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造力和理性拥抱社会创新时代

2016-03-22 14:02GeoffMulgan
WTO经济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案例

Geoff+Mulgan

Geoff Mulgan(周若刚),现任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Nesta)首席执行官,被誉为“英国社会创新之父”。2004年,周若刚创办了杨氏基金会。此前,周若刚于1997年至2004年在英国政府任多个职位,包括政府策略小组主任、英国首相办公室政策主管等。

这是一个社会创新蓬勃发展的时代。

但我想先说些陈年旧事:2000多年前,“欧洲的孔子”柏拉图曾说:“我们都在孕育生命。”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并非缺乏生理学常识。他其实是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孕育着一些美妙的、等待“降临人世”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会“胎死腹中”。

创新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剧院里现在有充足的灯光,剧院外也是如此。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较以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创新方面也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大公司研发的方式有所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造新想法,并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我们正在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创新不仅仅是象牙塔里少数科学家的工作,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投身的事业。

“颠覆传统”是社会创新的精髓

2000年来,人类一直试图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而社会创新就是集思广益的一件事。现在我很荣幸在英国机构Nesta工作。Nesta关注艺术、技术、商业、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在这里我了解到,在这样的机构里做社会创新是多重要的事情。

我曾在唐宁街10号为两位首相效力过。然而,在体制内工作得越久,我就越明白,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像我这样的人是想不出解决方法的。我们需要启动群众的创造力。因为,我们需要一种与众不同的创新方式。

在过去五到十年间,社会创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花结果。社会创新已经逐渐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了一个行业,并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

以下这些已经变成现实的事物,十年前还不存在:很多原来只有科技公园的城市里有了社会创新公园;与此伴生的还有社会创新网络、创新营地,以及很多政府创立的社会创新基金;奥巴马总统有一个社会创新办公室;还有很多市长自称社会创新市长;在中国、欧洲和拉美有社会创新奖;还有很多新的投资机构,从事社会创新的企业和咨询机构。

简单举几个我很欣赏,同时也有参与的社会创新案例。我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其他案例。世界各地有成千上万个好案例,有些案例做得很大,改变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活。我举的这些例子都很小,但它们都体现了社会创新“颠覆传统”的精髓,我希望这些案例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第一个案例是一种新型学校。这个学校是我们和很多学生和老师一起创办的,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格、塑造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学校里80%的课程是以实际项目形式教授的,提倡校外团队合作,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合作,与企业、NGO共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学校一直在发展,因为它的模式比传统课堂填鸭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希望这些学校能培养出未来创变社会所需要的那种人。

再一个案例是关于图书借阅的。由于缺乏买书、买DVD的资金,享书网建了一个网站,鼓励市民把他们自己收藏的书,DVD,CD放进图书馆数据库。你可以通过享书网管你的邻居借书。如此一来,不但图书馆获得了海量资源,你也可以认识和你住同一栋楼或同一条街的人,并管他们借书。这是一个特别简单实用的社会创新。

下一个案例是新近上线的智能市民网,是关于空气污染的创新。世界上任何地区的人都可以买一台空气检测器,然后将所在地的空气检测结果数据上传到智能市民网上。大家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实时更新的世界各地空气质量。上传这些数据的既不是政府,也不是科研中心,而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它能够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给创造力和理性基础以同等的关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现在要做的,一方面是激发我们需要发现新的想法,推动人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过去五年间,我们一直在尝试通过更严谨的手段来判断一个创新成功与否。这个是我们在欧洲建立的五个阶段,关于创新的五个阶段。

我们可以看到在健康、老龄化、教学、学前教育项目当中,有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与之同时进行的是衡量手段精确化的尝试,我们可以找到更精确的衡量方法。它可以帮我们判别出一些已经不再管用的陈旧方法。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为新方法腾出空间。所以说,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需要给创造力和理性基础以同等的关注。

我认为,这些对中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去年,我所在的机构Nesta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创新系统的研究,我们研究了所有中国领先的领域,比如技术,超级计算机,等等。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关于发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中国特色科技的构想。

我们正在绘制一幅包含研究所、企业在内的中国社会创新地图,但是这幅图中涉及的大部分机构仍属于传统科技范畴,如计算机,化学,生物学和基因学等。这些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在社会创新方面,完全可以比资金与能源不足的西方国家走得更远。中国完全可以把创新的能量,创意和方法结合起来,造福于人民,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对于社会创新而言,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一方面,哪些领域最需要创新性,哪些事让大家不开心,哪些东西阻碍了人们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激发图上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把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一个美丽的创新实验室,让所有人都有意愿去创造,去尝试,用创新改变世界。(本文根据作者在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主办2014社会创新周的主题演讲整理)

编辑|李长海 changhai.li@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创造力案例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案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