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2016-03-28 08:20杨敏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差错输液门诊

●杨敏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杨敏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门诊输液室患者众多,流动性大,是医疗纠纷的常发病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患者在输液工作中发生差错的原因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门诊输液护理安 全隐患主要表现 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专业技术操作掌握不熟练并提出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门诊输液 ; 护理 ; 安全隐患; 措施

门诊输液常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何减少护理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管理。门诊输液室是护理差错、事故的高发科室,就诊的人员较为复杂,且门诊环境狭窄,以及医护人员的能力有限,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也影响着医院的荣誉。本研究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 护理管理安全隐患

1.1 护理人员管理缺陷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门诊输液室病人数量逐年上升,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提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大,而护理人员的待遇还未得到明显改善,造成护理人才缺编、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护理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1.2 个别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缺乏沟通技巧

个别护理人员不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真诚关爱”等护理观念,服务态度较差,交流时语气冷漠、生硬,不能耐心细致的为患者及家属解决困难;在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时沟通方式欠佳,说话方式、方法让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考虑到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因等待、拥挤等常产生烦躁情绪,故极易导致争吵,冲突发生。

1.3 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掌握不熟练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对于静脉输液穿刺不能做到一次成功,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及投诉;同时对于突发事情的认识不足、处理能力差,不能及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发生后也不能迅速进行相应处理并报告医师,最终导致风险事件出现。

1.4 空气环境污染

门诊输液室患者较多,拥挤现象严重,空气较差;加上卫生院输液室布局不够合理,各区隔离效果比较差,造成各种疾病患者携带不同病原菌在输液室内传播,常规室内消毒无法完全清除致病菌,亦极易造成院内感染,无法营造一种安全、舒适、整洁的输液室环境。

1.5 患者方面的原因

门诊输液室有些患者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反应敏感等特点;随着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输液前等待时间过长,或护士穿刺失败,加上患者自身情绪不好,便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可能引起护患纠纷;部分注射用药昂贵,超出患者的承受能力,会有不满情绪;患者医学专业知识匮乏,输液过程中存在擅自离开观察区的现象。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需要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培养,提倡“慎独”精神;严格遵循医院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药物准备时、输液前,做好药物、患者、医嘱核对工作;详细告知患者输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反应,以便及早排除安全隐患;每月组织安全评比,同时针对出现护理安全隐患,找出自身不足,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

2.2 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鼓励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及能力提升的拓展训练,以达到知识的更新;加强护士护理技能的培训,让护理士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改善门诊输液环境

改善门诊输液硬件设置配置计算机共享信息,将门急诊医生诊室、药房、收费处、输液室进行数据共享。医生依据患者情况开 具电子处方,护士根据患者的诊疗卡能够直接从数据库中导出患者输液信息,然后打印输液标签, 这样便可避免因字迹不清、 潦草导致的护理差错。实施数据共享还可方便医护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查询,比如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和配伍禁忌等, 避免错误用药。另外,配备净化台,在净化台内配置药液,以保证质量。

2.4 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内容之一,加强健康教育实施力度,进行深入开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及监督小组,健 康教育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宣传单,内容应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应用两方面的内容,护士依照宣传单进行健康宣教后将其交给患者并签名,嘱其再次学习所宣教的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 也可录制为视频,进行循环播放。监督小组负责对健康教育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2.5 创造良好输液室环境

输液室内保证良好通气,每天晚上消毒剂清洗室内,保证室内清洁;同时应当尽量减少陪护家属人数,以缓解室内拥挤,减少感染源。

3 讨论

对护理差错、护理缺陷的有效管理是防范、杜绝护理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社区门诊输液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了加强制度化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制;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沟通与健康 宣教等有效防范措施,使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安全性的因素包括:医生不固定、门诊环境狭窄、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较差、微粒污染等。针对这些因素,临床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健康宣讲、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防止微粒污染、增强无菌观念,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

( 作者单位:施秉县牛大场中心卫生院 )

[1]张淑秀.社区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112.

[2]吕春玲 .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7):104.

[3]陈秀.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 健康研究2014,(2):32.

[4]吴志英.社区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3):12.

猜你喜欢
差错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