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领与践行研究

2016-03-23 18:11焦学敦
成才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思想品德德育

焦学敦

摘 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践行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引领最好的途径是创设教学情境,回归学生的生活。从教师心中要有“本”,教师眼中要有“人”,教师课前要有“数”,教师要干“活儿”四个方面研究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引领与践行。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教师引领;学生践行;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17-01

前些日子,听评年轻老师的课,收获颇多。同样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引下,经过前后两次不同的备课,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方法,取得了大不相同的教学效果。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教师按照固有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同学们按照学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照本宣科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里没有笑声,没有质疑声,气氛让人压抑。评课后,年轻教师在第二个班教学同样内容时,教学环节让人耳目一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不论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还是小组展示,个个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热情”,使得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学们的生活,指引着同学们做人做事。这样的教学,赋予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味道”。“味道”是什么?就是回归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本质——践行。“味道”又是怎么获得的?来自于教师的引领,其中既有教学思想的引领,也有先进教学方式的引领。没有教师的正确引领,就没有学生的践行,也就不会实现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起到引领作用呢?

一、教师心中要有“本”

思想品德教学的“本”,就是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在“做”中学,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注重与学生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活动。思品课教师要落实好课程标准,就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上出有“味道”的思品课,教师心中必须要有课程标准这个“本”。

二、教师眼中要有“人”

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践行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刚刚升入初中,思品课对这些孩子来说还是新鲜的,如果单纯让他们记住课本上的知识,也没有什么难度,可这样做会让孩子们感觉到思品课是枯燥乏味的,会失去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于是,便在课前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孩子们准备一些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的图片或课件,写好解说词“我说我爱”。课上孩子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最爱,课堂气氛热烈而温馨。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能一一展示,有的孩子跃跃欲试,有的孩子欲罢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如何满足这部分同学们的愿望。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达成了共识:课后办一期“伟大生命”图片展。在办图片展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不仅我们自己要珍爱生命,还要倡导大家都来爱护动植物,保护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于是,同学们分组制作了一些简单警示标语牌放置在花坛和草坪中,校园里留下了同学们珍爱生命、你我同长成的足迹。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同学们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行策划、自主组织、自觉总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求新的精神,锻炼了各种能力。

三、教师课前要有“数”

课堂教学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课时,反复考虑如何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的抗挫能力。于是,设计“小记者来采访”实践活动,指导小记者围绕本课学习内容设计采访提纲,并将小记者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课前采访。采访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不但要记下采访对象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还要弄清导致挫折的原因,更要请教人家是如何战胜挫折的。经过课前的实践活动,课上的教学活动流畅多了,同学们在课前采访和课上展示中总结出挫折产生的因素,并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布置这样的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彩虹总在风雨后”的小论文。这样前后呼应的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教师要干“活儿”

在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参与同学们的实践活动。平等参与,设计适切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及时地给予评价和鼓励,必要时要将学生“扶上马,送一程”。通过言传身教,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是对所学课本知识的深加工,是设立思想品德学科的根本目的,是沟通课内外、校内外的桥梁,是连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纽带。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优化实践性内容,引领学生在实践领域开辟新天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玉兵.思品课堂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10(35).

[3]宗序亚.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特点与课程资源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1(01).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思想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