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分析评价

2016-03-26 06:1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年5期
关键词:目标值红线用水量

赵 天 力

(河南省鹤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 鹤壁 45803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问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水资源的管理,伴随着中华人们共和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大约经历了粗放型(1949-1987年)、取水许可的正规管理阶段(1988-2001年)、基于水权的节约型管理阶段(2002-2010年),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颁布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阶段(2011-)4个阶段。

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颁布,表明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入一个比较严格的阶段,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之后于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1]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2],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并进行考核量化,同时作为对主管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相继也出现了大量的考核量化方法研究[3-12],各省也相继提出采用单指标法进行考核评价。虽然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产生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依然缺少统一全面、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刘晓[5]等提出的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便于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考核定量化,本文采用该方法对河南省水资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行考核评价,为河南省的水资源最严格管理提出参考,同时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1 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现状

按照《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到2030年我国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 m3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河南省到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97.78亿m3,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1.1 用水总量

图1为河南省2000-2013年用水总量柱状图,可见,河南省从2000年的204.87亿m3波动式增加到2013年的240.57亿m3,其中2003年用水量最小,为187.62亿m3,2013年用水总量最大,2008年以后基本维持在230亿m3左右,用水总量比较稳定。在各地市中,年均用水量最大的为南阳市,达到22.90 亿m3,最小的为济源市,为2.26亿m3,在其他各行政市中,郑州、安阳、新乡、信阳和周口等市年均用水量达到15亿m3以上,开封、洛阳、焦作、濮阳、商丘和驻马店等市年均用水量达到10亿m3以上,平顶山、许昌、漯河和三门峡等市年均用水量在10亿m3以下。

图1 河南省2000-2013年用水总量柱状图

1.2 用水效率指标变化规律分析

河南省各行政市2002-2013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变化趋势见图2,可见,河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由2002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3 m3/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28 m3/万元,年均下降率为6.0%,这与河南省工业耗水降低和工业节水技术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后由于水平的限制,降低速度变缓。在各行政市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整体趋于减少的趋势,其中,年均下降率最高的是鹤壁和济源两市,达到7.0%,最低的是平顶山,仅为3.3%,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和信阳等市的年均下降率在6.0%~7.0%之间,郑州、开封、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周口和驻马店等市的年均下降率在5.0%~6.0%之间。

图2 2002-2013年河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变化趋势

河南省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趋势见图3,可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7年的0.543增加到2013年的0.586。因此,随着节水措施的不断实现,灌溉效率在提高。

图3 2007-201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趋势

1.3 限制纳污指标变化规律分析

2000年河南省全省废污水排放量为22.77亿m3,其中工业废水占48.0%,生活污水占52.0%,在各行政市中,超过1亿m3的市有安阳、濮阳、新乡、焦作、洛阳、郑州、平顶山、信阳和南阳市等,其中,郑州最多达2.56亿m3,新乡次之为2.45亿m3。2000年全省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为8.83亿m3,平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80.9%。到2012年河南省全省废污水排放量达到58.04亿m3,其中,工业废水42.89亿m3,占73.9%,生活污水15.15亿m3,占26.1%。在各个地市中,除鹤壁、驻马店和济源3市外,其余15市废污水排放量均超过2亿m3,其中郑州最多达7.03亿m3,洛阳次之为6.77亿m3,南阳为5.05 亿m3,平顶山为4.02亿m3,新乡、焦作、濮阳、许昌、信阳和周口等市超过3亿m3,商丘、漯河、安阳和开封等市也超过2亿m3。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的废污水总排放量增加了35.27亿m3,平均年增长率为12.9%,其中工业废水增加了31.96亿m3,平均年增长率为24.4%,生活污水增加了3.31亿m3,平均年增长率为2.3%。2000-2012年河南省废污水排放量见表1。

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分析评价

2.1 分析评价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对“三条红线”管理指标的内涵、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重要的、能体现水资源严格管理的评估特征指标,再通过专家咨询,同时考虑数据支撑性,使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按照代表性、独立性和获取性等原则,建立水资源严格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初步选择12个指标,包括反映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利用程度、工业用水水平、农业用水水平、生活环境用水水平、水污染状况和治理水环境状况等。其中指标包括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生活环境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包括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包括入河排污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

表1 2000-2012年河南省废污水排放量统计表 亿m3

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各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并导出各元素的权重,按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判断时候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原则,然后依据专家打分的结果,进行层次分析总排序,得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并结合水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监管的可操作性,确定评价年份的考核指标,即分析评价阶段(2011-2015年)选取权重和大于80%的指标作为考核指标(见表2)共6个。

为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够在河南省各市区县量化考核,同时能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即横向比较不同城市、地区水资源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本次研究采用刘晓[3]等建立的年尺度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指标中各个指标的现状值和目标值,计算每个指标的指标值;然后,利用指标值计算考核得分;最后,利用考核得分计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考核总得分。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能充分反映考核指标离目标值的远近程度。该法在计算中,将指标分为两类指标,一类为在适度范围内,数值越小,对水资源管理的有益贡献越大。第二类指标在适度范围内,数值越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有益贡献越大。因此,第一类指标包括: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第二类指标包括: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河段、水库和湖泊水质达标率。对于第一类指标,当其低于或等于目标值时为合格,对于第二类指标,当其高于或等于目标值时为合格。其具体计算见表3,表中D表示得分,Z表示指标值,Z目标i表示第i个指标的目标值,W为权重。当D≥1时,表示完成考核目标,当D<1时,表示考核指标没有完成。

表2 河南省(2011-2015年间)考核指标权重

表3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价得分计算方法

水资源最严格管理考核总得分:

(1)

依照式(1)计算得分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等级划分为5级,当D用水量、D用水效率、D限制纳污和D总均大于1时为1级,有3项大于等于1时为2级,有2项大于1时为3级,依次类推。

2.2 河南省2011-2013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价

2.2.1评价结果

根据河南省2011-2013年的水资源公报基于上述方法的评价结果见表4,可见,2011年河南省总体得分评价等级为1级,河南省全省“三条红线”得分分别为1.01、1.03、1.00,用水总量的控制、用水效率、限制纳污的控制均达到要求。各地市中达到2级的5个、3级的3个、4级的6个和5级的4个。其中,许昌、三门峡、商丘和驻马店等市三条红线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要求,评价等级为5级;郑州、开封、鹤壁、焦作、信阳和济源等市的评价等级为4级;安阳、漯河和周口等市的评价等级为3级;洛阳、平顶山、新乡、濮阳、和南阳等市的评价等级为2级。而2013年的情况不同于2011年和2012年,2013年河南省总体得分评价等级为3级,河南省全省“三条红线”得分分别为1.00、1.07、0.82,其中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达到要求,而限制纳污控制没有达到要求。各行政市中达到1级的1个、2级的4个、3级的7个、4级的5个和5级的1个。其中,平顶山的“三条红线”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要求,评价等级为5级;只有焦作市的评价等级为1级,均能满足三条红线考核的各项指标。从各地市“三条红线”得分情况来看,在用水总量得分中,大于1的有11个,小于1大于0.9的有6个,商丘的0.86相对来说最低;在用水效率得分中,大于1的有14个,小于1大于0.9的有3个,平顶山的0.69为最小;在限制纳污得分中,只有焦作、漯河和商丘等市的得分大于1,在其他各地市中,开封和濮阳等市的得分为0,两市的水功能区达标率都为0。可见,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管理意识的提高,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方面都有提高。

表4 2011、2012和2013年年河南省各行政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得分与评价等级

根据2013年河南省及各地市的指标与“三条红线”2015年控制目标值发现在用水总量控制上,濮阳和商丘2013年的用水总量均超过了用水总量控制的目标值;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上,郑州、安阳、鹤壁、焦作、许昌、漯河、周口和驻马店等市2013年的实际值与控制目标值相比,有效利用系数相对较低,差距比较大;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上,平顶山和开封2013年的实际值与控制目标值相比,用水量过高;在水功能区达标方面,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濮阳市、许昌、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市2013年的水功能区达标率与控制目标值相比相对较低。因此,河南省在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在今后需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在工业方面还需要改进技术,减排治污,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产业的比重,而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濮阳市、许昌、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市应重点防治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在饮用水源地需实施水资源最严格的管理措施。

3 结 语

在分析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指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3年水资源公报采用年尺度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评价方法对河南省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行了考核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11-2013年河南省水资源最严格管理在不断提高,2013年,河南省整体达到3级水平,在限制纳污方面还没有达到考核要求,各地市中,各达到1级的1个、2级的4个、3级的7个、4级的5个和5级的1个。其中,平顶山评价等级为5级,“三条红线”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要求;焦作市的评价等级为1级,均能满足三条红线考核的各项指标。在用水总量得分中,大于1的有11个,小于1大于0.9的有6个,商丘的0.86相对来说最低;在用水效率得分中,大于1的有14个,小于1大于0.9的有3个,平顶山的0.69为最小;在限制纳污得分中,只有焦作、漯河和商丘等市的得分大于1,而开封和濮阳等市的得分为0,两市的水功能区达标率都为0。因此,河南省在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在今后需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在工业方面还需要改进技术,减排治污,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产业的比重,而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新乡、濮阳市、许昌、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市应重点防治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在饮用水源地需实施水资源最严格的管理措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评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程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R]. 北京:水利部,2012.

[2] 国办发[2013]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R]. 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3.

[3] 王莉莉,陈南祥,贺新春.港澳水资源管理实践对珠江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借鉴与启示[J].人民珠江,2014,(2):15-18.

[4] 于 圣,艾 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分析 [J],人民黄河,2013,35(8):36-39.

[5] 刘 晓,刘虹利,王红瑞,等.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6):1 017-1 028.

[6] 杨 丹,张 昊,管西柯,等. 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2):182-185.

[7] 管桂玲,徐向阳,徐 磊. 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评价系统研究[J],人民长江,2013,44(7):64-66.

[8] 黄昌硕, 耿雷华. 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11): 30-36.

[9] 王 浩.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技术支撑探析[J]. 中国水利, 2011,42(6): 28-30.

[10] 甘升伟, 王跃奎. 新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措施研究[J]. 人民长江, 2010,41(19):7-10.

[11] 陶 洁, 左其亭, 薛会露, 等.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确定方法 [J]. 节水灌溉, 2012,(4):64-67.

[12] 高媛媛, 王红瑞, 许新宜, 等.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27(2):204-213.

猜你喜欢
目标值红线用水量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