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6-03-28 02:11吴国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腹腔镜

吴国富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与无需再手术患者各60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分析术后近期再手术可能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结果: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病因有: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术后近期再手术组排尿障碍、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与手术中操作不当等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通过评估患者具体情况、提前规划手术过程、后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再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90-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的手术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属于治疗直肠癌较常见方式之一,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此技术已得到广大临床医师与患者的认可[1]。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有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观点,同时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防治措施。抽取我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与无需再手术者患各60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者与无需再手术者患者各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全过程,选取对象均符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诊断标准[2](即:出现血便、大便频繁等,且持续时间超过半月以上)。再手术组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0.3±2.5)岁;病程15d至10月,平均病程(5.1±0.6)月。无需再手术组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1.3±2.4)岁;病程16d至10月,平均病程(5.3±0.8)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3]:①肿瘤直径>6cm;②腹部组织广泛浸润;③腹部粘连、重度肥胖。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研究目的及研究过程,已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将我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与无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探讨造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近期再手术组与无需再手术组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的发生例数。②近期再手术组统计治疗前后排尿障碍、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近期再手术组患者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需再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病因有: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见表1。

2.2 近期再手术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近期再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 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及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造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种致再手术的因素形成原因为:①吻合口瘘主要由于手术的吻合口张力较高、血流不畅、吻合器使用不当及术后护理不当等造成,部分患者瘤体较大,患者骨盆狭小,进行治疗时吻合器无法有效闭合;②直肠阴道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伤口吻合时,阴道前后壁出现吻合意外;③肠梗阻,其临床表现为肠粘连,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肠管不当,术后又没有严格进行冲洗与消毒,造成患者出现腹腔积血,肠道粘连[4]。

3.2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病因的预防措施 根据造成上述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主要是实施手术者经验不足,没有良好控制每个手术细节,通过适当预防可以改善或彻底杜绝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发生率。在手术的初始阶段,医护人员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风险,结合手术的风险因素来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注重手术中细节问题,做好预防措施。例如,针对吻合口瘘,主要是要避免肠道吻合处理过程中对周围肠系膜的损伤,保证吻合口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可以结合患者的原发疾病特点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针对直肠阴道瘘预防,必须先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诊断预测,采用CT观察患者直肠间隙结构,判断患者阴道位置是否出现粘连现象,粘连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给予调整;针对肠梗阻预防,必须在手术过程中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对肠管造成损伤,必须控制肠管作业过程中的力度,术后及时清洗腹腔,避免引发直肠感染和积液,清理完毕后及时将肠组织复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防治粘连[5]。

3.3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病因的治疗措施 根据研究资料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相关疾病。

吻合口瘘治疗时医护人员先结合患者的具体病症确定出再手术的原因,利用合理的诊断方式进行确诊,判定为吻合口瘘后采用腹腔引流管进行低负压冲洗,结合患者在引流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二次治疗,例如患者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一般可以判定吻合口瘘的治疗效果较差,此时必须进行二次转流处理。在直肠阴道瘘的治疗过程中,先进行初次诊断,一旦诊断为直肠阴道瘘后必须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判断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二次手术,手术结束后行横结肠造瘘,瘘口愈合后及时进行结肠回纳术。肠梗阻治疗时,先及时采用CT对病变部位进行检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及时关注患者肠管变化和腹腔的积液状况,在发生肠管扩展时必须及时给予手术治疗[6]。

采用腹腔镜联合会阴直肠癌根治手术时必须及时关闭盆底腹膜,重建盆底腹膜可以在避免术后局部放疗引起的小肠放射性损伤,同时还可以避免小肠粘连与骶前创面引起肠梗阻。同时可以利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门手术关闭盆底腹膜,消除盆腔创面的同时隔离吻合口,避免盆腔粘连和感染。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与无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探讨造成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病因有: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肠梗阻。近期再手术组治疗后排尿障碍、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金红旭[7]研究结果相近。本次分析进一步证实,影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与手术中操作不当等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前规划手术过程、后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针对性预防来降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姜宝飞,于仁,陶国全,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及防治探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06(191):902.

[2]张丰,卢麒丞,王海涛,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再手术原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9):60-62.

[3]张冲,任泽强,丁伟超,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99):618-619.

[4]文飞,杨庆强,徐亮,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35):96-98.

[5]秦长江,李全营,傅侃达,等.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体会[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5):486-488.

[6]张仁汉,佘军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的比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6):862-864.

[7]金红旭,张雪峰,李瑾,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4):257-259.

(收稿日期:2015.12.08)

猜你喜欢
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521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探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