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北麦16

2016-03-28 07:54郭彦泰张存生孙作凤张晶晶
中国种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晚熟区域试验氮素

郭彦泰 张存生 孙作凤 亢 诚 张晶晶

小麦新品种北麦16

郭彦泰张存生孙作凤亢诚张晶晶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嫩江161441)

北麦16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6004。

1 品种选育

1.1选育目的针对当时黑龙江省主要种植小麦品种中缺乏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生产上赤霉病害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选育适宜黑龙江省北部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

1.2品种来源与选育过程科研人员通过聚合杂交方法将垦九9号和龙麦26等导入金K核不育材料(属太谷核不育类型),聚合优异基因,将丰产性、田间农艺性状选择与品质筛选相结合,2004年从中选择优良可育株,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4-2005年冬季南繁加代F1,2005-2007年种植F2~F4,于2008年F5稳定决选,品系代号为九三08-51266。2009-2013年进行鉴定比较试验和异地联合鉴定试验。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晚熟组联合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

春性,晚熟,生育日数90d。胚芽鞘紫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叶色深绿,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100cm,茎秆强度较好。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子粒红色、卵圆形、硬质。产量三要素协调:收获穗数650万左右,小穗数一般为15~20个,穗粒数31~42粒,千粒重37.0g。容重790g/L左右,不易落粒。生育后期耐湿性较强,田间病害轻,熟相较好。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高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根腐病。品质为优质中筋类型,2年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12.61%~13.98%,湿面筋29.5%~30.8%,吸水量55.9~58.3mL/100g,形成时间3.7~4.0min,稳定时间3.9~4.2min。

3 产量表现

2009-2011年进行产量鉴定比较试验,每hm2平均产量5917.5kg,较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0.9%。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晚熟组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3241.7kg,较对照克旱16增产10.1%;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4745.4kg,较对照品种克旱16增产8.4%。2015年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4629.0kg,较对照克旱16增产6.9%。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5点次汇总,其中13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2014-2015年参加国家春小麦品种东北晚熟组区域试验,2年每hm2平均产量5217.8kg,较对照垦九10号增产6.0%,2016年已进入生产试验程序。

4 栽培技术要点

2014年九三科研所开展了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施肥量级及氮素运筹方式等探索研究,以便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最适密度为43万/667m2,每667m2施肥水平(氮磷钾纯量)11~13kg,施用氮素时期为基肥+分蘖期施用氮素+灌浆期施用氮素为佳,其产量潜力达400kg以上。同时严格按照小麦种子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建立相应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保持品种纯度和不断提高其优良种性。结合多点生产示范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该品种较喜肥水,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区及同生态条件地区的中上肥力水平土壤种植。坚持合理轮作(如麦豆、玉麦、麦杂轮作等),倡导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精细整地,提高整地标准和质量,为丰收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抓好种子机械精选与包衣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严把播种质量关。适宜区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种,采取平播密植方式,每hm2适宜基本苗650万株。优化配方施肥,采取秋深施肥或春分层施肥,施肥纯量180kg,N∶P2O5∶K2O=1.1∶1∶0.4,钾肥宜选农用硫酸钾,推广应用氮肥后移技术措施以提高品质。3叶期用V型镇压器压青苗2次,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分蘖,抗旱防倒伏。分蘖期适时进行复方化学除草,做到草死地净无药害。拔节前若有徒长倾向需及时采取化控措施防倒伏。为保证小麦提质增产,根据收获季节气象预报,采取割晒拾禾与联合收割相结合的方式适时收获。

2016-06-24)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9B101-4-7);省农垦总局攻关项目(HNK11A-01-04-03);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科企合作项目

猜你喜欢
晚熟区域试验氮素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晚熟的记忆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晚熟宽柄芥(酸菜)新品种渝芥1号的选育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