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柑橘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2016-03-27 00:36张小卫王建英邓家锐
果农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柑橘生产

张小卫,王建英,邓家锐

(陕西省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 陕西城固 723200)

城固县是我国最北缘的柑橘生产基地,柑橘生产历史悠久,有中国柑橘之乡的美称。随着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产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更新换代,质量逐步提高,形成了早熟优质的特色,建成了我国北缘地区最大的早熟蜜橘生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实现了大效益。2001年,城固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柑橘之乡”,2002年城固生产的“宫川、兴津、城蜜02”三个品种柑橘被农业部认定为“优质果品”。2003年,城固5万亩绿色食品柑橘生产基地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目前,以早熟蜜柑为主的柑橘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但近几年来城固柑橘由于种种原因,价格一度低于生产成本,生产利润微薄甚至亏本;生产上缺乏规范化管理,肥料以化肥为主,造成土壤板结;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致使病虫害猖獗,形成恶性循环,果品品质和安全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城固柑橘生产健康发展,形成品牌,推广绿色柑橘生产势在必行。

1 存在问题

1.1 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生产管理水平有下滑趋势

城固柑橘属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力减少,妇女和老人成为主要劳动力,他(她)们文化水平低,技术基础差,柑橘生产技术培训推广难度大,橘农生产管理水平有下滑趋势。部分橘农绿色食品生产意识淡薄,不按标准化生产要求,违规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橘农栽培管理技术粗放,果园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土壤缺少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果园郁闭,土壤肥力下降,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果实生长发育不良,色淡味酸,优果率偏低,果品品质和安全得不到保证。另外,城固县柑橘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陕西省果业发展项目资金,但项目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投入少,因而至今县上缺乏多功能技术培训中心,技术人员断层现象严重,一定程度影响了柑橘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普及、推广及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1.2 柑橘品种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较大

以兴津、宫川为主的早熟品种占全县柑橘栽培总面积的95%,导致在国庆节到11月20日期间集中上市,造成价低滞销,虽然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来引导农民栽植特早熟、中晚熟品种,但因早熟品种面积过大及农民传统栽植习惯影响,品种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调整难度较大。

1.3 采后加工滞后,鲜果销售附加值低

全县有2家柑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1家柑橘专业合作社从事柑橘清洗、打蜡、分选、包装等初加工和市场营销,年加工营销柑橘约3万~4万吨(出口0.5万吨),仅占全县柑橘总产量的1/5左右,全县尚有4/5的柑橘以无品牌、没有经过初加工形式销售,售价低,无附加值。城固县柑橘深加工业才刚刚起步,只有2007年,泛亚公司投资建设一条橘瓣速冻加工生产线。

1.4 流通不畅销售难

城固柑橘大多为农户小生产,销售仅靠公路边摆摊。有车来拉价格就高,没车来拉价格猛跌,卖橘难伤了果农的心,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极大打击了果农生产柑橘的积极性。

2 发展对策

2.1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2007年,汉中市政府编制了《汉中市60万亩优质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规划》,研究确定了将柑橘产业作为全市的一项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为此,建议市政府能够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柑橘产业项目资金投入,保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2.2 加强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调整柑橘品种结构

继续加大对陕南柑橘脱毒苗木繁育中心和县柑橘育苗场的扶持力度,加强对专业育苗大户的培训和指导,建成以专业育苗公司(场)、育苗大户为补充的苗木繁育体系。加强苗木繁育监管,严格执行国家种苗管理法规,整顿种苗市场,防止乱调苗、乱采穗、育杂苗、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现象的发生,确保良种推广和品种结构的调整。

建议市政府建立良种苗木繁育补贴项目资金,对于按确定的优良品种进行苗木繁育的单位和育苗大户,给予项目资金补贴。为品种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基础。

2.3 大力发展柑橘加工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继续鼓励、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经营大户建设柑橘清洗、打蜡、分选生产线,扩大柑橘初级加工能力,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近几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鲜果销售市场压力逐渐加大,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柑橘深加工,推动产业稳定、持续发展,保护橘农生产积极性。

在柑橘深加工上,一是要抓好柑橘标准化生产,确保原料质量;二是要从项目、信贷、企业用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4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柑橘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组织,充实和加强乡镇技术服务力量,配备必需的工作设备,提高技术素质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柑橘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研究和推广柑橘省力化栽培,力争在3年内,使全县橘农普遍掌握标准化建园,规范树形、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平衡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确保每户有1名技术明白人,为柑橘新优技术的推广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建议在城固建设汉中柑橘技术培训中心,依托城固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为汉中市60万亩柑橘发展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2.5 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上规模、上水平

扩大栽培区域,以实现栽培园面积上规模。提倡果园租赁、转让,让那些缺乏技术、缺少劳力的农户,把橘园让出来,让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来种植、管理,形成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的先进生产模式。建立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

加大对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延伸其服务网络、完善基础服务职能,逐步形成“基地抓生产,协会抓质量,企业抓销售”的产销模式。

2.6 申办、建立更多的绿色柑橘生产示范点

借助一村一品工程东风,申请注册一批新的柑橘品牌,打造城固优质绿色柑橘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同时要建立更多的绿色柑橘生产示范点。指导果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和进行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严格农药使用范围,提倡合理混合、配合施用农药、轮换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确保生产出绿色柑橘产品。通过示范基地和典型带动全县绿色柑橘生产健康发展。

2.7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

建立一批绿色柑橘采后处理、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品销售公司和柑橘协会。发动龙头企业与柑橘种植户自愿组成“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共同体,逐步形成基地抓生产,协会抓质量,企业抓销售,将产前、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户。打造好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链。

2.8 加大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力度

提倡精选、分级、包装一条龙服务。引进一批集分选、包装、贮藏为一体的可实现以产品形态指数、着色程度、尺寸、干物质含量为标准的多因子、多选择、程式化和智能化的精选、分级包装的产后处理生产线,专门为果农进行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确保商品质量。在包装上除普通的纸箱、竹筐等常规包装外还可以尝试开发一些新的、精美的、艺术化的包装形式,实现柑橘产后附加值增值最大化。逐步形成柑橘文化,并以柑橘文化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2.9 注重生产过程质量的监督,建立健全果品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各项措施监督到位,确保绿色柑橘的品质不走样,建立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内容应包括:果品名称、生育期、成熟期、成熟度和施肥、打药时间、种类、用量、方法等。对缺乏这些记录的产品,不能作为商品销售。并在收购、贮藏、经营果品时抽查并按种植和产品批次编码入库存档,质量出现问题时可找到生产者,以此来强制和促进果农认真落实绿色柑橘生产技术规程。果农们应自觉地按照产品要求的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维护自己的信誉和长远利益。

猜你喜欢
柑橘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