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四美”新农村建文明新家园

2016-03-25 18:42苏红义夏利萍
新西部 2016年2期
关键词:风尚价值观文明

苏红义+夏利萍

三月的天气,虽春寒料峭,但走进户县,却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阳光映衬着欢声笑语,幸福想必油然而生!看来,生活总有惬意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不也说过,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这句话,无论是坚守自信还是激励对方,没有不令人向往。坦白地讲,这句话我也非常喜欢!笑脸,当然多数也意味着时尚美丽和安居乐业。

户县作为陕西省文明委在全省农村开展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中,被省文明办确定为2015年西安市惟一的重点示范县,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支撑,以经过充分调研并制定形成的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抓手,凝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聚力实现了“四个突出”、全力优化“四个创新”,“全面覆盖三个硬件”,为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创业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氛围和时代风尚。

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户县人用智慧为笔,勤劳为墨,创新为颜料,在沸腾的土地上画出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而这无疑根植于户县人着力培育核心价值,深入践行文明风尚,倾力打造美丽乡村的执着信念。虽是阶段性成果,但这对西部陕西县域文明风尚的探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总结依然有其必要性。

构建载体,前驱后效精布局

中央向来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去年,省文明委将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省上又召开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要求各区县对此项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提出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围绕“十个一”(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一个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广播室,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有一个宣传文化栏或善行义举榜,每年评选一批十星级文明户,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儿女、好家庭,有一支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整套乡规民约制度,有一个宣传文化大讲堂)的建设目标,抓好民风建设,结合村规民约、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传统工作,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全省共确定10个重点示范县,户县成为10个重点示范县之一,也是西安市惟一被确定的县,这既是对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也使该县对自我超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户县文明委认真讨论、研究,结合该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明晰了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花开农村的工作思路;经过半年多的工作,逐步实现了“四个突出”典型示范、“四个创新”优化机制、“三个文化彰显文明”,为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创业美”的社会主义“四美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底蕴支撑和良好氛围。

“四个突出”,典型示范促引领

突出幸福农家“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在全县各镇村开展“幸福农家”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表彰活动。各村评选出不超过总户数10%的十星级文明户,由县、镇两级给予奖励。去年以来,对评选出的10个重点村和162户十星级文明户给予了每村、每户5000元和500元的奖励。突出乡规民约评议会和乡贤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在全县518个行政村成立了乡规民约评议会,将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乡规民约和评议会内容之中,扎实做好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践行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的乡贤文化骨干作用,培育村子的年轻村民,传承和发扬民间传统优秀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突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精细化管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县518个行政村,建成环境卫生一类村349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0%,示范村达到102个。全县84.5%的村庄已完成美化绿化任务,村庄绿化率达到45%,县乡道路绿化率达到100%,99%的村庄达到亮化建设标准,村庄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9%,县乡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厕所达到农户总数的66%以上。突出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该县积极开展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大力推广“十二进社区”工作,即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培优学员、金融服务、放心食品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截至去年年底,已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22个,各类便民服务事项已经全面展开,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四个创新”,机制优化建长效

创新农村乡贤及优秀人才培育机制。实施农村青年“培优工程”,公开选拔培训2855名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党校集中授课、乡镇岗位实践、村上挂职锻炼三个阶段,进行为期两年的培养,吸引、挖掘、培养农村能人,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梯队。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迅速成长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最基层的生力军、决策部署的有力执行者和带领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的乡贤文化骨干作用,培育村子的年轻村民,传承和发扬民间传统优秀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明一条街表现形式。户县的农民画公益广告共有200余幅被中央文明办作为通稿在全国推广。按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结合户县各村实际,精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农民画,在全县村镇推行新壁画运动,打造农民画公益广告一条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观念,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群众用文明行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良好风尚。创新文明引导载体,开展文明乡风巡演活动。联合县文联、文化馆创作以文明乡风为主题的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穿插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讲,倡导文明新风尚,去年共在各镇村开展巡演10余场。创新设立200万专项奖励基金助力好人风尚引领。户县出台了《户县精神文明建设奖励基金使用办法》《户县道德模范评选办法》《户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志愿者评选办法》等相关文件,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以及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进行重奖。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向模范看齐,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文明彰显,“三个硬件全覆盖”

即农家书屋全覆盖、村广播室全覆盖、村文化活动健身广场全覆盖。选拔热爱公益事业、有一定文化水准的退休老教师和老党员、老干部等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广播管理员和文化活动指导员,指导和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户县玉蝉镇格家庄村的闫志道老人是退休教师,他积极引导、带动村民读书学习,让农家书屋成了村民和孩子想去、爱去的“第二课堂”。闫志道老人也被评为陕西好人、第三届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提名奖。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县还将进一步加大善行义举榜的设置力度,及时更新,积极寻求群众乐于接受的道德讲堂新模式,规范举办程序,使善行义举榜和道德讲堂充分发挥劝善颂善的作用,确保“十个一”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推动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美则社会安。“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农村,进一步催发了农村大地的焕然生机,为农村带来了和煦的文明之风。“但借春风扶农桑,文明风尚花满地”,户县将抓住文明风尚建设的大好机遇,以“十个一”建设为载体,用制度和标准固化美丽乡村;并以一贯之的情怀,扎实有序地推进时尚家园建设,使画乡的农村更美丽、乡风更文明、农民更富裕。我们有理由相信,户县,将以典范时尚、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梦想发力的基础条件设施,充分彰显文明文化,不断促进习惯养成,信心百倍地前行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猜你喜欢
风尚价值观文明
风尚
我的价值观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风尚
风尚
风尚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