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微

2016-03-28 21:53陈远航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独立学院

陈远航(吉首大学 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基于通识教育视角下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微

陈远航
(吉首大学 张家界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独立学院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开展公共体育教学时,受多方面因素制约限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问题较多.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中,基于通识教育的视角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独立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上的缺陷,从而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

独立学院办学资源及办学条件是建立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具备较好先天优势,因此在其数量及规模上发展较快.目前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独立学院有275所,其在校学生达300多万人.独立学院一方面起步较高,发展较快,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可谓参差不齐.公共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上其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尚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和问题.如何有效开展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相关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1 通识教育基本概述

通识教育这一理念缘起于我国古代所提倡的“通”和“识”概念.将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延伸,可以发挥通识教育在组织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弥补学科知识过碎过细而导致知识割裂上的缺陷,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增长其才能,培养其全面素质能力.在高等院校办学中,首次以通识教育作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实践者是梅贻琦,其倡导的“本末兼赅,通重于专”及“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思想,对教育界形成了较大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理念被高等教育院校所重视和采纳[1].

在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由于其承担了保障人才身心健康,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责,而从另一个侧面看,公共体育教学又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构成,在全面推行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得以明确.因此,在开展公共体育教学时,应本着以生为本教育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此保障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要确保学校体育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价值,应站在通识教育的视角及立场上,对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问题和弊端加以分析,探究其表现形式及成因,以推进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2 基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1 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及理解存在偏颇

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通识教育的思想应占据重要地位,其强调以人为本,不根据学生的专业来加以教学限制,而是侧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及教学选择.通识教育的这种以“育”促“教”的理念,也是其发挥其功效,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公共体育教学从本质目的上看是通过体育的形式传达教育的思想,借助于公共体育教学课堂,将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加以贯通并运用.但在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上,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人员往往过度关注“教”而非“育”,由此使得独立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割裂,导致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形式感过强,实效性不高,无法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此外,受制于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入,不彻底,独立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也相对滞后,学校举办方大多数从节约成本出发,在公共课程教学上,教师一人兼多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随意性较大,停课、调课现象时有发生,既制约了日常公共体育教学的效果,又无法为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科研创造基础.

2.2 将公共体育教学等同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

在公共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上,纵观我国高等院校和独立学院,其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同等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确兼具了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需要而且离不开对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又带有强烈的通识教育属性,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以专业定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使公共体育教学由单纯的竞技运动教学转为兼具实用性和人文教育性的公共体育通识教育.但在这一环节,出于对公共体育教学本质及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往往会混为一谈,教师的教学重点偏重于对运动技能动作进行讲解及传授,在理论知识上只简单涉及运动项目的开展历史,器械设备使用情况等内容,针对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其他通识教育内容,如运动保健、体育文化、运动创伤及其救护等方面知识内容涉及较少.

2.3 由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缺失,致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

公共体育教学作为独立学院的重要教育课程内容之一,一方面其课程设置时间较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导致独立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主体上没有明确,进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出现了模糊混沌的现象[2].具体地说,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院校的拓展和延伸,其在生源构成上较为复杂多样,庞杂的学生群体必然会具备个体的差异性,由此也给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增添了难度.在此背景下,作为独立学院来说,其应在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上加以创新应变,可通过形式多样的班级教学、开设符合男女生兴趣爱好的体育课程、增加选修课的类型等方式对公共体育教学加以优化.但从实际情况看,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尽合理,多数院校仅将其作为“公共课程”之一,学生也仅将公共体育课视为短暂回避专业课程的一种放松及游戏课,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通识教育属性被抑制,教学过程收效甚微.

2.4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人文价值欠缺,导致教学评价手段及方法单一僵化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后,会在教学过程及后期教学评价中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色彩,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实现体育学习与人文价值深化的双重效果[3].但从我国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看,由于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理念的缺失,公共体育教学中应带有的人文价值精神也就无从展现,一方面阻碍了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极易导致在后期教学评价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育学习及竞技成绩,致使教学评价方式及手段匮乏单一.例如,众多的高等院校及独立院校在公共体育教学的评价上没有参照其他课程,将评价方式集中于教师层面,没有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教师互评加以结合,从而使教师在评价思想倾向上有所偏好.此外,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考核中,考核科目及考核标准过于向技能化靠拢,既会损害学生基于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又缺乏对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文化的深入考察,容易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步入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死胡同[4].

3 通识教育视角下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探究

3.1 提高对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视,发挥其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指导及促进功效

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公共体育教学的属性加以正确认知,明晰通识教育和具体的公共体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将两者置于有机融合,互为依托的背景下加以衡量,侧重以通识教育思想理念来引导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实践.通识教育与学院的具体专业教育在关系构成上是以互补求促进,而不是以对立竞争为标志,只有在将通识教育理念充分灌输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公共体育教学中隐藏的“育人”功效,也才能通过公共体育教学来使学生拓展视野及思路,从而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在指导及促进独立学院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上的作用,在通识教育的助推下,深化公共体育教学的实效.

3.2 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上加以改革

独立学院由于在开展公共体育教学时,并未及时采纳通识教育理念,由此导致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出现不相协调,不尽合理等问题.在开展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时,应注重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以上各方面加以改革创新.

首先,在教学目标环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应舍弃原有的以竞技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的做法,而要突出公共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由此深化学生对公共体育教学的认识,使之将学习注意力从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中转变到体育审美、体育文化感知、体育道德约束及培养等方面上,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素质教育的整体背景下,将公共体育学习与通识教育目标相融合.

其次,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要由传统的公共体育技能训练及学习转变为内容及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纵观以往的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实践,在教学课堂中充斥着教师的技术动作及要领的讲解,学生在此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其知识接收效果和体育学习热情难以保障.通过采用通识教育理念及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加以归拢,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及差异化公共体育教学,由此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也进一步加深了师生间的交流[5].具体到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上,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男生及女生的比例分配情况,通过成立瑜伽班、武术班,开设体育鉴赏课、体育道德案例讲解课等方式,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的公共体育课堂知识的同时,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养成终身学习体育知识及文化的习惯,从而使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3.3 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中贯穿通识教育思想

如前所述,公共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之一是公共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而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及运用.因此,要进行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其课程内容设置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本着层次多样、类型不同的设置原则,丰富及拓展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6].具体说来,在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层次上应注重从基础及主修课目中加以分解,使之形成基础课、主修课、选修课共存共促的课程建设系统,在相应的课目内容的确定及设计上,要通过贯穿通识教育思想,既使课目内容保持其专业色彩,又融汇通识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培养学生具体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其思想、意志、精神上的力量,让学生感受美得享受,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通过课堂教学、体育竞赛赏析、体育热点焦点聚焦等途径,让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使学生逐渐转变其对公共体育教学课程的单一化固有化认知[7].

3.4 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中秉持通识教育评价理念

首先,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中,应综合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教师互评、学生互评的评价办法,从多个方面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在对学生公共体育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应过度注重体育竞技考核成绩,而是要秉持通识教育评价理念,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评价着眼点,从而维护及促进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教学的积极性.第三,在对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成效进行互评时,教师要形成以体育促通识,以通识带体育的评价思路,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鼓励教师在开展公共体育教学实践时出新,一方面提高公共体育教学师资队伍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思路,为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增添动力.

4 结语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的整体背景下,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可以使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及不足迎刃而解.基于此,在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通识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通过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及方法,着重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加以优化完善,一方面真正发挥公共体育教学的作用及功效,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可以在教学上达到以点带面,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博柠.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3):157.

〔2〕岳耀鹏.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青年与社会,2013(4):140+141.

〔3〕付成君,张典英.独立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11):151-154.

〔4〕古兰丹姆.我国体育院校实施艺术通识教育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89-93.

〔5〕李丽丹.浅析影响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因素[J].科教导刊,2014(19):165+181.

〔6〕何迎花.通识教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J].科技视界,2014(17):54+82.

〔7〕招祥柱,刘毅.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J].运动,2012(10):52-54.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5-0181-03

收稿日期:2016-03-1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教改课题(JY2014306)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独立学院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