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珍珠养殖技术或实现弯道超车

2016-03-28 14:55
水产养殖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博览珍珠海水

我国海水珍珠养殖技术或实现弯道超车

作为广东省汕头市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开馆仪式暨科普讲座体验活动日前在汕头绍河珍珠科技园举行。

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汇集的砗磲及其所产珍珠主要来自南中国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涵盖了世界上已经发现砗磲总科的全部品类,数量多达100多件。如该馆收藏的千年砗磲贝其肉里长出来的游离珍珠“生命之珠”,重量2 036 g,是原世界最大的同类珍珠“亚洲之珠”的16.8倍,被誉为世界“珍珠之王”;此外,另一颗世界“附壳珍珠之王”,是附着在砗磲贝壳内形成的附壳珍珠,重量约20 kg,是原世界最大同类珍珠“老子之珠”的3.15倍,更有“佛珠万寿山”的美名。

开馆当天,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承建单位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还发起组织了“首届南海《砗磲养殖育珠》研讨会”。绍河珍珠董事长、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所所长、著名珍珠研究专家谢绍河教授作了《砗磲养殖育珠》的主题发言,并创新提出了世界海水珍珠养殖技术的“三代”说。

谢绍河认为,如果说以马氏珠母贝培育小型海水珍珠技术为“第一代”,利用大珠母贝和珠母贝培育大型珍珠为“第二代”,砗磲养殖育珠或将成为引领世界的第三代海水珍珠养殖技术。虽然由于条件问题,我国目前未能养成“第二代”的两个育珠品种,但很有可能在第三代海水珍珠养殖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

谢绍河介绍,砗磲育苗在国外已经有30年历史,在我国则刚刚起步。由于砗磲内脏团没有像珍珠贝那样的核位,植核后手术贝病死率高、留核率极低,技术难度非常大,利用砗磲育珠研究,在国内外尚未有成功先例。可喜的是,他所带领的珍珠科研团队经过两三年的研究,应用前期拥有的专利技术,现已解决了育珠贝病死率高的技术第一难题,植核留核率也有了新的突破,近期还将与汕头大学合作在南澳继续探索,力求今年内基本达到生产技术的要求。我国南中国海有着诸多岛礁和潟湖可以作为养殖区域,也有着可以研发养殖育珠的优势砗磲品种。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砗磲养殖育珠的独创技术,若能完善这一技术成果体系,将成就引领世界第三代海水珍珠养殖的技术巅峰。

(www.bbwfish.com)

猜你喜欢
博览珍珠海水
“小珍珠”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喝多少杯海水能把人“渴死”?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
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