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信

2016-03-22 23:54廖保平
看天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平阶层流动

廖保平

提到门当户对,大家总是一片讨伐,我却想说一说它的好处。

作为一种择偶标准,门当户对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流行了。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爵位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阶层。而且,这个结构持续很久不变,各阶层基本上坚固而不流动,贵族和平民极少有交集,世家公子要与村姑小芳结婚,可能性更小,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总是极少数。

这不只是因为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过于悬殊,而是这种基于物质上的悬殊同时造成精神与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得双方在生活习惯、气质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大分歧,这将会为婚姻埋下不和谐甚至不幸的苦果,毕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高度的契合不易凭空得来,只能在相近的教育和人生经验中获得。”

追求相对契合的婚姻,注重配偶双方的经济基础、精神交流与价值观的相近性,门当户对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它让双方快速高效地找到共通之处,不需要太多调和。相反,门不当户不对,磨合得好,自然花好月圆,要是二者分歧太大,不幸者也不在少数。古人的门当户对观与现代人强调双方在消费观、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教育层次等各个方面趋向一致,并无本质区别。

要是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婚姻,则婚姻也是一种互利互惠的交换,双方之所以乐意交换,一定是图对方点什么,不是说一定要在交换中“大赚”,但一定不能“太亏”,彼此都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并达到某种心理或价值上的平衡,这就容易导致社会成员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价值理念上相当的对象进行交换,其结果往往就是门当户对,这是交换选择的结果,不能用道德一概而论。

门当户对确实是封建传统,但不应该对社会阶层有天然敌意,门当户对的婚姻相对稳定和谐,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和谐,社会稳定和谐,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社会是否公平,阶层流动是否畅通,阶层是否固化板结,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比如说,《西厢记》里的张生有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改变命运,凭此提升社会地位,娶到莺莺?如果社会上升通道是畅通的,总有一天,你也有机会抱得志玲姐姐归。

猜你喜欢
保平阶层流动
好人范保平
流动的画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曹保平被命运选中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171万人跻身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