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两优366”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8 10:35吴美金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农技站365415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宁化县秧田纹枯病

吴美金 (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农技站 365415)

“福两优366”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美金 (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农技站 365415)

“福两优366”在宁化县作烟后稻种植,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和抗病性强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该组合在宁化县作烟后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福两优366;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宁化县

“福两优36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吉奥种业有限公司利用“SE21S×R366”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2008)。同年宁化县引进“福两优366”并试种,2014年在方田乡方田村、朱王村、大罗村各设烟后稻示范点1个,示范结果表明,“福两优366”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和抗病性强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该组合在宁化县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福两优366”于2014年在方田乡方田村、朱王村、大罗村作烟后稻种植,经测产验收,方田村每667 m2湿产751.99 kg,折合每667 m2干产633.78 kg,比“宜优673”增产9.49%;朱王村每667 m2湿产716.71 kg,折合每667 m2干产602.22 kg,比“宜优673”增产9.95%;大罗村每667 m2湿产707.29 kg,折合每667 m2干产598.35 kg,比“宜优673”增产10.87%。

1.2 主要特征特性

1.2.1 农艺性状

“福两优366”植株生长整齐,株形适中,剑叶斜立,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茎秆粗壮,抗逆性强,后期转色好,适合机械收割。据试种、示范试验观察,两年平均每667 m2有效穗数16.9万穗,株高120 cm,穗长25.7 cm,每穗总粒数146.7粒、实粒数135.6粒,结实率92.43%,千粒重30.92 g。

1.2.2 全生育期

“福两优366”于方田乡作烟后稻种植,5月31日前播种,6月28日插秧,9月1日始穗,9月10日齐穗,10月18日成熟,全生育期141 d,该品种适宜作中晚稻种植。

1.2.3 抗逆性

两年抗性综合评价,“福两优366”中抗稻瘟病,轻发纹枯病,未发现稻曲病发生。

1.2.4 稻米品质

经米质检测,“福两优366”糙米率81.6%、精米率72.7%、整精米率50.7%、粒长7.3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垩白度6.2%、透明度1级、碱消值3级、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蛋白质含量8.1%,米质较优,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米标准。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福两优366”在方田乡作烟后稻种植,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有条件的地区宜尽量早播早插。播种前先晒种1 d,以促进整齐出芽,然后种子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2 h,再用清水浸种13-20 h,防细条病、恶苗病等。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每667 m2大田用种量为2 kg、秧田播种量为11-12 kg。播种时注意稀播、匀播,秧龄控制在25-28 d。秧田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好的田块,并将秧地田埂杂草清除干净,以减少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的栖息场所及减少水稻病毒病的发生。秧田畦面要整平,以防止积水造成烂种。秧田基肥每667 m2用45%三元复合肥15-20 kg;1叶1心期每667 m2用15%多效唑15 g对水50 kg喷施,促进秧苗分蘖;2叶1心期每667 m2施尿素4-6 kg作断奶肥;拔秧前4-5 d每667 m2施尿素6-10 kg作送嫁肥。注意秧田病虫害的防治,在拔秧前1-2 d,每667 m2用10%烯啶虫胺水剂50 kg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 g对水60 kg喷雾,做到带药下田。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福两优366”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生长势强盛,应坚持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达到壮秧标准立即移栽,掌握手插20 cm×23 cm、机插30 cm×15 cm(宽行窄株),每667 m2插1.4万-1.5万丛,丛插两粒谷,每667 m2插足基本苗5万-6万苗。

2.3 科学水肥管理

“福两优366”属高产耐肥品种,在施肥方法上,要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N、P、K比例以1∶0.5∶0.8为好。具体施肥方法: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每667 m2用碳铵50 kg、过钙40 kg作基肥;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30%,在插秧后6-8 d结合化学除草每667 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穗肥占总施肥量的10%,每667 m2施尿素2.5 kg和氯化钾10 kg;在破口期、齐穗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250 g对水60 kg各喷施1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在水分管理上,要遵循“浅水插秧、寸水护苗、浅水促蘖、够苗烤田、干湿交替”的原则。具体方法为:返青期保持3-5 cm深水层;分蘖期保持1-2 cm浅水层;每667 m2茎穗数达16万-17万苗时进行烤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抽穗后期干湿交替,以壮籽、养根、保叶;忌断水过早,宜湿润养老根,活熟到老,以提高千粒重;收割前10 d左右断水。

2.4 防治病虫害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植保部门病虫测报和大田观察做好病虫害防治。大田期间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具体防治方法:在插秧后6-8 d结合施分蘖肥,每667 m2施3.6%杀虫双颗粒剂2.5 kg防治螟类虫卵;在始穗初期,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75 mL对水60 kg喷施防治二化螟;在台风后,每667 m2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 g对水60 kg喷雾预防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当田间观察发现纹枯病时,每667 m2用3%精钢艾素水剂350 mL对水60 kg喷雾防治;当田间观察发现稻飞虱时,每667 m2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 g对水60 kg喷雾防治。

2015-07-31

猜你喜欢
宁化县秧田纹枯病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不朽的丰碑 永久的纪念——宁化县打造红色遗址群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宁化县贫困空壳村村财增收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浅谈宁化馆藏《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