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及控制

2016-03-25 02:38莫小峰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莫小峰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中央空调已经广泛的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在我国,中央空调系统的相关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设计者来说往往只注重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供冷,对于其在空气品质中的影响没有非常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及控制。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品质;影响及控制

1、影响空气品质的因素

1.1、室内污染源

室内污染源一般会分为5种形式:颗粒污染物,它的来源非常多,主要是是种居室用品或生物体的尘埃、短纤维和毛发等。一般是指建筑装饰材料、涂料和家用化学品释放VOCs(有机挥发化合物)等,例如甲醛、苯、氯化泾等都是属于其中。生物类污染物,主要是指腐败物和宠物的代谢产物的细菌、霉菌、病毒,这些污染物很容易使得抵抗力比较弱的人很容易感染疾病。④氡及其衰减子体,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是从砖头材料、土壤中分解出来,很容易引起癌症的发生。⑤人体自身污染,主要的来源是身体散发的异味以及少数病患者出入公共场所,它们主要是通过空气交叉传染。这些污染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IAQ。

1.2、室外污染源

室外污染源包括的种类比较多,包含了氮氧化物、工业和民用锅炉排除的SO2、CO和可吸入尘粒等。跟国外相比,我国采取的措施还是不够,因为在国外他们的环保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环境治理比较及时,所以,室外污染不严重。但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发展经济,所以不是特别重视环境问题,使得室外污染比较严重。

2、空调系统污染的主要途径和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良影响

2.1、风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在空调区域经常会有很多的异味发生,绝大部分的空调都是采用的粗效过滤器,使得大量的尘埃和微生物会随着气流慢慢的进入空调箱和风机盘管,因为进行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的热交换时一般必须在湿工的情况下进行。而表冷器下面的集水盘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量的尘埃和微生物需要紧紧的依附在表冷器表面和集水盘中。而对于这些外界因素主要是排水坡度的问题、排水管的问题。如果空调机组停止运行,会造成机组内的温度急剧回升,更好的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当机组再次起動时,微生物繁殖时生成的大量气体以及细菌、霉菌就会分散出气溶胶,随着送风气流通过送风管道进入空调室内,增加了空气质量品质。

在生活中,为了能够使空调的能耗得到降低,一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主要是减少送入空调房间的新风量,这样做能够对空调节能起到很好地作用。但是因为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一般会将内部空间结构进行对外封闭,所以房间中的空气对流只能依靠新风系统来维持,所以通风不良会使得受污染的室内空气很难得到稀释和排除。又如在家具、地毯、装修材料等释放的各种污染物以及人们平时呼出的气体,其中都包含着很多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尤其是在由于通风不良和风量不足而不能使受污染的室内空气得以稀释和排除。人们在空调的房间就很容易会发生疲倦、头痛、呼吸道感染、恶心、头晕等“病态建筑综合症”,严重的还好引起传染,如“非典型”肺炎等。

2.2、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2.2.1、冷冻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通常情况下,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的是闭式循环,与大气也没有更多的接触。所以一般给循环水带入溶解氧而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充水管道接头、阀件以及水泵轴封漏气等原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微生物所引起的粘泥、结垢和腐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用喷水室来处理空气的开式循环系统,但是其不好是在当受到风过滤不良或空调箱漏风等情况时,就会导致很多的尘埃和细菌进入喷水室,使得喷水室底池中的积水受到很大的污染。当空调系统处于停止运行,喷水室温度就会急剧的回升,使得大量的微生物繁殖,当空调系统再次启动时,这些微生物会随着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进入到空调室内,,使得室内的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导致“空调病”的产生。

2.2.2、冷凝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因为风机盘管和空调箱中大部分换热器都是在湿工况进行工作,但是因为换热器下面的集水盘往往其排水坡度不够,或者是由于排水管被堵塞积满了凝结水。走在这种环境下,会由于其过滤不良导致一些灰尘和微生物进入空调箱和风机盘管,在换热器的表面以及集水盘中紧紧的进行粘附。在空调的机组停止后,随着温度的回升,这样就为微生物快速的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温度条件以及良好的营养。当空调机组在启动时。由微生物生成的细菌和空气进行交融生成气溶胶,随着空调送出的风进入空气中,造成室内的空气恶化。

3、防止空调送风系统污染的措施

3.1、湿度优先控制

采用湿度优先控制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的是新风优先处理,能有效保证新风送风状态。在夏季工况下,系统通过控制新风含湿量保证送风参数满足消除室内余湿要求,空调末端装置只负责消除室内余热,从而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解耦。湿度优先控制技术变传统的被动除湿为主动除湿用新风集中处理全部湿负荷,避免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如凝水盘等的积水现象,保证了空调系统的干工况运行,截断了微生物在系统内部生长繁殖的路径,消除了室内二次污染的隐患。

3.2、合理划分空调区域,防止交叉污染

在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划分空调系统功能区域,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功能差异及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和种类的不同,对各类型空调房间回风设置独立的循环系统,分别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重污染区的回流空气与轻污染区或未污染区的回流空气发生混合,重新分配到整个空调区域的交叉污染现象。

3.3、空气过滤器的选择与维护根据处理空气的含尘浓度、粒径大小,考虑节能、洁净要求,合理选择过滤器的性能指标(如过滤效率、滤速、过滤阻力和容尘量)和滤料,确定滤网正确安装位置。设计应满足在安装、维护和替换过滤器时,微生物气溶胶或颗粒物的引入量减到最小。根据建议压差、空气滤网的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滤网清洗周期。另外,过滤网(器)、净化器应每半年检查或更换一次。

3.4、风管系统

系统运行前,清理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对于残余油污、沉积灰尘及其它污染物都是清理干净。一般不会使用软风管,因为其清洗比较麻烦。通风管道内最高含尘量必须要低于国家标准。通常情况下会2年清洗一次送风管。

3.5、中央空调冷却塔的设计与维护

对于开放式冷却塔它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多,必须要满足散热量运行噪音及环保、节能要求,对于它的清洗工作每年至少要清洗一次,清洗前应检查冷却塔及循环水内是否有污染物,如果有污染物必要先消毒然后才能进行清洗工作。

3.6、加强新风与回风的处理

公共建筑应合理选择新风口位置,尽量引入污染程度较低的新风。新风尽可能直接入室,能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其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污染。提高新风机组过滤器效率,使新风真正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回风的净化主要针对室内生物和化学污染,通常采用将物理过滤#催化氧化#静电吸附#生物过滤#等离子体等单一手段有机结合的复合式净化技术。光催化氧化净化技术利用紫外光能催化氧化分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生成CO2和H2O等无害产物,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净化技术。使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光催化氧化剂与物理吸附技术相结合,能弥补光催化反应时间较短的劣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重视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对空气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慧星,耿耿,李贝妮,肖玮.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及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725-730.

[2]何建平.中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及对策[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03:99-102.

[3]涂舫.公共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