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探矿中物化探的应用分析

2016-03-25 08:08朱文慧尚佳楠王长凯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解性探矿物化

朱文慧 尚佳楠 王长凯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当前的地质探矿工程中,物化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形式,从其实际应用来看,它主要是利用物力、磁力、电法等的手段来进行矿产的勘探,它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探矿工作的难度,能够在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内准确确定矿产的位置,有利于探矿效率的提升。本文就从探矿的角度对物化探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探矿;矿产资源;物化探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持,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能源矿产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地质矿产资源的探矿技术和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物化探作为一种常见的探矿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对深层矿物质进行勘探和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探矿的难度,实现探矿效率的提升。

1.物化探探矿技术的综述

地球物理也称之为是地球物理勘探,从其结构构成来看,它主要包含有六种基本类型,即重力、电、抗震、防磁、放射性物质以及地热。当前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采用这种技术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探矿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出矿产区,那么从它的实际应用来看,它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的确定和进一步扩大工作中,同时对于有色金属矿产和黑色金属、非金属矿物的开采来说,它的技术应用效果更为明显。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化探,它是地球化学勘查的简称,它的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的勘探中,相对于物探技术来说,化探技术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与其自身的多解性少有关,也由于此它更具有直接性[1]。

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探方法的应用更为完善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的基本形式,并且解释的方法也越来越综合化、定量化和模式化。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矿产开发工作中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露天矿产资源越来越少,矿产资源的开发越来越紧张,对于隐蔽矿产的勘探逐渐成为了地质学家以及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综合来说,物化探技术的应用还是处于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中的。

2.物化探的探矿形式

2.1分区域进行,明确侧重点

根据物化探技术的多年实践,分区域进行,理清侧重点是重要的经验之一,依据现有的统计资料可知,当前我国的铁矿资源一半以上都是由探矿人员利用查证航磁异常来确定的,而所有的金矿矿床确定也是探矿人员通过查证区域化探的异常发现的,因此,分区域进行,明确重点,缩小找矿的范围是其工作思路的一种可行性体现。

2.2以矿找矿

这种找矿思维也是十分常见的,从其实际应用来看,常见的形式有评价矿点、群众报告矿点、区域性地质调查确定矿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以矿找矿的形式,需要事先展开物化探工作,依据物化探工作所得的资料信息进行地质勘察,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避免物化探信息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节省不必要的投入。此外,对于已经确定的矿区外围和深部开展以矿找矿时,会因为部分地质矿源主矿体的产出部位可能和已知的矿点距离较远,这就需要扩大找寻的范围,但是不能过大。

2.3贯穿整个探矿工程

在物化探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它是贯穿于整个找矿工作中的,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作用体现。在前期预查阶段,这种技术可以辅助探矿人员查找矿床;在普查阶段,又可以对矿床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调查;在矿床的勘探阶段,可以对潜在的矿床进行发现,有助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节省探矿的成本和费用,缩短探矿的周期。

2.4方法应用的多样性

我国的地域辽阔,不同的矿区环境特点也不一样,而在实际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中所引起的物化探异常的地质原因也是多样化的,基于此,在实际的探矿工作中就需要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合理分析,结合多种物化探方法进行找矿和勘察,其中就包括依据找矿中的物性条件、地质地形地貌等,对不同的物化探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多角度分析,确定之后再把多种方法进行有机整合[2]。此外,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床的确定,可以把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两者有机融合。

3.物化探技术在探矿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物化探资料的解释

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预测矿区所在地的重点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合,资料收集完成后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确定关键信息之后就可以大致确定出矿区的基本位置。但是,在实际的探矿工程中,这一阶段的工作会受到地质定性解释多解性、定量反演异常源几何参数多解性等的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它的资料解释呈现出很明显的复杂性,因此,就需要引入特定的方法来说减少资料的多解性,促进探矿效率的提高。首先,依据所观测的数据信息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的增多来使定量解释的多解性减少;其次,对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完善解释者的解释水平;第三,采用综合法来减少定性和定量解释的多解性。

3.2地质状况的异常解释

首先,按照已知到未知的顺序。结合已经确定的矿区经验来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出未知的异常地质成矿条件,这种方式在目前来说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这种方式的解释和推断也并不是完全绝对的,会因为地质状况的差异而使矿床出现一定的不同,特别是同一地区也会存在着同一矿床所含不同种类的矿产[3]。从这方面来讲,探矿人员就要依据从已知到未知的思路顺序,按照这种顺序来进行确定矿区,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已知矿床地质状况的不同或者是矿化特点不同所出现的异常现象。

其次,科学分析成矿的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同时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其地质环境更具有复杂性,这就需要对实际异常的地质状况解释给予特别关注,对不同的矿地质条件和影响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消除引起异常的不合理因素。

第三,弱异常状况的分析。在对实际异常地质状况进行解释时,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范围大、强度高以及元素组合多等的强异常地质状况的解释,另一方面还要对弱异常地质状况的解释进行重点考虑,因为这些弱异常地质状况也是可以找到矿源的。

第四,对于异常地球物理解释复杂性的估计。通过实际的探矿工程来看,物化探最后的结果准确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矿体形态出现复杂化、多个矿体相靠近、矿体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存在干扰地质体形成的叠加异常等的状况,就会大大降低物化探的最后结果,严重的话还会使判断出错[4]。基于此,就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来加强矿体形态的复杂性估计,對异常状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明确并消除叠加异常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矿区的地形起伏较大,则可以采用反演法来消除地形的影响。

4.总结:

从当前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中来看,物化探技术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很重要的技术形式,在当前的探矿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近些年来的实际探矿工作来看,运用这种技术已经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从这种技术的结构构成来看,它是多种手段的综合,可以显著提升探矿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探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雪玲.物化探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方法及应用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5,(14):112-113.

[2]谢剑雄.探讨物化探在地质探矿中的应用[J].环球人文地理,2015,(10):109.

[3]刘喜春.物化探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分析[J].地球,2014,(7):205.

[4]马文文,海连富.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应用与地质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156.

猜你喜欢
解性探矿物化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k-Hessian方程径向解的存在性与多解性
R2上对偶Minkowski问题的可解性
方程的可解性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嵌入子群对有限群的可解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