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直达最高层”两会内外 “游说团”

2016-03-22 23:44
看天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游说全国政协委员

每年三月初10天内的北京,是舆论声音最沸腾的时候。2900多名人大代表、2200多名政协委员,会在短短的两周时间里,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递交各种建议、议案和提案,并在大会和小组讨论会上发言,这些发言处在媒体的长枪短炮之下,成为整个中国的舆论场关注的焦点。

而如果在代表委员的驻地内外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这样的“有趣”现象:一些身份各异的会场外人士,正借着这难得的时机,向参会者递送各种材料。参会者的电子邮箱里,也会躺满邮件。

两会不仅仅是代表委员活跃的时候,一些民众,也通过与代表委员联络的方式,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一些代表委员,也特意找民众听取意见,或者进行各式各样的调研,接受“游说”。这些会场外的交流方式,给了更多人争取参政的话语权,很多意见也被接纳并转为现实。

对场内外的“游说者”而言,这也是一场竞争,只为着能在这个媒体空前关注,舆论高度沸腾的时段内,发出他们的声音。

不离本行

“环保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应该得到国家在税收政策上更多的倾斜。78号文反倒加大了环保产业税负。”

距全国政协开幕还有两天时,环境商会办了一场媒体见面会。面对请来的媒体,赵笠钧频频提及半年多前出台的财税78号文。

“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78号文)。该文规定,污水垃圾处理、再生水和污泥处理劳务,自2015年7月1日起征收增值税。

环境商会每年可通过全国工商联向政协上交团体提案。2016年一份《关于完善环保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提案》,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集纳了业界强烈诉求:调整78号文,重新“将工业和危险废弃物纳入‘垃圾的范畴”。

这正是环保产业界进言中央的两会一景。

“倒不是它带来了多大的负担,整个行业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反弹,因为它代表了国家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态度。环保本来是公益行业,过去是免税的。”3月4日,赵笠钧向记者说起78号文,依然难掩激动。

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来自企业界的议案和提案,往往聚焦于和自己企业相关的领域,在两会舆论场中,一些建言常常隐含着企业的自身诉求,抑或是某一产业和行业的政策诉求。

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有针对于雾霾的专门发言,并让助理提前发出了消息,约请各大媒体提前报名。会议当天,钟发平指出:“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解决雾霾的根本途径,这是我帮总理找到的好办法。”——据公开信息,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就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池。

同样,身为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了“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建议。他表示,“我国的社会信息资源80%掌握在政府手中,大部分都是高价值数据,一旦将这些数据开放,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增长释放巨大的红利。”

浪潮集团以做中国领先的计算平台与IT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目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大数据的“信息孤岛”。或许是因为有深切的感受,他才会呼吁大数据开放。

企业家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往往会跟企业自身的关切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关切本身也是公共议题的一部分,有时候,则因为他们的呼吁而为公众所关注。2013年,雷军首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的提案是《关于加快专利成果转化的建议》。就在雷军这份提案之后,小米的专利申请开始提速,2013年小米获得643项专利,2014年获得1183项,其中发明专利有1105项。2014年雷军的提案是《关于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2014年下半年,小米开始在云服务和大数据方面投入重金。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去年拿出了《关于全面开放医院挂号号源的建议》,希望取消部分地区对商业机构开展网络挂号业务的限制。在这份提案之前,百度已经公布了自己的健康云战略,并战略投资了医护网。

基层代表的建议案,也会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来自江苏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孙国庆,本职工作是淮安市清河区环卫事业管理处副主任,作为环卫系统的代表,她每年都会提同一个建议:提高环卫工人的装备水平和工资待遇。

人大代表提的建议能解决问题

“所有可能的方法和途径都在尝试。”一位上海环保科技公司经理称,为了有效传达环保行业诉求,必须尽各种可能性去表达意见,两会是其中一种:“很多事情的推动是多方的。好比78号文,也许某一个渠道能够让决策层对这个问题有些理解。”

“有高层领导在的时候,我也提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也建议调整78号文,提案措辞比环境商会更直接。3月6日,在政协分组讨论间隙接受采访时,他邀请记者给这份提案拍照:“希望媒体多宣传,但口气要温和。”

王小康本打算交11份提案,其中一份呼吁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有了这个提法,他就将这份提案撤了下来。

剩下的提案或为节能环保产业呼吁政策倾斜,或要求设立行业标准。“我是干一行吆喝一行。”

“商会每年走政协这条线,提案还都很受重视,不管财政部建设部环保部,都给你盖上个大红印。”一位接近环境商会人士说,“尽管不一定解决实际问题,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则相信,人大代表提的建议会得到重视,也能解决问题。2013年他第一次上会,建议环保投入挂钩GDP占比应达3%。几个月后,财政部工作人员给他打来电话,“和我探讨,财政盘子就这么大,还要管民生、教育、国防,但环保会慢慢加上去”。

同年,刘正军还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不应只强调大气污染减排总量,要考虑雾霾治理的实际效果。“交上去第二天,刚走出人民大会堂我就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说总理已经收到建议,表示感谢。现在已经修改了,以空气质量效果作为考核标准。”

NGO“代言人”

“发出声音方可获得救援和帮助。”大爱清尘公益项目发起人王克勤说,在他看来,对没有获得代表委员资格的NGO甚至民众,需要让代表委员们听见自己的声音,声音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

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媒体出身的王克勤亲身感受。

最初,为了能让尘肺病农民工获得救助,他走的是托熟人的老路子。一位熟识的律师朋友是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王克勤在她的引荐下进入两会驻地,拜访人大代表,希望对方帮忙,可效果并不好。

2013年两会,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在发出“寻找良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帖子后,全国人大代表、时任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很快与他联系。陈曾为多名尘肺病患者做手术,深知其痛。当年两会期间,陈静瑜动员30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针对尘肺病人的救援议案。

今年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不过,多位希望能在两会发出声音的NGO人士证实,熟人相托,依旧是多数NGO两会游说的传统方式,也是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通常我们会提前4到5个月,与全国范围内关注环境的代表、委员沟通”,“议题来源,主要是依据我们每年编制出版的《年度环境绿皮书》。”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称,那些愿意为环境代言的代表、委员,多半都是了解并认同相关环境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后,才形成正式议(提)案。

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自然之友,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环保NGO,“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通过全国政协提出相关环境提案。”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承认,“这与机构的创始基因相关,因创办人梁从诫先生当时是全国政协委员”。

在2005年之前,梁先生曾任全国政协常委。“那时关于环境方面的提案,多半由梁先生自己来提”,“比如早在2005年,梁先生就已经提过《关于尽快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张伯驹介绍,2006年梁先生退休之后,自然之友一段时间内很不适应,“因为再没有如此亲密的合作伙伴来代言了”。2007年起,自然之友专门成立了一个两会工作机制,通过搜寻、游说代表、委员,将环境议题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而另一家国内知名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不少企业家会员既是阿拉善理事,又是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在两会上为环保发声,更显得轻车熟路。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关系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就已经当了十余年NGO“发声筒”,有媒体评价他是NGO在全国两会中的“代言人”。

以在两会呼吁政府尽快放开二胎政策、其后建议“单独二孩”应由各省自行决定而为民众所知的王名,从1998年就开始关注NGO,其所在的清华NGO研究所也是国内最早关注公民社会发展的研究所之一。缺乏影响决策的NGO们,在得知王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后,也常常来找他帮忙。

王名分析是,游说两会的NGO主要有两类:一类生存困难,需要政策帮助;一类关注政策问题,希望积极影响政策。

多年下来,王名与NGO的沟通已经形成固定的“两会”模式:头年年底,他会询问认识的NGO是否有问题要在“两会”上反映,如果有,请发来材料或提案初稿。收到材料后,从春节期间到“两会”即将开幕前,其所在研究所的师生团队会与NGO反复沟通、修正。

“向代表和委员反映问题是有学问的。”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说。首先得简洁,提案篇幅最好在1000字左右——全国两会收集的提案和建议,会分发到具体的委办局进行处理,这个过程被王永比喻为“高考作文判卷”。据他了解,负责为提案分类的工作人员,阅读一份提案平均只用一两分钟,因此,文字必须简洁明了,并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便精准归类。

王名则认为,操作性高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与需要立法、耗时更久的建议相比,“政府比较愿意接受这样的建议——部门拿上来以后,马上就能把它变成一个政策”。

“最关键的还是议题扎实”

代表委员们也不乏主动上门与NGO合作者。2013年底,自然大学垃圾学院负责人陈立雯就遇到了一次。

一位在京朋友找到了垃圾学院,主动提出想了解垃圾分类的事,且说明是受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托。“居然有委员主动找上门来,非常难得。”陈立雯就北京这些年垃圾分类的做法、必要性等做了一个初案,然后由这位委员进行重新修改、核实,形成了2014年“两会”期间的一份提案。

“正因为天天跟垃圾打交道,了解并积累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垃圾问题,协助全国政协委员完成提案才不至于吃力。”一提起垃圾就滔滔不绝的陈立雯坦承:“最关键的还是议题扎实。”

按规定,全国两会所正式提交的各种议(提)案,相关政府部门须于当年8月底之前予以回复。

“这就是要求对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要有一个反馈,解释,表示重视或者改进都行。”北京一家NGO组织负责人反映,“但这距离所反映问题的落实解决,还有着不短距离”,“而解决时间的长短,快则几个月,长则数十年,主要看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也有些民间议(提)案是年年“两会”上的“老面孔”,被形容为“死磕型”。过去十多年,由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电开发之间存在严重争议,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在两会中拉锯。怒江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水电开发与环保博弈的典型案例。“每年都在死磕。”环保学者汪永晨说。

今年3月7日,云南代表团开放日上,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怒江小水电全部叫停,不再开发。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刘正军做了十分钟主题发言,建议出台政策措施规范环保市场,抓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我讲了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意见直达最高层。”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第1672期《“游说”两会的环保企业家》 作者谭畅 赵雅;《经济观察报》2015年3月8日 《场外“游说者”》 作者宋馥李 余寒 沈念祖 梁嘉琳;《南方都市报》2014年3月17日《民间议题入庙堂记》 作者杨晓红;搜狐《新闻当事人》总策划266期《“两会”游说生态学》等

猜你喜欢
游说全国政协委员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看望委员、代表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王国庆接替吕新华 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