跌,还有外资的大举出逃,人民币贬值的阴影,成了压在中国金融头顶上的“雾霾穹顶”。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当天中国股市的走向。只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停,今天的股市一定会暴雨如注。今天中国股市的银行股板块,一定会夺命奔逃,兵败如山倒。

也许人们会猜想这会不会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利益集团,精心炮制的做空中国股市的阴谋?难道说2015年惨痛的股灾教训,还不足以让我们猛省吗?

但在笔者看来,人民币贬值是一个被放大了的错误信号。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人民币贬值与中国的通缩不存在必然联系。

所谓的人民币贬值,是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而不是人民币的购买力贬值,其实汇率的贬值,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有限。如果人民币在对内和对外两条线上,同时贬值,那么问题的确很大——人民币的形势就会告危,一场金融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曾经俄罗斯卢布一样面临着对内对外的双向贬值——对外,卢布兑美元的汇率跌幅高达50%,对内,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高达30%,一场金融危机风暴席卷了俄罗斯。2014年,俄罗斯的GDP增长为- 3%。而中国的经济形势则完全不同,人民币的贬值仅仅是针对美元汇率而言,而且幅度很小,如果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相比,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而且还在升值,升值的幅度还不小。去年,与除美元之外的其他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相比较人民币还升值了6%。

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5%,仍然为正。因此,中国根本不必为通缩担心。而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2%上下的时候,是最理想的。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偏低。因此,人民币不会沿着贬值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而汇率适度贬值,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

尽管中国处在一个调结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在把自己体内的脂肪转化成肌肉的重要节点,中国不应再一味地追求体重的增加,而在寻求力量的强壮。所以,我们能因此而作出悲观的估计吗?

第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是对汇率过度升值的修复。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在2014到2015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此前人民币曾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升值之路,在这六年当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了30%,从一美元兑换8.23元人民币,一直升值到了2014年初1美元兑换6.01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触底反弹”,经过了两年,才反弹到6.40元。

六年的升值过程是痛苦的,被动的。中国外贸在此过程中,支付了沉重的代价:中国遭遇了无数个反倾销官司,成为头号全世界反倾销诉讼目标国;几十万个中国的从事外贸和外贸加工的中小企业,因此而倒闭破产关门;中国的外贸企业和对外加工企业利润比纸还薄,中国全凭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支撑着“中国制造”。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的长达六年的人民币升值,其中的艰难和痛苦,难以述说。中国不想重蹈日元贬值的覆辙。对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来说,那是不能承受的负重。在这件事上,中国不能听命于美国。

现在人民币终于触底反弹了,适度贬值是对人民币过度升值的修复,它表明了人民币币值的坚挺,它给中国的外贸企业和对外加工企业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转机,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第三,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强势货币。

2015年3月4日,印度央行下调利率25个基点,从7.75%下调至7.5%,为印度第二次降息。此外,欧洲央行3月9日开始,正式实施1.2万亿欧元的购债计划,即量化宽松。此外,近期有多个国家实施了货币宽松措施。自2014年底至今,已有瑞士、加拿大、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等逾10家央行采取了降息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日元过国货币这一年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欧元兑美元的汇率,2015年12 月9日己跌至1欧元兑1.089美元,创12年新低。日元汇率对美元从去年10月初迄今贬值约25%, 而201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仅仅下滑了不到1%。在扣除通胀因素和贸易加权后,人民币还升值了6%以上。所以我们说,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的强势货币。可以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货币争相贬值中的避风港。

第四,人民币贬值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上。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了45.9%。在剔除2013年套利贸易垫高基数因素后,全国进出口同比实际增长6.1%,出口增长8.7%,进口增长3.3%。

我们既不希望通胀,也不希望通缩。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这个度很难把握。可如果我们一定要在通胀与通缩中作出选择,就应当遵循这个经济学的原则,即两害相比取其轻。对于中国经济,我们宁可选择通缩。而不选择通胀。因为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整固期。

通缩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通缩能使正在国际化的人民币的含金量大大提高;其次,物价的下跌,等于在给全中国的老百姓发钱,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会不断下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可以使老百姓的恩格尔系数下行,特别是老百姓的住房痛苦指数会不断下跌。由此看来,适度的通缩对于中国经济利大于弊。

对于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使得人民币终于跨进了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但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好好咀嚼这个事件,弄清新环境,显然不只是看一眼就能看明白的。

在2016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通用的硬通货,权重位居世界第三,稳定性位居全球第一,跨进门槛儿很难,坐稳这个位子更难。同时,中国不仅要保证自身经济的繁荣和稳定,还要对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承担义务和责任。

猜你喜欢
汇率欧元货币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欧元二十年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