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效应研究

2016-03-24 19:20李慧婷范英杰
2016年4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儒家文化

李慧婷 范英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超越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重要管理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关注,对环境、对社会等的贡献。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会受本国文化影响,本文从儒家文化的“仁”、“和”、“义”、“信”及其衍生思想阐述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基于儒家文化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儒家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效应

在现代企业制度愈加成熟的当代,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趋向于完整和成熟。企业社会责任从被引进到如今,已经被多数大型企业所认可。国内诸多企业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百度等都已设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随着社会责任理念推广与实践推进,对其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已形成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致观点。

我国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沉淀出了有着自己独特韵味的文化体系,国学大师张岱年(1990)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和以和为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儒家文化深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纵观国内的研究结果,较多的仍是从正式制度视角研究,集中在公司治理(郑济孝、高汉祥,2010)、社会责任披露制度(罗金明,2006)等方面。忽视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周亚安,2001),同样,在中国这个以两千年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如果不将儒家文化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中,必然也是研究方面的一个缺憾。所以,本文试图从儒家文化角度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儒家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自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的这一概念至今,国际上仍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学术界广泛认可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四成分说,即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四种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及慈善责任。九十年代中期,在国际售商、品牌商的推动下,我国逐步重视起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建立了在国际采购中实施社会责任方面的准则、标准或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及我国逐渐成熟的商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得到重视和广泛研究。在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积极研究回应的同时,更需要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尤其本国文化的影响因素,实际上,作为我国文化精髓的儒家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自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开始萌芽与发展,经过几番历史洗礼,最终儒家文化成为了影响中国最为深远的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儒家文化己逐渐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国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国民特质的主导力量。千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儒家思想对在维持社会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必然影响着企业的行为。

二、儒家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能在“百家争鸣”中主导中华文化两千多年,儒家文化存在正确的价值观与独特的“闪光点,其核心思想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可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儒家文化最核心“仁”的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基本内容相吻合。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在于人具有道德理性,在于人对仁义道德的追求。“仁”的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是“爱人”,“爱人”是“仁”的体现和具体运用。“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值敬之”(《孟子·离委下》)。“爱人”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现在在国际上虽然没有认可的定义,但普遍认可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强调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责任,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虽然是由西方国家提出,但其在实现上所强调的“责任”也是一种“爱”,对员工的爱-照顾员工的家人,为员工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对消费者的爱-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对社会的爱-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责任”是企业是作为主体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等对象的“爱”的表现。“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基本,是与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基本内容相吻合的。

(二)儒家文化中强调“和”的处理人际关系准则是企业社会责任所追求的环境关系。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人际和谐的重要性。“和”是儒家思想的最佳境界。儒家文化主张“普遍和谐”,即自然界本身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人要和谐及人自身要和谐等四个方面。孔子认为“和”可以创造出合而为一的整体优势,荀子提出了“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进一步强调“和”创造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把利润唯一目标变更为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换言之,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追求与员工、消费者、社区乃至环境的“和谐”。企业对员工照顾,对消费者负责,对社区贡献,对环境保护,都是追求企业与其的“和”,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运营环境,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加企业自身知名度。企业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其实是在为自己创造可持续的发展的环境。儒家文化的“和”正是企业社会责任要追求环境和谐。

(三)儒家文化中倡导“义”的社会公利及个人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首要任务。儒家文化强调“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可以看出儒家文化重义轻利,儒家文化把“义”看作君子追求的高尚伦理道德,把“利”看作小人追求的卑贱之物。孔子认为“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提倡追求正当之财,对于取得的不正当之财,最终也会在不正当的交易中失去。

当企业将“义”作为首要任务时就不会再发生毒牛奶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等缺乏社会责任、见利忘义及道德沦陷的事件。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和环境的责任。换言之,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仅仅单单追求“利”,而是要同时兼顾“义”,是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是否破坏了周围环境?企业在发展中仍要追求盈利目标,但是不能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要肩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谐发展。

(四)儒家文化倡导“信”的为人要诚准则,是企业社会责任需恪守的准则。子曰“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只有诚信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果不诚,谁还敢信?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华民族素以忠诚、守信著称于世。商鞅立木取信、李苦禅烧画重诺都阐释了“人无信不立”的观点,正如孟子所言“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只有坚持诚信才能使其在经营中恪守公正客观的准则,避免财务活动中类似东方电子报表造假等事件的发生。企业经营中不以“信”取他人,如何立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当有“信”,不论是对外的财务透明,恪守产品质量,还是对内的对员工的言而有信。讲诚信对于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是一个基本和保障。企业只有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真实的经营成果,为进一步实现社会责任提供保障。

当然,儒家文化产生于封建专制时期,其发展基本都是在我国封建专制政权的控制下,作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工具,儒家文化也产生其“糟粕”之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等级制度。儒家文化强调“三纲五常”,其中大力倡导尊卑等级秩序,鼓吹君权至上,贬低人民群众地位的“三纲”思想,目前仍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管理层的作为。如在很多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对上级权利的“依附”,下属对上级言听计从的拜权行为。如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人员听从高层管理人员的造假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害,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所的制约与阻碍。

三、基于儒家文化的企业社会责任完善

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儒家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儒家文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有着积极与抑制作用,企业基于儒家文化的环境与影响下,更需要完善与提倡儒家文化的精髓,将儒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完善与实现。

(一)企业要倡导儒家文化的精髓,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是不能抛弃的。对于儒家文化,企业应采取“古为今用”的方式,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战略,大力倡导儒家文化中“仁、和、义、信”等精华部分,摒弃“三纲”等糟粕部分,使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营造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氛围,才能使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高层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企业高层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决定这企业的发展方向,高管对于员工更是精神的向往、道德的导向、工作的楷模。文化修养是领导人员的道德之根、人格之魂、健康之基、和谐之本,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把握能力,影响着领导人员的思维方式、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决策水平。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作为员工的导向标,企业高管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带动员工自觉学习儒家文化思想,并融入到社会责任中去。

(三)企业员工要积极配合,共创和谐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搭建起企业的根基。优秀的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促进作用。员工对于企业的弘扬儒家文化,履行社会责任的学习与实践中,不仅要认真学习、及时总结,更要做好监督工作,给予企业更多的建议与意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与儒家文化的实践体现。

儒家文化拥有丰富的道德资源,其在华人心中根深蒂固,企业社会责任要在我国得以有效地实施,必须汲取儒家文化的精华。正如多尔(1987)曾指出,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儒家道德对自私行为的约束,而且通过制度化使交易成本显著减少。汲取儒家文化的精髓管理企,才能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更贴近我国事情并凸显我国特色。(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春玲.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1-65.

[2]高汉祥.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被动回应还是主动嵌入[J].会计研究,2012(04):58-64.

[3]罗金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0):036.

[4]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2010(06):32-36.

[5]任者春,郭玉峰.齐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384-386.

[6]刘凤军,李敬强.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影响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7-19.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一)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