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乾阳罗非鱼专业合作社不等不靠全力修复水毁工程

2016-03-28 14:31胡德国王文彬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英山成鱼罗非鱼

○ 胡德国 王文彬

英山乾阳罗非鱼专业合作社不等不靠全力修复水毁工程

○胡德国王文彬

轰隆隆的机鸣声不绝于耳,哗啦啦的水响此起彼伏,7月11日上午,在英山乾阳罗非鱼合作社的池塘里,社员们手握铁铲锄头,肩挑扁担竹筐,在似火的骄阳里奏响了抗灾自救的劳动乐章。

10天前,这里曾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就在6月30日至7月1日,英山县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山洪暴发,合作社上游红花水库、占河水库紧急泄洪,东河水位急剧上升,致使河水倒灌,整个合作社所有鱼池一片汪洋。合作社成员徐超的承包鱼塘全部过水,有一处大堤溃口,60多万尾及大部分成鱼全部逃跑,损失20多万元。承包户徐逢印的罗非鱼池全部倒灌,新培育的35万尾罗非鱼苗和1000多斤成鱼毁于一旦,损失达18万元。合作社承包户李名德、郁冬成、徐向阳等罗非鱼苗种及成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鱼池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整个合作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万元。

灾情发生后,省、市、县水产主管部门及县、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亲临合作社指导抗洪救灾。合作社号召全县社员自己动手,全力开展抗灾自救。他们请来了勾机,修复了池塘溃口,清理了被泥沙掩埋的养殖池。社员们拿起了铁铲锄头和扁担竹筐,筑好了池埂和大堤。县水产局派来了技术人员,指导他们用渔药清理了池塘,以防灾后鱼类疫病发生。同时,还为他们联系调剂补放鱼苗,准备灾后恢复生产。目前,已整修鱼池120亩,修复水毁大堤池埂300m,并对120亩鱼池进行了清塘消毒。

英山县乾阳罗非鱼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罗非鱼养殖经营的群众性组织,由全县罗非鱼繁育、养殖、加工、餐饮、销售、科研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县性、行业性社会团体。合作社拥有两大养殖基地,一个是苗种繁育基地,一个是成鱼养殖基地,共有养殖面积1500亩,主要养殖品种是全雄罗非鱼。多年来,该社在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按照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全雄罗非鱼养殖,逐步形成了非热带地区养殖热带水产品的区域特色,为当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村增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2010年该社被市政府评为优秀渔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黄际朝被评为全县优秀星级党员,2011年合作社荣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县优秀专业合作社。

科技助力 罗非鱼走出山乡闯世界

“一曲渔歌一局新,罗非频送五湖春。温泉袅袅渔村暖,寸寸鱼苗寸寸金”,这是该社依托温泉资源大力建设罗非鱼良种基地,发展罗非鱼产业,从而谱写出村富民强华丽乐章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社依托境内得天独厚的温泉水资源,做活热带渔业特色文章,大力发展以罗非鱼养殖为主的热带鱼产业,逐步形成了非热带地区养殖热带水产的区域特色,使“中国温泉之乡”走出了一条“靠水吃水、依水生财”的强村富民之路。该社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将合作社养殖基地列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县政府在《英山经济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温泉资源开发计划,并专门调整土地300亩用于罗非鱼产业发展,还专门从省水产局聘请科技特派员负责指导罗非鱼良种科技攻关及产业发展。湖北省农业厅、水产局主要领导多次到我县考察罗非鱼产业发展,作出了“养好一条鱼,带活一方经济”的重要指示,并批准在英山建设了省级罗非鱼良种场。

该社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湖北省水产局科技特派员的大力帮助下,2005年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引进新吉富罗非鱼原种亲本,通过技术依托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联合攻关,培育了新一代全雄罗非鱼良种。2007年该社罗非鱼良种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0年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达成罗非鱼养殖技术合作协议,2011年该产品经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全部合格,同年该社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荣誉称号。通过8多年的不懈追求和刻苦钻研,该社成功地完成了罗非鱼良种的制种、养殖及技术推广等科研课题,自行研发出新一代全雄罗非鱼良种,成鱼产量突破100万公斤,产品经神鹭等出口加工企业远销到欧美等地,全县罗非鱼养殖大户发展到160多户,示范推广面积达到4000多亩,系列产值达5000多万元。自此,英山罗非鱼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不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华丽转身,罗非鱼产业也逐渐成为英山继茶叶产业之后的又一大富民产业。

打造品牌“乾阳”鱼勇立潮头竞风流

专业合作社所在地地热资源丰富,热带罗非鱼养殖已近10年历史,产品以其优良的质量博得市场青睐,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在价格上往往占不了优势,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使合作社增效,使养殖户得到实惠,2010年9月,社长黄际朝自费到外地考察学习,看到了品牌建设在现代渔业发展中所展现的无穷活力,深有感触,回来后便积极做社员工作,于2011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乾阳”罗非鱼品牌商标。为了叫响“乾阳”罗非鱼品牌,合作社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乾阳”罗非鱼商标的重大意义,使广大群众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保护本地优质产品的意识。商标的注册,标志着罗非鱼产业实现了从生产经营时代向品牌经营时代的跨越,大大提高了当地优质特色水产品的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罗非鱼苗种及成鱼市场价格均比以前增加30%以上,直接给合作社社员增收近300多万元。

合作社还结合全县旅游新城建设战略,积极引进技术力量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热带休闲渔业,全力打造集温泉疗养、生态旅游、休闲垂钓、水上娱乐、渔家体验等特色于一体的经营品牌,建设“渔家乐”服务点20处,垂钓园12处,与县体育部门联合创建温泉游泳馆1处,定期与县文联、诗词协会等联合举办渔场采风活动,在当地城乡,随处可见大幅的罗非鱼宣传广告,随地可见活蹦乱跳的罗非鱼出售,水库池塘边处处可见络绎不绝的钓鱼爱好者,餐馆酒楼里随时可闻沁人肺腑的罗非鱼香,在全县已逐步形成了“养罗非鱼、钓罗非鱼、品罗非鱼、咏罗非鱼”的浓厚氛围,罗非鱼也相应成为英山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

创新服务 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为了进一步带动全县渔民致富,作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社时刻把满足渔民需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从培训渔民着手,不断提高广大渔民的科技水平,从而提高产业整体素质。至2013年末,该社在南河、方咀、温泉、红山、杨柳、石镇等渔业主产乡镇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活动60余次,培训农(渔)民3000人次。同时,该社还狠抓典型培植,通过典型带动全县渔民投身于罗非鱼养殖经营之中。合作社成员徐超以主养罗非鱼苗种为主,每年苗种产值近100万元。李名德同志就是通过开展罗非鱼苗种生产和成鱼养殖综合经营,从一个家徒四壁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闻名遐迩的“养鱼大王”,2013年罗非鱼苗种产量达到600万尾,成鱼产量5万公斤,实现收入120万元。当地象他们一样年产值在5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20多户,这些养殖大户逐渐成为全县特色渔业发展的领头羊,带领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罗非鱼养殖经营之中。另外,合作社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采购物资、统一收购价格,并长期免费向罗非鱼经营户提供技术、信息等各项服务,积极为经营户争取政策和信贷等扶持,先后为罗非鱼养殖户争取政府贴息贷款3500万元。合作社如同习习的春风,催开了朵朵璀璨的繁花。在合作社的引领和带动下,全县罗非鱼产业发展已成异军突起之势,目前英山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第一大优质罗非鱼养殖繁育基地,罗非鱼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网罗渔民3000人,辐射养殖水面4万亩,产值达5000万元的富民产业。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英山县乾阳罗非鱼专业合作社正以她矫健的雄姿,带领广大渔民在现代渔业建设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通联:438700,湖北省英山县水产局)

猜你喜欢
英山成鱼罗非鱼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广东成鱼破10元/斤,今年加州鲈还会火吗?听听这几位圈内人士怎么说(附购苗指南)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英山茶园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