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的以德治海

2016-03-28 17:46冯超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明代中国

冯超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论明代的以德治海

冯超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明朝自建国以来,统治者采取了以德治海作为稳定周边海洋环境的基本政策。以德治海的内容是以购买力为基础的德政分配体制。从永乐年间的万国来朝到嘉靖时期的倭寇之乱,以德治海政策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它实施的原因在于华夏中心意识和地缘政治的内在需求,具有文化传统和现实政治上的双重意义。它对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中国北疆安宁、海疆失守,也为西方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客观条件。

[关键词]明代;中国;以德治海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1]390。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代政府以德治海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明太祖之后的历代明朝统治者也都谨遵祖训贯彻实行了这个以德治海的基本国策。以往的研究大多将以德治海的思想从属于明代的朝贡制度,缺乏对其进行细致专门的研究。本文拟从明代以德治海的演变、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作一论述,对以德治海思想在明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作一个客观详细的阐述。

1 明代以德治海的演变

说到以德治海,一般的解释就是中央政府不依靠武力而是依靠德政来治理海洋,和平利用海洋发展经济,与外国进行和平的贸易往来。随着明代政治经济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德治海政策经历了很长的演变过程。

在明代,以德治海的实质就是中央政府不依靠武力威胁,而以德治为核心,把财富作为德治的外化形式,换取别国表面上的臣服,以建立一种以明王朝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明代的以德治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洪武二年(1369年),正值明朝建国之初,洪武皇帝鉴于长治久安的考虑,将周边15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这些国家中绝大部分都是海洋国家,对此实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明王朝初期以德治海的政治方针。到了永乐三年(1405年),永乐皇帝不再满足于和周边国家相互隔绝的外交状态,发起了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率领如此庞大的舰队出访海外各国,没有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震慑别国,而是本着和平互利的原则与各国通商贸易。这不仅扩大了明王朝的海外政治影响,也构建了和平稳定的海洋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朝贡体制也至此确立。郑和下西洋作为明代以德治海的具体实践,与其说是一种海外远航的经济行为,不如说是一种以德治为核心的文化和精神行为。但是宣德之后,大规模的海洋航行渐渐停止。从正统年间到正德年间,明王朝遵守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制,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总是把自己当做宗主,把对方视为附庸。在贸易中,明朝总是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所以这可以看作是利诱别国臣服的经济行为。正因为如此,以德治海只能是一种文化治理方式,对于这些海洋国家明王朝只能施之以道德上的约束力和文化上的感召力,缺乏军事上的占领和政治上的统治。正因为该政策是一种软控制,它的执行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所以到了嘉靖年间,随着国力的衰弱,倭寇乘虚而入袭击了明王朝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德治海政策便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也标志着以德治海已经走到了虚弱的边缘。

实际上,明朝正德以后,世界历史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巨变。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大航海活动,世界交通体系和海洋交通体系均发生了剧变。西方世界开始直接和东方世界发生交通和贸易关系,世界开始渐渐由相互隔绝到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方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贸易逐渐取代朝贡贸易成为主要贸易形式,殖民体系逐渐取代朝贡体系成为主要国际关系形式。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德治海政策越来越不能满足世界形势的变化。终于在19世纪中后期被西方资本主义冲击的支离破碎。

2 明代以德治海的原因

明代以德治海政策的提出和实行不是统治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从文化传统上说,它源于华夏中心意识;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它是明王朝的必然选择。

从文化传统上看,以德治海是明王朝对历史上王道思想的继承。正如《盐铁论》所说:“春秋王者无敌,言其仁厚,其德美,天下宾服,莫敢受交也。德行延及方外,舟车所臻,足迹所及,莫不泽被。蛮猈异国,重译而至……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2]这就是说中国不依靠武力威胁,而是依靠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力量,即在交流中利用中国的文化优势感召和德化别人,从而建立以中国为中心世界秩序,所谓“王者无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王道思想源于华夏中心意识。关于华夏中心意识的起源,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3]。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4]。此外,还明确提出了“内诸夏而外夷狄”。如果说,国内的华夷之大防随着国内民族的融合渐渐有所松动,那么中国对待非我族类的外国人,则自始至终都坚信夷夏有别。宋人石介专门论述道:“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5]。在华夏中心意识的影响下,明王朝自认为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认为单凭文化的吸引力就可以做到“万国来朝”。于是,明王朝在统治方式上采取了文化治理,对于属国和藩邦,明朝并不追求军事和武力占领,更不追求通过武力占领而攫取经济、税收利益。对待朝鲜、日本和安南这些周边国家都是通过提供经济和贸易上的好处以换取文化上象征性认同的“朝贡”。

从地缘政治上看,明朝不可能耗费大量的武力和财力去治理海洋,唯有以德治海,对周边海洋国家采取羁縻政策。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逃塞北。但元朝并没有因此彻底灭亡,而是在蒙古建立了北元政权,成为明王朝的主要战略威胁。随后喇嘛黄教传入蒙古,因为宗教的联系,青藏高原地区也沦为蒙古的势力范围。而西蒙古瓦剌的崛起又使得新疆成为蒙古的势力。由于蒙古势力的强大,并一度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北部边疆,进而严重危及了明朝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正如朱元璋所说:“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6]390。在蒙古的威胁之下,明王朝不得不倾其国力与之周旋。明初,朱元璋进行了大规模的北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也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后,明朝还遭遇了惨痛的“土木堡之变”,直到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封贡,双方才达成了和平协议。正因为明朝自建国以来,就在北方边疆受到了蒙古的牵制,使得其无法集中力量去建设海洋上的国家权力。只能标榜以德治海,用利诱来羁縻周边国家,寻求一个良好的海洋环境。

3 明代以德治海的影响

明代的以德治海是一种文化治理方式,倡导用文化的同一性来构建海洋秩序,对中国和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有利有弊,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明代的以德治海政策使明代前期的中国得以全心全力解决北方边疆问题。明代前期,中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使得明王朝不必动用武力就能使得万国来朝。在这种占据优势地位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德治为核心的文化治理方式无疑是明智之举。这种“羁縻”性质的政策使得明朝避免了穷兵黩武,不必像元王朝那样因为一系列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明朝政府通过以购买力为基础的德政机制控制周边海洋国家,也使得明王朝得以倾其国力与北方的蒙古势力周旋。洪武和永乐年间之所以能够频繁进行大规模北征,完全得益于海疆的安宁和稳定。

二是明代的以德治海造成了中国海洋上的权力真空,引发了倭寇之乱。以德治海,实际上是放弃海洋统治权,全面退守大陆,利用本国的财富换取海上的和平。这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的治海政策,很容易因海上不设防造成门户洞开。这在明朝突出的表现为倭寇之乱。嘉靖二年(1523年),两支日本使团在宁波发生了“争贡之役”。随后明朝终止了对日本的朝贡贸易,这标志着明廷已经无法再“羁縻”日本的侵略。此后,倭寇之乱持续了数十年之久。为何人数不多的倭寇能够长驱直入的由沿海侵略至内地?胡宗宪说:“迩国承平日久,海防渐弛,军伍空虚,战舰破坏,以致海贼楼奴乘我无备,互相扇携,犯边得志,渐侵内地”[7]。这就是说由于明朝政府实行以德治海政策,致力于德化四夷,强调通过文化交流,以非武力的方式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国家权力从海洋治理和海洋国防中退出,对于沿海地区的行政、财政和司法采取无为主义和不干涉主义,从而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军事上武备废弛,无法有效抵抗倭寇的侵略;行政上尾大不掉,无法执行中央抵御倭寇的政策;司法上形同虚设,任由沿海商人与日本武士勾结。凡此种种,使得倭寇越剿越多,无法根治。

三是明代的以德治海使得中国的国家权力从海洋治理和海洋扩张中退出,从而为西方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客观条件。明代政府对海洋采取文化治理的政策,使中国渐渐失去了对于海洋交通线的控制,而西方与此同时却踌躇满志,乘机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航海”时代。说到明代的以德治海政策和西方的殖民扩张,古里国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到达古里国,与其进行了平等的贸易往来,带来了永乐皇帝诏封古里国国王的敕书,并立石碑亭宣传明朝以德治海的思想:“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8]。古里国距离明朝万里之遥,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地理环境都不会相同,郑和写下此话的目的就在于传达一种期望,期望中华文化可以德化古里,使两国文化在交流中趋于同一性,而这正是明代以德治海的核心所在。一个世纪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达迦马率领舰队来到古里,用武力征服了这个印度洋交通要冲,并掠夺了众多财富,开启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序幕。试想,如果16世纪时的明朝没有从海洋探险中退出,大明舰队仍然驰骋于海洋之上,那么以达迦马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还会如此肆无忌惮吗?正像美国作家李露晔所说:“见过了葡萄牙的小破船之后,中国的水师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了这些挡路的蜗牛,从而彻底阻止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海上道路呢”[9]?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设想。真实的历史是界的大幕。

4 结束语

通过选择明代的以德治海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政策的演变、原因和影响作一个深入分析,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明代的治海政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在研究以德治海政策的时候绝不能孤立静止的看待问题,而应该考虑中国固有文化观念,即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正如何新华所说:“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国家,而且也是别国的父执、外邦的母源”[10]。

明代的以德治海政策虽然在一段时期内为明代中国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海洋环境,对明代历史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该政策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它始终将中国和别国的关系视为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致力于孟子所说的“用夏变夷”[11]。这与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近代外交体制背道而驰,此种文化心理使得中国在步入近代社会时背负了沉重的文化负担。

参考文献:

[1]朱元璋.皇明祖训[M]//洪武御制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390.

[2]盐铁论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508.

[3]春秋公羊传译注[M].王维堤,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8.

[4]孔丘.论语[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159.

[5]石介.伹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朱元璋.皇明祖训[M]//洪武御制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390.

[7]胡宗宪.为海贼突入腹里题参各省疏[M]//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

[8]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M].万明,校注.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5.

[9]李露晔.当中国称霸海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10]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J].东南亚研究,2006(1):50-54.

[11]孟轲.孟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

[责任编辑:钱果长]

作者简介:冯超(1991-),男,安徽马鞍山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收稿日期:2015-11-23

DOI:10.13420/j.cnki.jczu.2016.01.017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6)01-0081-03

猜你喜欢
明代中国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