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2016-03-24 13:02郭元朝
草原与草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生物资源野生动物

郭 尧,郭元朝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发展和改革局,内蒙古 正镶白旗 01380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郭 尧,郭元朝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发展和改革局,内蒙古 正镶白旗 013800)

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现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锡林郭勒盟迈向21世纪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闻名中外的四大草原之一,他是由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沙地五大部分组成。在这块辽阔坦荡、富饶美丽、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生长着1248种种子植物,栖息着380多种野生动物,昆虫已知3200多种,蜘蛛、蜱螨和其它节肢动物已知180多种,同时还有众多的藻类、大型真菌、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等。锡林郭勒草原有家畜优良品种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苏尼特双峰驼、阿巴嘎黑马、乌冉克羊、扎格斯台牛、上都河马等〔1〕,这些丰富的草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资源的一大基因库,为全盟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110多万各族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1 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野生动植物资源

1.1 种子植物资源

全盟共有种子植物97科427属1248种,其中饲用植物51科228属671种,主要建群种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达乌里羊茅(Festuca.dahurica)、草地早熟禾(Poa parat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赖草(A.dasystachys)、大针茅(Stipa.grandis)、克氏针茅(S.krylovii)、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粗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扁蓿豆(Pocockia ruthenica)、冷蒿(Artemisia frigida)、星毛萎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木地肤(Kochia prostrate)等〔2〕。药用植物有82科368属496种,主要有草麻黄(Ephedra sinic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等〔3〕。林木树种有28科60属149种,其中乔木树种主要有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家榆(Ulmus pumila)、樟子松(Pinus sylvestiris);灌木树种主要有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毛樱桃(Prunus tomentosa)山杏(P.sibiria)、柄扁桃(P.pedunculat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黄柳(Salix flavida)、小红柳(S.microstachya)等〔4〕。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有樟子松、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m)、石生鸢尾(Iris potaninii)、天麻(Castrodia elata)、芍药(Paeonia lactifora)、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olicus)、甘草等共33种,占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植物95种的34.8%〔5〕。

1.2 野生动物资源

全盟已知野生动物有5纲31目84科388种,其中:哺乳纲有7目23科108种,鸟纲有17目46科236种,两栖纲有2目4科6种,爬行纲有2目5科11种,鱼纲有3目6科27种〔6〕。

1.2.1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主要种类有达乌尔刺猬(Hemiechinus dauuricus)、蒙古兔(Lepus tolai)、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草原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赤狐(Vulpes vulpes)、沙狐(V.corsac)、狗獾(Meles meles)、黄鼬(M.sibirica)、艾鼬(M.eversmanni)、狍(Capreolus capreolus)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梅花鹿(Cervus nippon)2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棕熊(Ursus arctos)、石貂(Martes foina)、草原斑猫(Felis libyca)、豹猫(F.bengalensis)、猞猁(Lynx lynx)、马鹿(Cerves elaphus)、黄羊(Prodorcas gutturosa)、羚羊(Gazella subgutturosa)、斑羚(Naemorhedus goral)、盘羊(Ovis anmon)、岩羊(Pseudois nayaur)、雪兔(Lepus timidus)等2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哺乳动物共有22种,占全盟已知哺乳动物种类20.37%〔7〕。

1.2.2 鸟类

主要有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罗纹鸭(Anas falcate)、白眉鸭(A.querquedul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鹌鹑(Coturnix coturnix)、凤头麦鸡(Vanellus vanellus)、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普通燕鸥(Sterna hirucndo)、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岩鸽(Columba rupestris)、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jor)、大杜鹃(Cuculus canorus)、戴胜(Upupa epops)、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云雀(Alauda arvensis)、家燕(Hirundo rustica)、岩燕(Ptymoprogne rupestris)、黄鹡鸰(Motacilla flava)、红尾伯劳(Lanins cristatus)、田鹨(Anthus novaeseelandiae)、喜鹊(Pica Pica)、领岩鹨(Prunella collaris)、棕眉柳莺(Phylloscopus armandii)、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沙鵖(Oenanthe isaballina)、白背矶鸫(Monticalas axatilis)、大山雀(Parus major)、树麻雀(Passer montanus)、蒙古沙雀(Rhodopechys gitbaginea)、田鹀(Emberize rustica)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鸿雁(Anser cygnoides)、金雕(Aquila chrysaetos)、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hus)、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头鹤(G.monacha)、大鸨(Otis tarda)、波斑鸨(Chlamydotis macqueeni)、白鹳(Ciconia ciconia)、黑鹳(C.nigra)、遗鸥(Larus relict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12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Cygnus cygnus)、疣鼻天鹅(C.olor)、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鸢(Milvus korschun)、雀鹰(Accipiter nisus)、大鵟(Buteo hemilasius)、草原雕(Aquila rapax)、白尾鹞(Circus cyaneus)、鹊鹞(C.melanoleucos)、红脚隼(Faleo vespertinus)、游隼(F.peregrinus)、红隼(F.tinnunculus)、灰鹤(Grus.grus)、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雕鸮(Bubo bubo)、长耳鸮(Asio otus)、黑琴鸡(Lyrurus tetrix)、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等36种,国级一、二级保护鸟类共有48种,占全盟已知鸟类总数的20.34%〔8〕。

1.2.3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主要有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花背蟾蜍(B.raddei)、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密点麻蜥(E.multiocellata)、蝮蛇(Agkistrodon blomhoffii)、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等〔9〕。

1.2.4 鱼类

主要有草鱼(Ctenopharyngol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ix)、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等〔10〕。

2 锡林郭勒草原生物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2.1 草原生物资源保护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28日在内蒙古视察工作中明确指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内蒙古就有这样的美丽风光;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2015年4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草原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出发,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是草原畜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需要采取技术措施,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干预同步协调动作,以减缓草原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保护和维持草原资源的再生,从而实现即兼顾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损害长期发展的目的。作为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其作用目的就是要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绿色、低碳、低能耗”的草原畜牧业。所以,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草原生物资源,减少对草地的污染,恢复已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草原得到永续利用。

2.2 锡林郭勒草原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2.2.1 加强草原生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对草原生物资源保护法律的认识,历史责任,依法保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

2.2.2 加快草原生物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基础科学研究的硬件投入。“十三五”期间,国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要投入2亿元资金,有计划重点在锡林郭勒盟建成一批国家级的动植种质资源库和动植物、昆虫标本馆。重点建设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所一室三库三馆”工程。一所即:“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一室即:“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重点实验室”;三库即:“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家畜品种种质资源库”、“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三馆即:“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植物标本馆”、“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动物标本馆”、“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昆虫标本馆”。通过“一所一室三库三馆”建设,为保护锡林郭勒草原动植物资源,为大力提升锡林郭勒盟迈向21世纪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为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祖国北疆绿色亮丽风景线,为全盟经济社会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战略储备。

2.2.3 加强草原生物资源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组织全盟一批业务精湛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队伍,开展锡林郭勒盟草原野生动物、植物、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生物学、分类学、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广泛采集、收集锡林郭勒盟内野生动物、植物、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标本,野生牧草植物种子,野生动物和家畜优良品种的遗传基因(DNA),保存到锡林郭勒盟动物、植物、昆虫标本馆中,保存到锡林郭勒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家畜品种种质资源库中。用30-50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把锡林郭勒盟建成我国北方草原最大的野生动物、植物、昆虫标本馆和野生动植物、家畜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库。与此同时,根据锡林郭勒盟目前草场严重退化沙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和巨大损失,开展草原植被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研究,加强草原灾害性天气(干旱、风灾、雪灾、沙尘暴)、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生物防控工作,为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2.2.4 建立优良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

建设锡林郭勒盟草原野生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对野生优良牧草种子进行繁育,扩大人工草地、退化沙化草场治理所需的牧草种子,同时对野生濒危植物进行保护性繁育。建立锡林郭勒盟草原野生牧草种子资源数据库,保护锡林郭勒盟野生牧草种子植物资源和濒危种子植物资源。建立锡林郭勒盟优良种畜繁育基地,保护锡林郭勒盟地方优良畜种资源。在锡林郭勒盟西部区的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建立苏尼特羊、苏尼特双峰驼优良畜种繁育基地;在东部区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建立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羊优良畜种繁育基地;在中部区的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建立阿巴嘎黑马、乌冉克羊、蒙古双峰驼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在南部区的正镶白旗、正蓝旗、镶黄旗、太仆寺旗、多伦县建立蒙古马(上都河马)、蒙古牛(扎格斯台牛)、蒙古绵羊、蒙古山羊优良畜种繁育基地。

2.2.5 建立草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根据锡林郭勒盟不同的草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建立5个自然保护区。一是西部荒漠草原的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建立以蒙古野驴、盘羊、黄羊、羚羊、漠猫、秃鹫、胡兀鹫、金雕等为主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二是在草甸草原区和典型草原区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建立以猞猁、草原斑猫、狼、水獭、草原旱獭、黄羊、狍、麝、岩羊、斑羚、雪兔、白鹳、黑鹳、大天鹅、疣鼻天鹅、玉带海雕、乌雕、普通鵟、毛脚鵟、阿尔泰隼、红隼等动物为主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三是在森林草原的宝格达山林区,建立以梅花鹿、马鹿、驼鹿、紫貂、白鼬、黑熊、棕熊、细嘴松鸡、花尾榛鸡等为主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四是在中部典型草原区的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建立以黄羊、漠猫、猞猁、赤狐、沙狐、草原旱獭、遗鸥、红嘴鸥、小鸥、苍鹰、白头鹞、白尾鹞、大鸨、波斑鸨、毛脚鵟、雀鹰、红脚隼、蓑羽鹤、灰鹤等为主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五是在南部典型草原区的正蓝旗、正镶白旗、镶黄旗、太仆寺旗、多伦县,建立以兔狲、豹猫、黄鼬、艾鼬、伶鼬、虎鼬、赤狐、沙狐、石貂、丹顶鹤、白枕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绿头鸭、鸳鸯、鸿雁、大天鹅、草原雕、鸢、雀鹰、大鵟、黄脚隼、雕鸮、长耳鸮、短耳鸮、黑琴鸡、蒙古百灵、凤头百灵、云雀等为主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2.2.6 加强草原生物学科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

积极开展与区内、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草原专家进行锡林郭勒盟草原的合作研究、资料交换、经验交流、人才培养,为区内专家到我盟开展草原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对区内草地专家到我盟进行草原研究的课题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同时要对基层多年从事草原动物、植物和昆虫等学科研究做出成绩的科研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在课题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锡林郭勒盟草原生物资源的研究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锡林郭勒盟草原永续利用,探索出一条符合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新途径。加快草原生物学科人才的培养,解决当前草原生物学科人才不足问题,在草原生物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上,抢占国内的制高点。创办《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杂志,刊登锡林郭勒草原科学研究成果,开展与国内相关草原期刊进行资料交换,了解掌握国内草原学科最新动态和科技成果,从中吸取精华,为锡林郭勒盟草原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为锡林郭勒盟草原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2.2.7 加大对草原动物资源的保护及科普宣传的力度

2012年7月开始国家实施的《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野生动物通道设计的法规。今后,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修建铁路和公路,要把野生动物绿色通道列入工程设计之中,让绿色通道拯救草原上的无数生灵,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更为安全的交通环境。要尽快编制一、二类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尽快把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和食虫性鸟类列入内蒙古自治区一、二级保护动物之中。要用法律把它们保护起来,保障它们栖息环境和生命安全,让他们为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全盟要充分利用旗县各类博物馆,增设草原动植物标本室,展出草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大力宣传它们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对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小学生从小培养他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全体公民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锡林郭勒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1〕齐伯益主编,锡林郭勒盟畜牧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1-1372

〔2〕马毓泉主编,内蒙古植物志(1-8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1985

〔3〕朱亚民主编,内蒙古植物药志(1-3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2000

〔4〕华北树木志编写组编,华北树木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1-743

〔5〕戎悦胜主编,锡林郭勒植物资源,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1-558

〔6〕戎悦胜主编,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动物资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1-551

〔7〕潘清华等主编,中国哺乳动物彩色图鉴,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420赵肯堂主编,内蒙古啮齿动物,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1-285

〔8〕钱燕文主编,中国鸟类图鉴,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92

〔9〕赵肯堂,内蒙古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2):65-69

〔10〕郑作新编著,脊椎动物分类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1-577

S812

A

2095—5952(2016)03—0010—05

2015-12-19

郭 尧(1981-),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主要从事新能源开发,畜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及锡林郭勒盟野生动物和昆虫的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锡林郭勒盟生物资源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数的变化特征
印度生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环境生物资源与应用
地理标志制度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锡林郭勒盟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