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督管理对策

2016-03-27 21:34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汉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检验室检验员出厂

□ 唐 蕾 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 卢 军 汉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督管理对策

□ 唐 蕾 汉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 卢 军 汉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为提升生产企业的检验能力和日常监督管理水平,本文分析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室建设存在较大隐患,解决在环境、管理、人员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突飞猛进,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从原料进厂、过程监控到产品出厂检验都加强了质量把关,在企业生产出合格的食品和提高食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食品企业规模不等、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是承担食品出厂检验的关键部门,关系着食品的质量安全,正常有效地运行决定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质量水平。因此本文对生产企业检验室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梳理,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对策,有效推动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检验工作的健康发展,并提出监管建议。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监督管理的意义

切实从源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可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出厂检验工作,保证食品生产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质量安全的食品。强化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能力建设,应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自检机制,督促企业扎实、有效地开展全过程各项检验检测工作,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的主体责任。做好食品企业检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其自身检验能力、确保出厂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常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室专门承担产品的出厂检验,其管理和检验水平直接关系检验工作的完成情况。目前,食品生产企业具有数量较多、整体规模小、作坊式生产的企业多的特点,多数企业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年版)的要求基本具备了独立的检验室,满足了企业出厂检验要求,但笔者通过对本地区取证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在生产企业的检验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检验数据可靠性的缺乏对食品质量安全难以起到把关的作用。

检验室面积小,环境条件差

凡是获取许可证企业全部都设置了检验室,但不少食品企业投入资金有限、获取效益小,为减少成本,检验室大多规模小、配置简陋,面积在20m2以下。由于缺乏足够的空间,检测室布局不合理,所有仪器设备全放到一间检验室,不区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甚至检验人员办公也在检验室,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对于一些要求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企业,还存在检验环境不符合洁净度要求的问题。

检验设备老、旧、差,管理不规范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配置不同的检验设备,一般的食品企业依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许可要求配备,往往购置的都是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差或老旧仪器设备,如机械式电光分析天平、年代久远的恒温培养箱等。同时,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经常出现设备未进行定期核查、检定或校验现象,如压力灭菌器未进行压力表和安全阀检定、恒温培养箱和天平未检定等,极易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发生不安全事故。

检验人员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

产品出厂检验是检验人员对食品进行最后的把关,需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但是部分企业招聘的检验员学历较低,素质差,不能完全掌握产品特点、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无法进行准确检验。虽然检验员都经过具有检验资质的检测机构的培训考核并取得操作员证,但间隔时间较长,知识更新不及时,同时还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检验人员外流,出现岗位空缺,不能长期从事检验工作,使部分企业检验工作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检验室管理不规范

食品生产企业未能制定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在检验过程中未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批批检验或验收,甚至任意取消检验环节,擅自处置检验结果,检验记录与报告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同时,检验用试剂、培养及耗材等未有序合理地存放,易发生安全事故。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监督管理的对策

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只注重产品结果监管,而忽视了对食品生产、检验过程的全方位监管,在深入企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帮助企业提高自检能力水平方面尚有欠缺,存在重处罚轻帮扶的现象。因此,应在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找准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的科学管理与落实检验室的监督管理中的关键点,以提高生产企业的整体水平,为从根本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监管机构的技术优势,发挥服务指导作用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发现生产企业在检验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集中人员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并有效运转。对于软硬件基础薄弱、难以开展自主检验的中小食品企业,在不放宽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企业与有资质的技术机构签署委托出厂检验协议,由具备检验资质的技术机构代为实施出厂检验职责,切实担负起食品出厂检验责任。

调查摸底,建档备案,强化食品检验人员的考核培训

针对大多数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中检验人员存在的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深入食品生产企业了解已取证企业检验室的运行情况,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人员数量、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状况等进行分类登记、造册,统一备案管理,并及时增加变更检验员情况,确保每个生产企业都有两名取证检验人员。同时,制定检验员每年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规定学习培训时间,强化检验员检验能力,以多种形式引导和动员检验员积极参与食品检验相关学习和培训,主动让企业与从事食品检验的机构联系,开展食品检验培训班,带着食品检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学习针对自身企业的产品的检验技术,提高检验能力。对企业的检验员要定期开展食品检验理论考试,采用盲样测试、比对试验等方法对检验员的能力进行检验验证。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积极开展企业诚信建设

监管部门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板报、宣传栏、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和食品工业企业管理体系对食品生产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搭建诚信信息平台、发挥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诚信外部环境,促进食品企业逐步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树立诚信典型,以点带面,广泛推进。

强化自身建设,建立一支懂检验、会监管的监督管理队伍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区域监管巡查中要加大对企业出厂检验工作的关注度,在确认其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指导督促企业持续保持获证时检验室条件,鼓励企业购置相关检验仪器设备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履行好出厂质量把关的职责,同时,还应强化自身业务培训,时刻学习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掌握检验报告的分析判定,通过检验数据分析判断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为监管提供支撑。

结语

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室的监督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职责的重要部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迫切要求。针对企业检验室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监管部门开展监管积极寻求有效对策,以监管促进企业检验室的检验能力,更好地满足产品的检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第一道牢固的防线。

唐蕾(1977-),女,汉族,本科,食品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与监管研究。

猜你喜欢
检验室检验员出厂
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拒收与应对
质量事故的根源,值得注意!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
论检验员的素质与人才培养
矿泉水生产企业实验室检验员考核结果分析
2014年9月17日氯化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硫酸铵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钾肥出厂参考价格
2014年9月17日液氨出厂参考价格
听质量大师讲故事:约瑟夫·M·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