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自动通风系统设计

2016-03-25 06:39朱文彬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单片机

朱文彬

摘 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通风系统。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在主控模塊上设有按键和通风设备。通风系统集温度、湿度的检测和LCD显示于一体,通过单片机对温度与湿度的检测来实现换气风扇的自动控制。本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2;温湿度传感器;LCD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国示范”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及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HZX2015060)。

一、系统原理框图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为系统的控制核心,通过对环境的检测与判断后驱动换气风扇,利用自然风的循环流动来降温除湿,达到我们人体适应的环境同时还能直观地显示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

本次设计主要涉及了温湿度的测量、显示以及实现简单控制。硬件方面有五个部分,即单片机部分、传感器部分、LCD1602液晶显示部分、报警模部分及按键设置部分。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2 DHT11与单片机系统的连接图

本系统接通电源后,显示电路显示当前温度值和湿度值,同时单片机系统读取单总线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湿度值,经温湿度转换后送到显示单元,图中STC89C52单片机每2秒钟从DHT11温湿度传感器中读入温度和湿度,在液晶屏上即时显示。液晶屏上同时显示温湿度上限值(该上限值保存于外部EEPROM存储器中),同时该值可通过按键上下调整设定。当温度或湿度值超过上限值时,报警信号点亮报警灯,并经驱动电路控制外部风机或加热器工作,实现温、湿度调整。

二、各部分组成电路原理

1.传感器电路

传感器部分使用的主要器件是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DHT11检测出当前环境下的温湿度,将该测数据送给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因为DHT11采样信号为模拟量信号,所以本系统每间隔2s采集一次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的P1.7口连接传感器DHT11的Pin2(单总线,串行数据),实现串行数据交换。由于测量范围小于20米,因此在传感器的Pin2口与电源之间连接一个5K上拉电阻。DHT11的电源端口Pin1和Pin4分别接单片机的VCC和GND端。传感器的第三脚悬浮放置。DHT11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2.存储器电路

电路采用AT24C04存储器芯片,电路中,单片机将温度上下限阀值和湿度上下限阀值存储在该芯片中,使这几个设定值得以掉电保存。

3.按键设定电路

本系统设计了4个按键,分别与STC89C52的P3.2-P3.5连接,作为整个系统温湿度上、下限制的设定开关。

4个按键的功能如下:K1——温度上限增加;K2——温度上限减小;K3——湿度上限增加;K4——湿度上限减小。

4.加热、通风电路

(1)加热电路

采用LED灯D1作为加热器工作警告提醒标志,当单片机判断出当前温度检测值低于下限值时,单片机控制报警灯D1灯点亮、继电器K1吸合,使加热器加热。当温度加热至设定范围内后停止加热、D1熄灭。

(2)通风电路

当检测到的湿度值超过上限值时,单片机控制报警灯D2灯点亮、继电器K2吸合,使换气风扇工作通风。当湿度降至设定范围内后停止通风、D2熄灭。

参考文献

[1] 蔡菲娜,《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周坚,《单片机轻松入门[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2.

[3] 孙育才,《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公孙茂,马宝匍等,《单片机入口接口实例集[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2.

[5] 顾立志,《PIC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和实例导航[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小议PL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及应用
MSP430单片机在仿真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基于单片机的平衡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三维LED点阵设计
Microchip推出两个全新PIC单片机系列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