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泥鳅致富新道路

2016-03-28 13:35李大秋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县泥鳅种养

○李大秋



稻田养泥鳅致富新道路

○李大秋

“你看,我家两亩的水稻田养殖泥鳅,亩收入上万元呢。”益阳市南县华阁镇华民村村民张玉喜告诉笔者,除了前期的稻田改造外,稻田养泥鳅管理起来并不麻烦,“水稻田平时该怎么管还怎么管,真是什么都不耽误”。

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水网交织地带,全县海拔27m以下的低洼田有7.8万亩。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部分低洼水田土壤已经出现次生潜育化,单独栽种水稻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张玉喜作为有头脑、敢尝试的农民,利用华阁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走出种水稻养泥鳅的生态种养新模式。

在张玉喜的田地里看到,稻田水稻长势喜人,放养的泥鳅欢快地窜动觅食,不停地搅动着水体,翻动着泥土,不仅具有钻泥松土透气,促进肥料分解、促进水稻根部发育等作用,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肥料,有利水稻生长,泥鳅还喜欢吃稻田里的螟虫卵及褐稻虱,能够帮助控制稻田病虫害;而水稻也为泥鳅提供了栖息、遮阴、食物等生长环境,节省饲料成本,促进商品鳅生长,最终实现稻鳅双丰收。

作为华民村第一批吃螃蟹的先行者,张玉喜坦言也走过弯路。第一年尝试往稻田放养几十斤泥鳅苗,因为没有做好防逃工作,4个月后收获一场空。第二次放养的泥鳅苗,因为鸟偷吃和施农药未注意等,损失殆尽。连续探索“稻鳅生态种养模式”两年后,张玉喜总结出特别要掌握以下四点:在栽秧后隔10天,待秧苗返青后投放泥鳅苗种;做好防逃跑、防偷、防鸟工作,在稻田四周设置围网片,并加固田埂;田里要开出框架式“田”字形鱼沟和鱼坑,以便晒田放水时,泥鳅能在沟里栖息;选用低毒性、消解快的农药,喷药时加深稻田水深。

说起稻鳅混养的收益,张玉喜算了一笔账:投苗后4个月泥鳅即可上市,每亩泥鳅产出100kg,按照生态泥鳅60元一公斤的市场价,泥鳅上市时每亩可收入6000元,一亩田仍可收550kg的稻谷,而且泥鳅一年可养两批,就这样粗粗一算,每亩稻田轻松达到“千斤粮,万元钱”,真正实现稳粮增收的目的。张玉喜计划将自己的“种稻养鳅”经验技术无偿的传授给周边的种植户,让大家都走上致富的新道路。

(通联:413205,湖南省南县华阁镇动物防疫站)

猜你喜欢
南县泥鳅种养
泥鳅笼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欢天喜地过大年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