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2016-03-23 02:12◎吴
新闻前哨 2016年4期
关键词:四个维度校报新闻报道

◎吴 珊

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吴 珊

当前’如果说新兴媒体是海纳百川的信息集散地’那么传统媒体就应该是优质信息的生产商和加工厂。作为象牙塔里的传统媒体’校报围绕高度、深度、角度和广度四个维度来开展新闻报道策划’生产和加工优质的、有深度的校园新闻’是创新校报办报思路、提高其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校报 新闻策划 “四个维度”

“策划”的本意是指做事情之前的筹划,是根据事物发展变化中的特点和各种可能性来制定相应政策。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策划”被引进到新闻领域,逐步渗透到新闻采、编、排的各个环节。

当前,新闻报道策划已经成为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校报来说,作为象牙塔里传统的主流新闻传播媒介,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下,其最大的媒介优势就是专业化的校园新闻生产力。加强新闻策划也是校报提高其新闻传播和舆论营造的有效性,巩固自身传播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意义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赵振宇教授在其著作《新闻报道策划》一书里给出的定义是,“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1]

可见新闻报道策划是以新闻事实为前提的一项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目的,是实现报道的最佳效果。就高校校报而言,在校园媒体形式多样化、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复杂化的现实环境下,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对其实现校园新闻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校报功能说。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在何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创办《北洋大学校刊》,成为中国高校办校报的开端以来,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校报所展出来的对高等教育的传承与见证、对大学文化的挖掘与呈现,以及对高等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等等,这是任何一类新兴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加强新闻策划,无论是对校报的引导功能还是教育功能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强化校报本身的定位,也即校报宏观策划,对于校报发挥舆论引导、办报育人来说是前提;加强校报各个版面的整体策划,每个版面如何设计与规划,也即校报的中观策划,体现了报纸的办报特色和校园舆论引导方向;加强对校园新闻选题的策划、新闻事实的组织策划,以及校报新闻的后期传播策划,融引导与育人于具体的新闻事实。

媒介环境说。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形成由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共同形成的立体格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内部的宣传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作为受众的师生群体。据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在网民构成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4.6%。[2[3]。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青年人集中的阵地,对新媒体的接触和接受更加活跃和广泛,高校校报作为象牙塔内传统媒介,必须加强策划,强化自身优势。

二、如何开展新闻策划

结合校报自身功能、优势和当前媒介发展环境,高校校报主要可以从高度、深度、角度和广度四个维度来开展新闻报道策划。

1.高度。

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在开展新闻策划尤其是主题新闻策划时要体现高度。高度决定权威性,体现影响力。校报新闻报道的高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策划:

第一,围绕时政要闻、教育改革开展策划。国家政策和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围绕教育热点和时政重点开展选题策划,不仅体现了校报办报的前瞻性,也体现了其新闻报道的高度。关注大事议大事,高校校报围绕国家政策和教育热点策划选题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将时政热点与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要善于通过评论、校园专家学者专访等形式解读时政方针,也要善于从时政方针中策划挖掘本地选题,让象牙塔里的新闻走得更高,传得更远。

第二,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选题策划。高校中心工作历来是校报关注和报道的重点,而如何围绕中心开展选题策划,是体现校报选题高度的难点和创新点。校报围绕学校中心开展报道的体裁有要闻报道、专题通讯等,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要闻报道的优势更多被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占据,因此,校报要创新报道策划,以自身传统优势为基础,加强深度报道、报纸评论等内容,创新报道体裁和形式,以及改革报道渠道、加强媒体融合等,提升校报传播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效性。

2.深度。

如果说高度只要体现在对新闻选题的策划上,那么深度则主要体现在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策划。对于“深度报道”,《新闻学简明词典》中定义为“一种阐明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新闻5个W和1个H的深入报道方式,主要要阐明Why和How。校报对深度报道的策划可结合高等学府的特点和优势,尽量运用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加强对报道内容的调查、分析、解释和预测。

加强对校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报道。高等学府是优秀人才和先进思想的汇集地,优秀教师形象、独特学术风采、典型学生事迹等在校园里层出不穷,围绕这些典型人物和事件开展新闻报道策划,充分挖掘典型背后的故事,在校园内外进行报道、讨论,既可达到有效传播,也能形成印象效应,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历时性策划与共时性策划相结合。校园新闻的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年发生的校园新闻存在许多共性,因此,校报对某些常规性活动和节庆时段的新闻报道策划可考虑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以毕业季报道为例,笔者曾策划一期“三代人的毕业季”历时性报道,通过采访报道展现不同年代大学生在毕业季的故事,既丰富了报道题材,又展现了时代的更迭变幻。共时性新闻报道策划内涵很丰富,在当前传播环境下要注意新颖独特,力求达到既有深度又达到有效传播的效果。

此外,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追踪报道等深度报道形式,也是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方式。

3.角度。

选准校园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要坚持几个原则。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入手,将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传播内容与师生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相结合,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正能量。

其次是树立校报服务师生的意识。由于高校校报在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性,校报更多具有传达、告知和呈现等办报本位特色,因而无论其报道策划还是新闻本身难免会存在传播者与读者对象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在当前新媒体方兴未艾、“人人都是事件记录者和传播者”的传播背景下,校园新闻报道更要立足于师生开展选题策划,树立服务意识和互动意识。

第三,要力求新颖独特。当前校园媒体竞争主要体现为差异化竞争,新闻报道策划的独特角度是媒体吸引师生关注的目光以达到有效传播的有效方式。因此要在坚持党性原则和服务师生的意识基础上,从传播内容的前期准备、图文报道形式以及后期传播方式等方面选准策划角度。

4.广度。

校园新闻报道策划的广度主要是指编辑记者广泛获取和科学处理各方面信息的能力。作为校园新闻的传播主体,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以及分辨真伪、整合信息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是影响新闻报道策划效果、新闻传播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条件。因此,校报编辑记者不能关在象牙塔里办报,要积极融入时代和社会发展,多看报、多学习、多思考,积极创新传播方式。

当前,如果说新兴媒体是海纳百川的信息集散地,那么传统媒体就应该是优质信息的生产商和加工厂。作为象牙塔里的传统媒体,校报围绕高度、深度、角度和广度四个维度来开展新闻报道策划,生产和加工优质的、有深度的校园新闻,是创新校报办报思路、提高其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与任何新闻报道策划一样,校报新闻策划也不等于策划新闻,真实、客观和公正是校园新闻的生命之源,因此,无论报道怎么策划,都必须坚持事件真实和报道真实,坚决抵制造假、煽情、浮夸、炒作和歪曲的新闻。

注释:

[1]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

[3]蔡卡宁:《策划意识:校报编辑创新切入点》’《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10期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四个维度校报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潜心语文 循道而行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培育的“四个维度”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