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孩子谁来教?周济兴:乡村教师如何坚强

2016-03-23 09:11仇婷
文史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仁县女老师教学点

文 | 本刊记者 仇婷



乡里孩子谁来教?周济兴:乡村教师如何坚强

文 | 本刊记者 仇婷

巨大的城乡差距,导致不少乡村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镇、流向重点学校,一点一点地加剧了乡村教育的衰落

周济兴:湖南省政协委员、安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上课是教师,开饭是厨师;课外是心理辅导员,晚上是宿舍管理员。”这是当下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所担当的角色,“专业术语”称之为“两师两员”。

在2016年湖南省“两会”上,针对边远地区“乡村教育”问题,湖南省政协委员周济兴讲述了他在走访乡村教师群体时的见闻,“长此以往,将来乡里的孩子有谁来教还真是一个问题!”这句感慨如一记重拳,敲在与会者的心上。

结构性短缺

201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

为了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周济兴走访了郴州安仁县30多所乡村小学和教学点。

安仁县是一个拥有44万人口的中等县,在经历了前些年的乡镇学校撤并之后,仍然保留了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共158所。这些散布在各个角落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一方面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学可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由于老师少,贫困、留守儿童多,老师们通常都要负责四五门甚至更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重的每周近30个课时。老师们肩上负担重,不少教师成了“两师两员”,每天从早到晚,疲于奔命。

此外,各地乡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年纪大的老师多,年轻老师少;语文数学老师多,音乐体育美术老师少;女老师多,男老师少。

安仁县农村小学561名公办教师中,年龄55岁以上的有298人,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知识老化严重。从性别结构来看,普遍是女教师较多,男教师较少,个别学校甚至是清一色的女老师。“一个学校如果长期女老师多,男老师少,将很难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

衰落与希望

除了结构上的缺失,乡村教师收入少、地位低,平均年收入不到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三分之二,住房困难也成为普遍问题。在走访中,一位年轻女教师反映,她们三人挤在一间借助楼梯间改造的宿舍内,进出连伸腰都困难。

长此以往,优秀青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这个本应是最伟大、最美丽的职业群体,却没能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周济兴的话里有说不出的难过。“这种情况对男教师来说,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农村姑娘也不愿意嫁给清贫的“教书匠”,不少年过而立的男教师仍是单身。

“巨大的城乡差距,导致不少乡村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镇、流向重点学校,一点一点地加剧了乡村教育的衰落,这种状态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状令周济兴心焦。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也是中国教育的良心。“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关键在乡村教师。”在周济兴看来,“完善编制,提高待遇,让乡村教师能看到希望,得到认可,感到有奔头”,这是实现乡村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距离这一天还有多远,将来乡里的孩子有谁来教?周济兴在等待这个答案。

猜你喜欢
安仁县女老师教学点
判断:手拉手,转圈圈
安仁:多措并举助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愿望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安仁:孝心敬老仁爱礼善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保护的布局分析
以市场营销视角发展安仁县生态旅游经济
Unit 7 STEP BY STEP 随堂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