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综合防治(下)

2016-03-27 22:44
农业知识 2016年26期
关键词:盐渍化盐分灌水



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与综合防治(下)

三、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坚持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不偏施化肥。施用适量腐熟的猪粪、鸡粪、稻草、豆秸、玉米秸等有机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提高土壤中的活性物质,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和防御土壤盐分表聚。生物菌肥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及转化,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有效地减少盐渍化危害,促进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所种蔬菜的需肥特性,确定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种类,避免多年施用同一种化肥;应尽量减少追肥次数。在高温季节,适当控制追肥量。发生盐害地,不宜使用氯化铵、硝酸钠等肥料。根外追施叶面肥不易使土壤盐渍化,应大力提倡。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作为叶面肥都是很适宜的。

生物降盐。利用温室夏季高温休闲期,种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种植生长速度快、吸肥能力强的速生小白菜、茼蒿、绿肥苏丹草等,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从而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可种植耐盐性较强的番茄、茄子、芹菜、莴苣、甘蓝、菠菜等蔬菜,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深翻和淋雨。利用休闲期深翻,使含盐多的表层土与含盐少的深层土混合,起到稀释耕层土壤盐分的作用。在当地降雨量较多的夏秋季节,揭去保护地上的棚膜,任雨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或在保护地外挖深1米以上的排水沟、在保护地内起田埂,每667平方米浇水130立方米,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淋雨后要在种植作物前20天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深翻2~3次,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灌水洗盐。当地如果雨水少,可以选择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土壤盐渍化。选择在每年6~8月的高温季节,利用温室的换茬空隙,对有土壤盐渍的温室进行大水漫灌。让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浸入水中,一段时间之后,水下渗流失,自然落干,这时可再向棚内灌水,反复几次,使土壤表层的盐分随水流下,整个过程3~4天。灌水洗盐不仅可减少土壤耕作层中的盐分,还可起到消毒土壤的作用,减少土传病害。灌水洗盐后,大棚内生产的后茬蔬菜长势良好,短期内没有盐渍化的现象出现。

膜下滴灌。在作物生长季节,采用滴管膜下灌水,使土壤湿润,使溶解了的盐分随重力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还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效抑制毛管水的上升,减缓土壤中的盐分积聚,减缓土壤盐渍化的进程。该项技术省水、省肥,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

换土。当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时,可在土壤干旱时,把5厘米左右深的表土层(该层积累的盐分较多)铲除,运到大棚外,同时用肥沃低盐的客土补充。也可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可改善土壤透气性,促使盐分下渗到土壤深层,活化土壤,改善土壤质地。

轮作。轮作也具有较理想的降盐效果,在种植几茬蔬菜瓜果后,栽培玉米或高粱等除盐作物,或种植一些水生作物如水稻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盐分。

地面覆盖。秋延迟或越冬茬栽培,定植作物后地面可覆盖地膜或切碎的稻草、麦秸等物以减少水分蒸发,且蒸发的水分在地膜内凝结形成水滴,重新落回地面可以洗刷表土盐分,防止表层土壤盐分积累,秸秆腐烂后还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强中耕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

无土栽培。无土是彻底解决大棚土壤盐渍化的方法,无土栽培有水培和基质培两种,但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需要更多资金、设备的投入和技术的配套。因此,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垄式或槽式栽培技术是比较实用的栽培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盐渍化危害,而且成本比纯粹的无土栽培低。具体做法如下。

有机基质垄式栽培技术。前茬收获后,深耕约30厘米,淹水达地表,以此降盐,待土壤稍干后再进行耕翻,整地作垄前施入生物发酵有机肥和复合肥。畦作好后,在畦面中央开10厘米深、10厘米宽的沟一条,将配制好的生物有机基质施于沟中,然后在垄面沟底全面覆盖薄膜,以利保水。栽培的蔬菜可定植在垄上,其他栽培与常规无异。

有机基质槽式栽培技术。开槽整地,配置好有机基质后集中放在槽内,基质铺设好后,排滴管,最后地面薄膜全覆盖。栽培的蔬菜可定植在栽培槽中,定植后其他的栽培管理相同。

(何永梅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猜你喜欢
盐渍化盐分灌水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1989—2019 年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分析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摄影欣赏
灌水秘笈
基于PLSR的陕北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