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探索

2016-03-25 04:39陈学昌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摘 要:结合在线开发课程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为基础,以利于激发学生興趣和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受众面广量大的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的要求,构思了《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模式图。

关键词:在线开发课程;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模式图

基 金: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级课题,“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415,主持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是电子、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物联网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经对我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2015)》分析得知,我校现有6个学院,14个专业,4855人学习《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类似课程,符合在线开发课程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为基础,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受众面广量大的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的要求。

表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类似课程开设情况统计表

开课合计:6个学院,14个专业,4855人 (数据均来自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2015)》)

结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的特点,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单片机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思考在线课程建设中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若干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项目选取参考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项目选取参考要素

课程建设模式的设计方面,思考将多年的课程教学中积累的大量不同形式的学习素材,通过在线课程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模式。包括:实训教室、知识教室、仿真教室、进阶教室;企业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图书图书资料室、自学工作室,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模式

其创新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在教室中学习理论、在实训室中实验验证这种单一教学模式, 建立起了由教室到实训室、由虚拟到真实、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企业、由基础到进阶、由进阶到创新、由书本到网络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氛围更加贴近,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使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和完整,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既能系统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与应用,又能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计划开发汇总以下基本资源:模块概要、知识点和技能点及注释、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知识点Flash课件、全程教学微课、教学案例、学习手册、实训虚拟仿真、实训操作演示、在线测试习题库和试题库系统;拓展资源:单片机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编、名词术语集、视频资源库、图片资源库、工程案例库、职场规范集、专家讲座资料集等。

具体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在线课程建设中拟重点考虑:

(1)资源的丰富性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了解掌握更多的单片机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网络化优势,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2)资源的动态性

网络的特点是及时性和更新快,为了吸引学生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后期重点加强对在线课程的管理,经常更新内容,及时增加新资料。动态的丰富资源吸引学生更加关注课程网站。

(3)在线课程的应用

考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计划建成的在线课程应用于更多专业和学校,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胡威;内容可定制的一体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算机教育》, 2015(5).

[2] 高艳飞;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包装学报》, 2012(2):93-96.

作者简介:陈学昌(1979—),男,硕士研究生,电路与系统专业,讲师,现任职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