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治进展的研究

2016-03-25 08:41蒋劲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

蒋劲

摘 要: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属于良性肿瘤,其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很难被及时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将会对患儿与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高危妊娠的表现之一就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因此需对患者予以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将对妊娠与子宫肌瘤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该疾病相关诊治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诊治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育年龄的不断推迟,子宫肌瘤逐渐成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递增,30至40岁的女性是该疾病的多发人群,妊娠患者中有0.1%到3.9%的患者合并患有子宫肌瘤,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肌瘤中的比例亦可达到0.5%到1%,由此可见妊娠与子宫肌瘤间是存在着相互关系的[1]。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这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该疾病及其诊治方法的探究有一定的意义。

1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

1.1妊娠影响子宫肌瘤

妊娠可能会对肌瘤产生一定的刺激效应,直径不超过6厘米的肌瘤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优势可能会在孕早期出现增大的情况;而是直径超过6厘米的肌瘤可能会在初期发生增大,但是孕中晚期也可能会出现缩小的趋势。肌瘤大小的变化可能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在雌激素受体的介导作用下,肌瘤发生大小的变化,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其变化与上皮生长因素以及孕激素等有关。

1.2子宫肌瘤影响妊娠

肌瘤的数目、生长位置以及大小等都会对妊娠结局造成影响,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肌瘤影响通常较小。孕早期子宫肌瘤的增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流产或流血等现象,其流产概率能够达到17%;中期则会限制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导致肢体缺陷、头部异常等畸形现象的发生,甚至可能导致胎儿死于宫内;晚期则可能导致胎儿的早产、胎膜的早破以及胎产式与胎位异常等现象的发生[2]。

2子宫肌瘤的诊断

子宫肌瘤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其形状较小,因此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超声技术的发展使该疾病的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分娩前可利用超声对孕妇进行检查,超声检查能够对子宫肌瘤予以动态观察且其具有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在诊断中一般会将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方法。

诊断有效性会根据患者妊娠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孕早期,超声检查可以直接对其确诊,影响表现为子宫的不规则;而在孕中晚期,超声检查很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这是因为此时肌瘤会出现软化的现象,继而导致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界限较为模糊,另外此时肌瘤并不存在明显的包膜,因而诊断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孕晚期时该疾病也容易发生漏诊,这是因为医生会将检查的重点放在胎儿身上,一般很少会对子宫予以关注,因此检出率也相对较低。李玉梅[3]的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因超声检查确诊患有子宫肌瘤,其中16例是在早孕期被发现的。

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为了提高该疾病的检出率,应当对孕妇予以及时有效的超声检查,当孕妇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就应当对其进行检查,第一孕妇的子宫出现非对称性的增大;第二,孕妇子宫增大的情况不符合停经月份;第三,孕妇有一侧的盆腔中出现了包括;第四,孕妇的阴道曾出现过异常出血现象。

3子宫肌瘤的治疗

3.1妊娠期

如果在妊娠期确认孕妇患有子宫肌瘤,那么医生应当综合考虑患者的肌瘤的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妊娠时间、症状表现等众多因素,然后对患者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从妊娠时间上来分析,孕早期是流产易发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通常情况下不会对肌瘤予以特殊处理,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并对患者予以严密的观察;孕中晚期的主要任务是避免患者出现早产现象,如果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则此时也无需对肿瘤予以特殊处理,医护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通过超声对肌瘤予以动态观察,同时此时应当对并发生的发生进行预防,如果患者出现子宫收缩的情况,应当及时使用抑制剂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予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妊娠期一般不会对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这是因为妊娠期患者的子宫血流相对丰富且肌瘤边界模糊,手术治疗中有可能出现出血等情况,手术难度较大,如果不慎则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自发性子宫破裂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妊娠期主要采取保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如果患者的症状极为明显,如肌瘤增长迅速、直径超过10厘米、肌瘤发生红色退行性变或急性腹痛等,此时就需要对患者予以手术剔除治疗。

3.2分娩期

分娩期治疗方式的选择也需考虑较多的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肌瘤生长的部位、肌瘤大小以及患者的症状表现等。具体来说,如果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无并发症发生、肌瘤相对较小且对分娩无影响,此时可让患者进行正常分娩,无需对肌瘤做特殊处理;但是如果肌瘤生长在盆腔位置,对分娩有影响,那么应当视情况对患者予以剖宫产手术;如果肌瘤直径超过6厘米,也应当视情况对患者予以剖宫产手术。但是术中是否需同时施行肌瘤剔除术则应当视情况分析,有研究认为,分娩时肌瘤的边界已经逐渐清晰,便于分离,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较少;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同时手术的安全性较低。祝国娅[4]在研究中就将两种治疗方式予以比较,结果显示同时手术的手术时间为(50±5)min,显著高于单纯剖宫术的(40±5)min;但是两种治疗方法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因而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医师应当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综合考虑多方问题采取适宜的方式对患者予以治疗。

3.3产褥期

产褥期通常将保守治疗作为首先方法,这一时期产妇很容易出现体温变化、腹痛以及阴道流血等情况,如果不对产妇予以全面的护理与治疗,产妇的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此时应当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感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上,同时由于此时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有一定的波动,医护人员应当对产妇予以密切的病情监测,避免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或退行性变。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则可视情况选择手术方法治疗。

3.4红色变性

肌瘤红色变性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发热、急剧腹痛、压痛、白细胞升高、肌瘤增大,该病变主要发生于產褥期或者是妊娠的中晚期,一经确诊可首先对患者予以保守治疗,治疗后的7到14天内患者的症状可有所缓解,具体来说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第二,是患者的情况予以止痛剂或镇静剂治疗;第三,如果患者出现宫缩的情况,应予以宫缩抑制剂治疗;第四,可将冰袋放置于患者的下腹部;第五,需对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与检查,并给予静脉补液;第六,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等情况的发生[5]。

如果保守治疗无任何效果,则可以对患者予以肌瘤剔除术,但是要注意,为了保证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健康,手术尽量于妊娠五个月以前完成。

结语:子宫肌瘤的发生严重影响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应对患者予以及时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辛崇敏,徐宝兰,于红芳.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处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14-4316.

[2]廖以眉,郑道英,陈佳华,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57-758.

[3]李玉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6例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28-29.

[4]祝国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115-116.

[5]徐德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处理的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3):303-304.

猜你喜欢
妊娠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