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3-27 14:35张焱能谭昕
农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胶园割胶天然橡胶

张焱能,谭昕

(1海南省东方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海南东方5726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儋州571737)



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焱能1,谭昕2

(1海南省东方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海南东方5726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儋州571737)

为引导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回顾了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胶价持续低迷、劳动力短缺、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橡胶林下经济、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健全补贴机制、推进天然橡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促进海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天然橡胶;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对策

0 引言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具有优良的弹性、防水性、电绝缘性、及可塑性,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优良特性,用途相当广泛。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含有天然橡胶的物品达七万多种,已经成为国防、交通等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1]。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自2001年超过美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2]。改革开放前,中国天然橡胶消费在全球中的比重不足10%,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天然橡胶消费量不断增加。据IRSG统计,2002—2012年间,中国天然橡胶表观消费量由159万t增至430万t,增长了171%,年均增长10.5%。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数据,天然橡胶在全球中的消费比重由2001年的18.56%上升至2012年的36.2%,年均增长6.26%。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海南、云南、广东为主的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生产区。根据农业部南亚办统计资料,截至2014年末,中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接近120万hm2,产量近85万t,其中海南和云南地区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9.6%和48.5%。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已经成为中国热带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手段,在中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然橡胶价格从2013年开始持续低迷,橡胶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劳动力流失严重,老龄劳动力比重逐年增加。从较长一段时间看,这将是橡胶产业发展的常态,给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笔者回顾了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历程,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旨在为有效引导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 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1906年,海南华侨何麟书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橡胶股份公司——乐会琼安垦务有限公司,同时也开启了海南民营橡胶发展的历史。至今,海南岛已有一百多年的天然橡胶种植历史。抗日战争结束前,全岛仅有大小胶园94个,天然橡胶种植面积707 hm2,共21.6万株。到了1950年海南岛解放前,全岛胶园增至2343个,天然橡胶种植面积2040 hm2,种植橡胶树已达106.65万株,其中开割59.34万株,干胶年产量200 t[3]。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对天然橡胶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事业,逐渐形成广东、云南、海南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海南民营橡胶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蛰伏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海南民营橡胶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期[4]。海南省民营橡胶的种植面积、干胶产量从1965年的1.79万hm2、1233 t增长到2013年的28.92万hm2、24.90万t,民营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53.5%和59%。民营橡胶已超越国有橡胶,成为海南天然橡胶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为54.02万hm2,与2012年相比,增加1.45万hm2,增长率为2.75%。干胶总产量42.08万t,与2012年相比,增加2.57万t,增长率为6.51%。2013年开割面积39.27万hm2,其中民营橡胶19.98万hm2,占50.8%;全省橡胶平均单产为1131.6 kg/hm2,其中民营橡胶为1246.35 kg/hm2。从数据上来看,近年来,海南民营橡胶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产值都已经和国营橡胶旗鼓相当,甚至稍占优势,而从单产来看,已超过国营橡胶。

2 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2.1橡胶种植仍是边远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0年以来,随着海南民营橡胶的发展,天然橡胶已成为中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部分农民从橡胶中的收入占当年总收入的40%~80%,橡胶已经成为海南农民的“摇钱树”[5]。通过种植橡胶树,山区农民不仅摆脱了贫困,有些家庭已经致富奔小康。而自2011年以来,橡胶价格从最高点一路下跌至历史最低点,并将一定时间内继续保持低位,胶农通过种植橡胶取得收入大大减少,然而天然橡胶仍将是边远山区的支柱产业,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15年10月海南干胶地头收购价已低至0.85万元/t,如果按一户胶农平均拥有2 hm2胶园,产量900 kg/hm2,年收1.8 t干胶计算,收入仍不少于1.5万元,这对边远地区农民而言,仍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橡胶树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边远山区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

(2)一方面,天然橡胶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他高效益热带作物种植比较,拥有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优势[5]。另一方面,改种其他热带作物成本投入大,短时间难以获得回报,尽管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但贸然砍掉现有的橡胶树改种其他作物,农户将承担更大的机会成本。调查显示,更多理性的胶农不愿冒风险砍掉橡胶改种其他热带作物。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橡胶树仍将是边远山区最主要的热带作物。

2.2橡胶树仍是海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物

尽管市场环境给橡胶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产业发展仍然相对稳定。天然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增长和国防建设是否能进一步巩固。作为战略物资,天然橡胶具有不可替代性。橡胶树作为海南省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其地位不可取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013年,海南省热带作物总产值为416亿元,其中天然橡胶产值为73.57亿元,占17.7%,接近总产值的1/5。自2013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继续下行,近期依然徘徊在历史低位,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并已形成十分完善的产业链,在橡胶种苗、配套产品的生产销售、橡胶初加工等方面都能创造较大的产值,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6]。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要求启动实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可见“十三五”国家将助力推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同时,针对天然橡胶市场行情的低迷,2015年,政府继续加强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补贴政策,胶农填报相关的手续后,补贴力度达到7元/株。调查显示,2015年上半年,由于种苗补贴力度加大,儋州部分橡胶种苗繁育基地的种苗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3 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

3.1胶价持续低迷,弃管弃割现象普遍

自2011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已由最高的4.22万元/t下跌至1万元/t,跌幅达74.88%[7]。胶农割一刀的收入也从多于1元跌至最低0.1~0.2元,收入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胶农种胶及割胶的积极性。2014年,海南省一些市县的民营胶园陆续出现弃割现象,个别地方甚至砍掉橡胶树改种其他作物。在定安县新竹镇的调查发现,有部分农户开始放弃割胶,极个别甚至砍掉一半的橡胶树种植槟榔等近年来行情较好的作物。橡胶树作为胶农“摇钱树”的地位开始出现动摇,重拾对民营橡胶产业的信心已迫在眉睫。

3.2劳动力短缺严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

根据2013年的数据,海南国营橡胶40岁以上的胶工占到了胶工队伍的70%以上。而民营橡胶形势更为严峻,由于胶价持续低迷,进城务工远比割胶收入更高,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发展谋生,留守的中老年劳动力无力承担割胶的繁重工作,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有胶无人割的局面。另一方面天然橡胶生产相关的生产资料和服务价格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的重要因素。割胶不仅是天然橡胶生产的核心环节,而且割胶劳动力成本占了整个天然橡胶生产成本的70%左右。劳动力短缺严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已成为制约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3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海南民营橡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儋州、澄迈、琼中、屯昌、白沙的等中西部市县为中坚力量,而三亚、东方、陵水、昌江、等沿海市县发展相对落后得局面。与国营橡胶相比,民营橡胶存在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西部地区民营橡胶发展起步较早,橡胶生产技术、橡胶科技服务体系、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相比于中西部县,虽然近些年来,海南省大力推进民营橡胶产业在东方、昌江等相对落后市县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不到位,发展遇到较多问题、导致这些地区民营橡胶发展相对滞后。

(2)由于广大胶农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培训覆盖面积较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足等因素,导致海南省民营胶园田间管理技术和割胶技术仍然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橡胶产量的提高[8-9]。

3.4良种苗木供应体系不健全,优质种苗供应严重不足

2013年海南省民营胶园天然橡胶新种植面积1.072万hm2,近年来,尽管胶价低迷,但仍以每年近7000 hm2的速度发展,种苗需求旺盛,今后随着老胶园更新改造速度的加快,需要大量的种苗供给。海南省结合实施国家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评定了一批规模化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但现有经省级主管部门认证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尚未实现全覆盖,良种苗木供应体系不够健全,未能满足民营橡胶产业发展对苗木的需求,优质种苗供应相对不足,部分胶农只能选择购买私人个体繁殖的苗木,种苗质量得不到保障。

3.5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新技术普及率低

由于广大胶农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生产投入,在种植技术水平、田间管理和割胶技术等方面往往比较粗放,如单位面积种植株数过多,胶树生长不均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冬春扶管不到位,割胶技术较差,割胶频率过高等问题在民营胶园普遍存在,新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导致胶园抗风、抗寒能力较差,胶树生产期短。在国营橡胶,乙烯利刺激低频割胶制度如三天一刀、四天一刀已全面普及和推广,而在民营胶园仍普遍采用两天一刀割胶制度[10-11]。天然橡胶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新技术普及率低,影响了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的升级。

综上所述,土壤肥料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而土壤与肥料作为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在土壤肥料的提升,还是提高肥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过程当中,相关地区要加强对农业化肥的使用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加强改良农业生产土壤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6自然灾害频发,抵御风险能力弱

与国营橡胶相比,民营橡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往往更差。一方面,由于民营橡胶分布相对分散、规划不合理、防风林等基础防灾设施建设不到位,且缺乏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基本无法采取有效的灾前防御措施,胶园损失的大小只能听天由命。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及资金不足,缺少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和设备,民营橡胶灾后自救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屡次遭受重大损失。2005年的“达维”台风、2008年的寒害以及2013年的“海燕”台风都使海南天然橡胶产业损失惨重。2014年8月台风“威马逊”和9月“海鸥”的连续袭击更是使文昌民营橡胶产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提高民营橡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保障机制已刻不容缓。

4 新常态下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

4.1大力发展橡胶林下经济,促进胶农创效增收

海南民营橡胶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当地的土地和气候资源非常适合种植其他热带作物,可充分发掘橡胶林下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在现有的橡胶种植园建立生物多样性种植系统,发展林下间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逐步把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成为带动海南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促进胶农创效增收。通过提升橡胶生产附加值的方式,提高胶农收入水平,吸引和留住橡胶生产劳动力[12-13]。

4.2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应在现有科研院校科技服务部门、各市县热作技术服务中心,海南省农业科技110等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加强组建、扩建天然橡胶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强化科研机构与服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天然橡胶技术服务和指导、培训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和热作部门在生产上的引导作用。同时,要提升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橡胶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作用,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促进民营橡胶向组织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增强天然橡胶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天然橡胶新技术、新成果在民营橡胶上的示范和应用,提高胶农科学种胶的意识,对提升民营橡胶标准化生产程度,促进海南民营橡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4-16]。

4.3健全补贴机制,规范种苗生产与销售

要尽快实施针对胶农的直接补贴,建立胶农直补机制,稳定生产者的信心,避免胶园被大面积荒弃或砍伐。同时对现行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补贴政策进行优化,各级政府要做好良种补贴工作,明确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进一步规范种苗基地的种苗生产与销售,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流入市场橡胶种苗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4推进天然橡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民营橡胶标准化生产水平

应充分发挥天然橡胶标准化示范基地对橡胶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通过以示范基地作为载体,加速天然橡胶新技术、新成果以及管理措施的示范和推广,尽快提高民营胶园在胶园扶管、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割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使民营胶园建设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议国家加强对民营胶园的扶持力度,加快标准化高产胶园建设步伐。同时,扶持低产胶园更新改造,提升海南民营橡胶标准化生产水平[17-19]。

4.5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民营橡胶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

一方面,在完善天然橡胶风灾保险基础上,加快改进和推出新的险种,如寒害、旱害保险。同时,要着重推进民营橡胶产业抗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灾前预警机制,尽可能减少天然橡胶产业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天然橡胶的国家储备机制,以降低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市场风险。在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低于其成本价格时,国家以规定的价格进行收购,保障胶农的基本收益。

[1]张领,李均立.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与轮胎外胎产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70-71.

[2]刘阳,柯佑鹏.中国天然橡胶消费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4):309-312.

[3]何长辉.农户行为与民营橡胶产业发展研究[C].海口:海南大学,2013.

[4]余兰兰.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1,35(4):58-60.

[5]蒙绪儒.海南民营橡胶产业迫切需要国家产业政策扶持[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12):23-25

[6]王澄海,陈征强.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加快海南民营橡胶加工业的发展[J].热带农业工程,2005(1):27-31.

[7]徐薇,卢雅楠,余美君.海南橡胶战“寒冬”[EB/OL].http://news.0898. net/hifarms/n/2015/0123/c231218-23664003.html,2015-01-23.

[8]郑俊萍,李荣.我国民营橡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北京农业,2011(27):229-230.

[9]浅析中国天然橡胶的发展现状和竞争力[J].农业工程技术,2009(10):22-24.

[10]王秀全,张志扬,高宏华.我国民营胶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1):82-85.

[11]黄慧德.我国民营橡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2005,25(1):24-28,34.

[12]黎青松,傅国华.海南橡胶林间种模式及发展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3(4):25-26.

[13]邢民.天然橡胶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10):1-2.

[14]王秀全,祁栋灵,黄月球,等.民营橡胶发展提升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31-34.

[15]祁栋灵,王秀全,张志扬,等.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2013,33(2):79-87.

[16]张红海.南植胶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影响因素分析[C].海口:海南大学,2013.

[17]刘宇欢,傅国华,郭阳,等.海南民营橡胶良种补贴满意度分析-基于儋州市和东方市问卷调查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5(62):27-30.

[18]郑文荣.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现状和产业发展措施[EB/OL].http:// www.docin.com/p-190037484.html,2010-11-25.

[19]叶露,李玉萍,刘燕群,等.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4):68-7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vate Rubber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 Under the New Normal

Zhang Yanneng1,Tan Xin2
(1Dongfang Service Center of Tropical Crops in Hainan Province,Dongfang 572600,Hainan,China;2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ATAS/Stat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Key Tropical Crops,Danzhou 571737,Hainan,China)

In order to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rubber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its development history was reviewed,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The existing problems included the falling price,labor shortage,insufficient technic support,inadequate high quality seedlings,low-level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weak risk resistant ability.Thus the authors provided suggestions,such as developing under forest economy,strengthening social service,perfecting subsidy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ng standardized base of natural rubber,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

New Normal;Natural Rubber;Private Rubber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576

A论文编号:cjas16040010

海南省农业厅科技示范项目“海南省农业科技110天然橡胶速生丰产示范基地”(HNNk201419)。

张焱能,男,1969年出生,海南东方人,本科,农艺师。通信地址:572600海南省东方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Tel:0898-38956856,E-mail:dfrz19@163.com。

2016-04-11,

2016-06-24。

猜你喜欢
胶园割胶天然橡胶
4GXJ 型电动割胶刀在天然橡胶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智能化割胶试验台设计与实现
橡胶树气刺微割高效割胶技术对比试验
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①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
永德县发展高优生态胶园建设的对策措施
全周期胶园温光特性及其林下间作作物产量表现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